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作者    主题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文献 > 历史名人故事

蔡德懋散财抗倭

更新时间:2013-10-18 文章来源:路桥图书馆

蔡德懋,字遗立,路桥前蔡(邮亭)人。家有薄财。早在嘉靖二十年(1541)和二十四年,黄岩和路桥两次遭受台风洪水袭击,粮食无收,饥荒严重,蔡德懋两次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当地的百姓十分感谢他,黄岩知县赠蔡“义士”匾,以表彰他的义举。

明嘉靖年间,倭寇活动空前嚣张,与东南大陆当地不法分子相勾结,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嘉靖二十七年,明朝派朱纨巡抚浙江。朱纨到任后,击杀了通倭的李光头等人。朱纨的海禁触犯了通倭的官僚、豪富地主的利益。他们指使在朝的官僚“劾纨擅杀”。结果,朱纨被迫自杀。自此以后,倭寇更加猖獗起来。朝廷派两广狼土兵在浙江抗倭,这些兵不打倭寇,专打百姓,百姓苦不胜言。

蔡德懋深知依靠官兵剿倭是不可靠的,便把当地的青年组织起来,保卫自己家园。他拿出自家钱财,购买刀枪棍棒,分发给他们。义军不拿工资,平时亦兵亦农亦商,忙里劳动,闲时练兵,遇有紧急情况,鸣锣聚众,各人拿起武器到邮亭祠庙集中,听候调遣。

嘉靖三十一年(1552),倭贼大扰浙东。四月,倭寇头目徐明山自海门登陆,卫所明军溃散,倭寇屯栅浦,大肆抢掠。徐明山知道路桥是商业之地,十分富裕,从北向南一路过来,侵犯路桥。

蔡德懋得到情况,立即聚集义军。乡民们知道后,也自觉拿起锄头铧锹、斧头菜刀、门栓竹杠,参加到义军队伍中来,他们一起来到邮亭庙,听候蔡德懋的安排。

蔡德懋就在路桥街的北边布置防御,他叫人把东河段的桥板尽行撤去,只留河西的一座桥,义军就埋伏在桥边。

倭寇到了路桥北边时,看见进入路桥主要的桥已被拆去,正在没法时,却见一小孩在墙后露出头来窥看。倭寇就把小孩揪出来,叫翻译问,这河上还有桥吗?小孩害怕极了,用手指指西边,说西边还有一座,来不及拆。倭寇大喜,立即叫小孩带路。小孩不肯。倭寇头目说,不带,就杀掉你。小孩没法,只得带倭寇走向河西桥,刚到桥上,小孩突然扎进河里,逃走了。

倭寇大惊。这时埋伏在四周的义军从四周杀出,大家往倭寇扔石块、铁块、草刀、割刀,倭寇想从桥上退下来,却遇到从四面八方拿着锄头赶来农民,想前进,却是前面拿着斧头铁锤菜刀的居民。

倭寇在情急之中点起火来,烧着旁边的民房。想让义军居民去救火,自己好金蝉脱壳,乘混乱逃跑。不想居民见倭寇放火,更是愤怒百倍,他们不去救火,却拿起着火的木头与武器,拚命杀向倭寇。

倭寇没料路桥民众是如此勇猛齐心,顿时被杀得溃不成军,落荒而逃。而民众却穷追不舍。这一仗,义军擒斩倭寇首领10名,杀死倭寇数十,只少数倭寇逃得快,才溜回海门。路桥人民大获全胜。

倭患平后,黄岩知县傅倌到路桥慰问民众,台州知府马钟英在城隍庙立碑表彰,南京刑部右侍郎王宗沐(临海人)题词“慨安”。为了纪念蔡德懋带领民众抗倭取得胜利,路桥民众就把河西桥改名为得胜桥。

这次倭寇焚烧房屋,蔡家及邮亭附近民房都被烧毁。当地百姓重建邮亭,改名为福星亭。自此之后,蔡德懋继续训练义军,保卫家乡。在很长时间内,倭寇即使侵犯沿海各处,也不敢贸然进入路桥,路桥人民总算得到了安宁。

路桥图书馆主办 @路桥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 浙ICP备08111818号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 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联系地址:浙江台州腾达路与经四路西南转角 邮编:318050 联系电话:0576-82911231 本站由 橘子红了信息科技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