方国珍水关入台州
更新时间:2013-10-18 文章来源:路桥图书馆
真木忒儿被义军击毙后,至正十三年,元廷派宋伯颜不花担任黄岩州达鲁花赤。但由于黄岩城已被方国珍占领,宋伯颜不花、赵宜浩只好待在台州城里,协助孛颜忽都、白景亮守城。十四年(1354)四月,贴里贴木儿、左答纳失里因方国珍降而复叛,被御史台臣所劾,顺帝下旨免职。顺帝命阿儿温沙为江浙行省右丞、恩宁普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领兵讨方国珍。阿儿温沙等令各州县树栅捍江,加紧备战,但元兵入海遇国珍水军皆溃而归。方国珍依然横行海上。
国珍召来兄弟、谋士商量。国珍说:“这次元廷又派阿儿温沙讨我们,被我们的水军打得大败。但是我们不能放心反击,去攻打温州、昌国、太仓等地,因为台州还有后顾之忧。怎么办?”
国璋说:“去年八月,我们攻台州,被也忒迷失那厮击走。只要也忒迷失、黑的儿的上万人马还在临海,我们的心就放不下来。”
国瑛说:“这是我们背上的刺,我们不去消灭这两股人马,我们的后背就不会舒服。”
国珉说:“哥哥们说得对,现在条件已经成熟,应该立即攻下临海。”
国珍说:“既然兄弟们意见一致,就听听刘先生怎么安排。”
刘仁本说:“黄岩至临海可由水路、陆路到达。我们水军船只可由海门沿灵江直达临海,元军水师会在马头山附近拦阻。但元军的水师十分弱,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通过马头山是不成问题的。陆路可分两路,一路出黄土岭,但马头山是个关卡,道路窄,一边是山,一边是江,不易通过;另一路可预先从西乡划岩山小道越过,直奔尤溪,沿江到临海南岸,回过头来夹攻马头山,则马头山的守军就很容易被击溃。这样,扫清临海外围官军后,就可以合围临海了。”
国珍道:“此计甚好。国瑛、明善、本仁可带一万水军沿灵江而上,二哥带五千义军出黄土岭,到马头山前,不必急着进攻,我带五千义军越过划岩山小道,回头击破马头山守军之后,再合围临海城。国珉可与军师一道守黄岩城,看情况再派军接应我们。”
九月,方国珍率军围台州。台州路治所临海城依山环水而建,南有巾山为屏,北有大固山作靠;西门临江,只有东门外有一片开阔地。一座浮桥(中津桥)架在南边江面上,从南而来的人,通过中津桥,沿巾山东脚往北,到临海东门入城。只要烧掉浮桥,就无路可入了。
但对于国珍的义军是不成问题的,义军有的是船只,可在东边任何处登岸。国珍很快完成对临海城的包围。
不过临海的城防,主要不在浮桥上。早在年前,刘基巡防到台州,看见台州有些破败,建议重修台州城,后石抹宜孙升浙东宣慰副使,分府于台州(时间很短),也提出修城之议。白景亮采纳了他们的意见,重新把薄弱地方进行修葺,因此临海城是一座易防难攻的城市。白景亮凭借着浙东元帅也忒迷失、福建元帅黑的儿的援兵和原有的守军,分守临海的七座城门,并在城墙上日夜巡逻。
义军攻了几天,未攻进去。国珍与国璋、张本仁一道,坐在大船上,再次沿江巡察,寻找进攻办法。这时,只见国瑛、明善驾着小船来到。他们上来后,国瑛对二位哥哥说:“我与明善已经探明,临海城里有河流入江中,我们可从水关进入城里。”国珍大喜。立即与兄弟、军师一道安排进攻的办法。
第二天,义军再次在东门发动强大的攻势。白景亮命令各门守军往东门调集,黄岩达鲁花赤宋伯颜不花、知州赵宜浩,正在临海躲难,也带亲信来到东门城上,协同防守。官军点起火炬照明,防止义军乘黑偷袭;好在之前城外经过数次交战,已成废墟,一片空白,义军的一举一动照得清清楚楚,白景亮十分高兴。
他哪里知道,此时此刻,方国瑛和方明善正带领水鬼队从水关前悄悄入水,拔掉树栅,义军人不知鬼不觉地源源不断地从水关入城。
国瑛和明善各带一支队伍,突然从东门的后面杀到。官军猝不及防,乱成一团。义军打开东门,国珍、国璋率军进入外城,官军四散逃跑。外城破后,官军便不想抵抗。方国珍终于攻占了临海城,福建元帅黑的儿逃之夭夭,元帅也忒迷失、黄岩州达鲁花赤宋伯颜不花和知州赵宜浩均被捉。总管白景亮拚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