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作者    主题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文献 > 历史名人故事

柯璜试图走教育救国之路

更新时间:2013-10-18 文章来源:路桥图书馆

实现教育救国是柯璜坚持不懈的宏愿,因而始终热心举办教育事业。在太原的数十年中,他筹资创办了“三晋中学”、“尚志学校”、“养正幼稚园”等。

在山西大学执教的年代中,他的待遇是比较优厚的,同时还担任山西省图书馆长,又有书画展卖,收入丰厚,本来可以过着优裕的生活。可是他生活俭朴,总是布衣布鞋,粗茶淡饭,省下钱来长期资助困难学生和筹办公益事业,当学生和友人有困难时总会慷慨接济。他和善可亲,没有一点架子,无论老幼都是以礼相待,所以学生都愿意接近他,遇到疑难的事也愿找他救教。家中经常是学生川流不息,几席人用餐,因此,尽管收入丰厚却始终是个穷教师。

与教育相辅的文化事业也是他势衷的公益事业。阎锡山在山西主政后,他让柯璜筹建山西图书博物馆。1911年,他一手创办了山西省图书博物馆,并亲自任馆长,直到太原沦陷,历时二十六年之久。多年的心血,使图书博物馆逐渐扩大,直至解放后,太原文庙仍然是博物馆的所在地。

1930年,蒋、冯、阎大战,冯玉祥、阎锡山联军攻入北京城,逼走了溥仪。阎锡山就把柯璜从山西带到北京,接任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所长。之前由于连年战火,加上宫内外勾结盗卖文物之风盛行,国宝严重流失。柯璜感慨地说:“阎锡山这家伙知道我不贪财,才把我弄来的吧。”柯璜进宫任职时,宫内一片混乱,几十间的稀世国宝杂乱无章,既无看守又无账册,整箱整箱的堆在屋内,一锁了之。为了保卫古董安全,柯璜通过他的两个学生,北京市长张荫梧和警备司令楚溪春,顺利地安排了自己信得过的同乡莫谦谷担任故宫警卫团团长,负责保卫故宫。接着便组织古物行家对宫藏进行清理,一一鉴定登记造册。他本人多年从事博物工作,对古物有较强的鉴别能力,在抢救故宫文物方面作了很多工作。在他任内,案头从来不放一件宫物。离任时,还把自己和一条与宫藏颜色及质地相似的被面也上交以示清白。

在北京期间,柯璜曾执教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因为时局不稳,社会混乱,二年后柯璜再次回到山西任教。

日军侵占山西后,柯璜来到陪都重庆。在重庆的十几年间,柯璜又创办了“敦义农工学校”、“新声中学”、“蜀中艺术专科学校”、“重庆艺术专科学校”等。柯璜治学严谨,教学有方,形成一套系统的教育观点:“教育学生,若只谈理论,不重实践,不勤试验,可以说是好好光阴,收到一半功”。“成物先成己,立人先立己”。

路桥图书馆主办 @路桥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 浙ICP备08111818号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 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联系地址:浙江台州腾达路与经四路西南转角 邮编:318050 联系电话:0576-82911231 本站由 橘子红了信息科技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