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将军抗日立大功
更新时间:2013-10-18 文章来源:路桥图书馆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时任第79师师长的陈安宝上书第四预备军司令长官请缨抗战。不久,第79师奉命加入第一战区,由潼关东进河南辉县。
8月30日,日本侵略军大规模进攻上海。时驻防上海的第88、第89两师,伤亡惨重,由第11师接防。日军继续猛攻,敌舰上远程炮弹,如雨点般向我军阵地轰击。敌机三架一组,九架一队轮番轰炸,第11师也溃不成军。转由胡宗南的第1师接防。
10月,陈安宝奉命向南开拔到松沪一带。11月5日,日军第6、第18、第114各师团大部在金山卫登陆,准备分兵侵犯平湖,从西面截断沪杭路,袭击我正面驻军的侧背时。此时陈安宝师已到达嘉兴,连夜急行军到平湖以东布防,分兵守独山、虎啸桥、广陈镇等战略要地,防线曲折80余里。第二天凌晨,日军开始进攻,第79师与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坚守阵地达10天之久,陈安宝才奉命率领部队到崇德,扼守临平以东。
淞沪战役,我国以50万军民的血肉为代价,抗击日军,表现了同仇乱忾的大无畏精神,但终因武器不如对方,不得不放弃上海。
1938年2月,陈安宝奉命率部队从诸暨渡富春江向余杭的日军发起攻击。14日,陈采取“围城打援”的办法,用一部分兵力直扑余杭城垒,另一部分则在中途设伏,袭击从杭州方面来的敌援军。中途设伏的部队与敌援军激战一昼夜,打得敌人鬼哭神号,用20多辆载重车载尸逃回去。
不久,陈师奉命深入嘉湖沦陷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3月1日,部队向东分兵越过京杭国道,突入敌后,在德清、崇德、新市、青镇及铁道、公路、运河沿线一带活动。第79师在敌后开展政治工作,安抚在侵略军铁蹄践踏下幸存下来的黎民百姓,收编了当地民兵5000多,还在杭州、嘉兴等沦陷城市秘密埋伏人员,组织力量,准备约定日期举行暴动。其间击毙敌人,缴获枪械,炸毁车辆,击沉艇船无法统计。
6月份,第79师又奉命沿杭徽路经祁门、浮梁于7月中旬到达东乡。7月下旬,陈安宝接到上级电报,晋升为第26军军长兼第79师师长,下辖第40、第79两师,在徐家埠及吴城以北一带布防。8月20日,日军第101师团进攻长江南岸星子。南浔线正面形势严重,陈率第79师星夜进占德安以北的乌石门一带阵地,掩护友军安全移动。9月上旬,德星公路西孤岭及烂泥塘一带友军第52、第159、第160、第190各师伤亡过重,局势相当紧张,陈安宝受命率领第79师驰赴接替。11日,在隘口与敌101师团开始接触,第40师也加入了战斗。日军凭借鄱阳湖海炮及陆空军优越武器向我军连续进攻。陈军长不眠不休、督部奋战,并不时组织反攻,坚守了31个昼夜。这一阶段,陈安宝与叶肇、王敬久两军奋勇抵抗,一共坚持3个月。
考虑到陈部伤亡过重,10月中旬,第79师抽回整休补充。12月,陈安宝专任军长,第79师师长一职由副师长段朗如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