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儒林建世业
更新时间:2013-10-18 文章来源:路桥图书馆
李诚(1778—1844),字师林,别字静轩,石曲人。少时师从其父李秉钧与泽国戚学标,学习经学、训诂。嘉庆初期,阮元任浙江学政,他来黄岩视察教育,到路桥宿在文昌阁,规划路桥未来的教育事业。阮元回去后,县令立即按照阮元的意见,划出文昌阁的一部分设立翼文书院,开始招收民间的子弟入学。李诚也从泽国回到路桥进翼文书院读书,学习西方科学及实用知识。李诚尤善水道地理之学,为浙江学政阮元所知奖。
清嘉庆十八年(1813),李诚考取二等拔贡,初任云南省姚州通判、同知,后任新平、顺宁知县。两县贫穷,土豪横行,历任知县难以治理。李诚执法无私,严惩豪绅。他深感土地大都被士绅占据了,于是劝士绅置田设“义役法”,使没有田地的农民也有田种,有一定的收入。他还引种贵州橡树,鼓励农村栽桑育蚕。他还十分重视教育,筑桂香书院。在任时,李诚修成《新平县志》8卷;去任时,士民攀辕不绝。
李诚精经学、地理、历算、医学,长期任职州县,深感地理之书不足,说:“齐氏(召南)《水道提纲》虽富,不无讹误”,于是,编成《水道提纲补订》28卷,补齐召南之阙。他还说:“记水之书,自郦道元而下不乏其人,而言山者无成编”,后又编《万山纲目》60卷,将全国山脉分为三大干,叙述详尽,非寻常山志,具有实用价值,后人评为“古今之绝作,舆地之津梁。” 云贵总督闻其名,聘为纂修。李诚居云南通志馆5年,《云南通志》220卷十有八九出自李诚之手。他还著有《云南水道考》5卷、《十三经集解》260卷、《微言管窥》30卷。《十三经集解》首胪汉、魏诸家之说,次采近人精确之语,而唐、宋诸儒之徵实者亦不废焉。他是路桥不多进入二十五史的人物之一。
李诚回家后,在石曲建有敦说楼,藏书数千卷,多善本,为两浙藏书家之一。编有《敦说楼书目》四卷,以及《医家指迷》、《敦说楼集》和研究《易经》著作。道光二十四年(1844)卒,终年67岁。
李氏至民初家道中落,藏书亦尽售他人。初售时每本仅十文,后因买者渐多,增至三十文,而较珍贵之稿本,买者反嫌字迹模糊,价尤便宜,甚至有被用糊壁或生火者。后敦说楼失火,未散的藏书全部被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