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作者    主题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文献 > 地方志

第三编 自然环境

更新时间:2013-10-10 文章来源:路桥图书馆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境内主要有海积平原区和剥蚀丘陵两类地貌。西部多山;中东部是台州南部平原的中心部分,地形平坦,河网纵横;地势总体由西向东微斜。
路桥区行政区域总面积(含海涂)327.6平方千米,其中内陆面积277.41平方千米,海涂面积50.19平方千米。内陆按陆地、水域分,其中陆地面积254.42平方千米,占91.71%;水域面积(包含新围涂)22.58平方千米,占8.14%;江涂面积0.41平方千米,占0.15%。内陆按平原、山丘分,其中平原面积247平方千米,占陆域面积的89.2%,山地丘陵面积30平方千米,占陆域面积的10.8%。另有海域面积212平方千米。大陆岸线长26公里。
 
第一节  地  质
 
地质属于第四系沉积层,由海积、冲积及湖沼沉积而成,主要沉积物为砾石、砂砾、砂土、粘土及淤泥等。其中路桥街以西至桐屿为五六千年前的老海积物沉积区;千年以上海积区在路桥以东至新桥、横街一带,成陆后经过草甸土变迁,称古黄土;800~1000年的新沉积区有横街、下梁以东滨海平原。最新海涂尚在形成之中;2500年前,在椒江南岸至横街一线形成古砂堤,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海岸线在鲍浦—长浦—洋屿—横街东—下梁东—新河一线。平原海积层厚度自西北向东南增大,路桥西北积厚为130~150米,路桥至新桥镇为145~175米,新桥镇以南为180米以上。
北西山体零星分布花岗斑岩,其走向以北东向为主,与区域构造线方向相吻合。西部山体北东向断裂,地表多表现为破碎带,断裂带中常充填有后期脉岩,破碎带宽5~20米不等。西南部山区零散分布北西向断裂,破碎带宽3~30米。南部山体岩性主要为燕山晚期细粒钾长花岗岩、花岗斑岩。东部山地以晚侏罗系形成的火山碎屑凝灰岩为主,浅灰白,米绿或微紫红色,岩性较软,含火山角砾,疏松易风化,多被剥蚀为低矮山地。
 
第二节  低山丘陵
 
境内低山丘陵属北雁荡山余脉,可分为四大块:一为永宁山东脉及余脉(徐山)系列,二为人峰山系列,三为阻浪山系列,四为浪矶山系列。丘陵山地面积30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的9.2%。最高山峰海拔455米,是桐屿街道原民主乡境内鹅冠头。山丘主要分布在桐屿街道的原民主、共和乡;路北街道的升谷、士岙等村;路南街道的肖谢、肖王村;螺洋街道的樟岙、大岙里、上寺前、下寺前、南山、藕池、园珠屿、池头等村;峰江街道的安榕、谷岙、亭屿、西山、白枫岙等村;横街、下梁相邻一线;以及黄琅诸海岛。
永宁山东脉系列  位于路桥区西北部,大部分在桐屿街道境内,从西南小稠开始,沿东北经上山童(民主)、凉坑堂,折北经杜岙、盐岙,向东经岭下周(埠头堂)、殿后张(高峰)、栅岭汪,其永宁山脉东段因地而名依次有:青龙山、白虎山、刁岩尖、鹅冠尖、黄毛山、山上山、白石岭、谷堆尖、大仁山(大鹤山)。过峡向南经岭东、长大岸,再向西南经后麻车(中后)、前麻车(丁前),再向南经茅山头(共和,新龙岙在其东北),再向东经后岸,达升谷寺,其山因地而名有井岗度、狮子山头、茅草山、桐岭、茅山、天登头、徐山。环桐屿街道西、北、东三面形成半圆形环山。
永宁山东脉有:
刁岩尖  黄海高程(简称“高”)386米,位于原民主乡境内。
鹅冠头  高455米,为路桥区最高峰,位于原民主乡境内。
黄毛山  位于原民主乡北境,在永宁山丫髻岩之南,西南为鹅冠尖,其东为山上山。
山上山  位于原共和乡西北,高358米,与黄岩区江口镇交界。
金  山  位于盐岙西,高123米。
白石岭  在盐岙与埠头堂之间(岭头已属黄岩区)。
谷堆尖  又名谷堆山,圆锥状若谷堆。《光绪黄岩县志》载:“永宁山,东为谷堆山。”“山顶甚平,登之可望海,山下有放生池,村民管句余所凿也(《乾隆志》)。”谷堆山高261米,位于共和与黄岩江口交界处,其北为唐家岙,东为大仁山。
大仁山  高200米。山南脚下为埠头堂,祀东汉方士赵炳。宋代赵炳叠显灵异,崇宁三年(1104)徽宗皇帝封为仁济侯,大观二年(1108)进显仁公,两个称号中都有“仁”字,因名其山为“大仁”;因赵炳称白鹤大帝,又称大鹤山。《万历黄岩县志》载:“大仁山,在县东一十五里,山顶有二池极清泚,大旱不竭。”位于原共和乡北部,其顶为牛头尖,高313米,与黄岩江口、上辇、西山交界。其东大鹤山,属椒江区西山。
徐山山脉有:
狮子山头  在中后村东,大仁山向南过峡而来,高227米,与椒江区西山、兆桥交界。
井岗度  位于桐屿中后村,主峰海拔130米。
桐  岭  位于桐屿丁前村之东南,是桐屿重要冈岭。当地涌泉庙(六保庙)戏台柱上有一付对联:“茅山正对九龙雨泽覃敷千万户,桐岭飞来孤鹤笙歌吹彻两三更。”
茅  山  又称茅草山、黄茅山,在共和村(茅山头村),孤屿。《光绪黄岩县志》:“大仁山之南为黄茅山,又南为盘龙山。”茅山岩画在南麓小山坡约10米高处峭壁上,主块画面高2米、宽4.8米,有戉形、八卦等图案。
天登头  位于新龙岙村,主峰海拔117米。
徐  山  又称彭城山、犀牛山、牛头山、玉瓶峰。在路北街道胜果寺(升谷寺)后山。《光绪黄岩县志》:“又南为盘龙山,又南为徐山,又南为胜果山。”《民国黄岩县志》:“又南过龙潭岙岭为犁头山(一名盘龙山),其南为胜果山,其西南为犀牛山(一名徐山,又名彭城山)。”《赤城志》载:“徐偃王墓在(黄岩)县东南二十五里胜果院后。今并墓之山亦名徐山。”《光绪黄岩县志》:“徐山,在县东南四十里。案《浙江通志》、《台州府志》:即彭城山,在(黄岩)县南三十五里。”又:“古墓在邑南二十五里玉瓶峰,台址今尚存,相传徐偃王逃葬此,故其名徐山。”亦称牛头山,相传西周徐偃王在此教土著牛耕,此山为偃王耕牛所化。《路桥志略》载:“有徐岙,盖古徐姓聚居,因以名山。”
犁头尖  又称犁头山、盘龙山,徐山向西南沿伸而成。《民国黄岩县志》:“自大鹤山(即大仁山)南过岭东为虎头山,又南过龙潭岙岭为犁头山(一名盘龙山),其南为胜果山,其西南为犀牛山(一名徐山,又名彭城山)。”状如犁头,名犁头山;横冈曲阜,状如盘龙,又名盘龙山。相传西周徐偃王在此教土著牛耕,为犁头所化。
胜果山  又称蛇山,在胜果寺之东南。《赤城志》:“胜果院,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治平三年(1066)建,仍赐额。”《光绪黄岩县志》:“又南为盘龙山,又南为徐山,又南为胜果山。”《民国黄岩县志》:“又南过龙潭岙岭为犁头山(一名盘龙山),其南为胜果山,其西南为犀牛山(一名徐山,又名彭城山)。”
金屏山  胜果寺前小屿,为寺前屏风,山体黄色,因名金屏山;又山形如龟,称龟山。《赤城志》:“胜果院,前有小屿名金屏山。”《万历黄岩县志》:“金屏屿,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民国黄岩县志》:“其余脉在犁头山南麓胜果寺前者为金屏山(一名龟山)。”
余脉有:
桐  屿  《赤城志》:“桐屿,在县东南二十里。”又称同屿,两屿齐眉,因名。
孤山有:
五峰山  位于桐屿下岭村西面,下庄卢村南面,主峰高200米。延及螺洋与黄岩区鼓屿、鉴湖两地。
马铺山  马铺西南孤山,俗称马髋臀山,南与上保山相接,今名中央山,又名灵山。其西下保,其北山马,其东山东、山下(三山),其南上保。2010年在此山发现距今5000年前灵山古遗址。
人峰山系列  在路桥区中西部,主要山峰有:
小人尖  高210米,路桥街道境内。
大人尖  高231米,路桥街道境内。
老人尖  高274米,路桥街道境内,与峰江街道交界。
牛角尖  高293米,螺洋街道境内,与峰江街道交界。
雷公尖  高343米,峰江街道境内,与螺洋街道交界。
老鹰尖  高306米,峰江街道境内,与螺洋街道交界。
纱帽岩  高266米,峰江街道境内。
老雄鸡  高210米,峰江街道境内悟空亭水库北山。
四周孤屿有:
螺洋街道境内有:圆珠屿、竹屿;峰江街道境内有:亭屿(高49米)、梅屿(又称“梅家山”,相传汉梅福隐居地)。
闻名的山有:
路桥街道境内:石硑山;
路南街道境内:逍岙(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祖坟地);
螺洋街道境内:南山(南山寺所在地,与路桥街道交界)、圣水山(圣水寺所在地,与峰江街道交界);
峰江街道境内:白峰岙岭、莲花山(禅林寺所在地,唐鉴真和尚第四次东渡驻地)、灵龟山(安溶山南麓一冈,“灵山乡”地名由来地)。
阻浪山系列  阻浪山又称九郎山,位于路桥区中南部,在古代是海陆交界处,此山起阻浪作用,山系从横街镇向原下梁乡绵延,主要山丘有:
横街山  又名凤凰山,高109米,紧靠横街镇,山顶是抗日名将陈安宝烈士墓。
慈  山  山脚有唐代慈德寺,故名。
马鞍山  高117米,横街镇境内。
阻浪山  又名九郎山,高117米,横街镇与原下梁乡(现属金清镇)交界处。
霓岙山  又称南山。再向南与温岭市新河镇为界。
著名的孤屿有:洋屿山(又称灵山、灵龟山),高56米,在横街镇东北。此屿是古代台州湾南海口的标志岛屿,是元末第一支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的起义地。
浪矶山系列  位于路桥区东部沿海,由浪矶山、朝岩后山、白沙山、西岗山、天灯盏、子云山等沿海山脉组成,原均为海岛,现大多数与大陆相连。原黄琅乡地,现合并为金清镇。
浪矶山  又写为琅玑山、琅矶山,主峰高243.5米。
朝岩后山  高143米,在浪矶山岛上。
白沙山  高143米,在白沙山岛上。
西岗山  高148米,在黄礁岛上。
天灯盏  高173.5米,在黄礁岛上。
子云山  高127米,在黄礁岛上。
 
第三节  平  原
 
路桥区平原属浙东最大的温黄平原腹部,为境内主要地貌类型,平原面积247平方千米,占陆域面积的92.0%。平原高积介于海拔3-4米,间布山丘。按地貌特征分为水网平原和滨海平原,按成因分为老海相平原和新海相平原。
水网平原  分布于路桥街道、路南街道、峰江街道、新桥镇、横街镇和桐屿街道、螺洋街道、路北街道的大部以及金清镇的高田、前尚家、霓岙、九份、南梁、沙头、前郭等村,共7个镇(街道)、190个村,土地面积116.8平方千米(17.52万亩),占全区陆域面积的42.6%。为第四纪冰后期的海侵沉积所成,距今有五六千年,最晚有上千年的历史,故亦称老海积平原。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3.0-3.3米。平原内河道众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但排泄缓慢,每逢暴雨,极易受涝成灾。
滨海平原  位于横街、下梁以东,包括四甲、蓬街镇、金清镇大部和台州市农垦场,共109个村。形成时间最长约1000年(阻浪山脉附近除外),亦称新海积平原,其中下梁、百步、浦北以东成陆还不到500年,台州市农垦场成陆只有40年。1989~1991年土地资源详查记录,该平原土地面积118.13平方千米(17.72万亩),占全区陆地总面积的43.11%,其中耕地面积11.14万亩。地面高程较水网平原略低,金清镇以西高程为3.0-3.2米,以东为2.5-3.0米。滨海平源距海岸线近,排水条件良好,但也易遭海潮危害,而且在夏秋高温少雨时,灌溉水源不足,常遭干旱,水质也较差。
 
第四节  土  壤
 
路桥区土壤主要有:平原水稻土,分布在砂岗以西,称水网平原水稻土,面积约17.9万亩。它起源于老海积物,有千年以上的水稻土形成历史,有机质含量在4%~5%之间,保肥保水能力好,一般呈中性反应,是本区平原的主要良田;沿海水稻土,主要分布在砂岗以东的东部滨海平原,称为滨海平原水稻土,母质起源于新海积物,原系滨海盐土,经脱盐淡化后蓄水种稻,逐渐变为水稻土,有机质含量在2%~5%、PH值6.5~8.5之间,面积约18万亩左右,是本区横街镇以东沿海平原的主要良田;滨海盐土,呈带状分布于金清沿海,面积约13.08万亩,系海洋泥砂沉积而成,可溶性盐含量高,一般在0.1%~0.2%之间,经围堤挡潮后,进入土壤的发育演变过程。此外,还有小部分潮土和丘陵、山前地带的古红土、黄土等。
 
 
第二章  水系河流
 
第一节  河  流
 
路桥区河流属于温黄平原金清水系,河流面积(不包括围涂)15.44平方千米。
南官河  为境内最主要河流,起自黄岩城关,经十里铺过坝头闸入境向东南,经桐屿、马铺至路桥,折向南至白枫桥、上蔡,入温岭市境泽国,最后到达温岭街,全长45公里,境内长17.3公里,与金清水系相接。
徐山泾  在坝头接南官河北流,至梁家南折东,经茅山头转向东南会九龙泾,过升谷寺北、朱家店,进椒江市兆桥入永宁河,全长10公里,境内河段长7公里。
山水泾  水出自院桥太湖山,经鉴洋湖,折北经坝头林西、岭下东、后叶西、梅山东;复北流至上倪殿折向东,经上倪毕、下岭东复北注入南官河,复东流经双庙北至向北屋东,经上保、下保注入南官河,复东经下水龟北、池头南、南山石棋盘,至路桥山水泾口注入南官河。全长13.65公里,境内河道长8.17公里。
永宁河  旧称东官河,北起椒江区栅浦,南至本区石曲唐桥接南官河,全长13公里,为当时水路捷道,境内河段长3.2公里。
青龙浦  为路桥区排灌的一条主要河道。自石曲新屋张引南官河水东流,经洪洋、洋屿殿、小五份、杨府庙,注入七条河,全长14.37公里。
三才泾  即洪府塘河,北起海门河,南至温岭市新河陡门闸通金清港,全长22.74公里,称“新椒线”,系温岭新河通海门之主要河道。境内河段北起蓬街镇双桥,南至靖海庙,长10.5公里。
金清港  金清港发源于太湖山,有南北大小两源,全长55公里,流经金清新闸入海。大多在温岭境内,有三段是与温岭界河:第一段自下梁永通闸南至卷桥三才泾口,第二段为拉萨汇头,第三段自泥涂汇经金清街南过五丰闸至新港。境内有金清新闸上游尾闾段,长9.67公里。
 
第二节  水资源
 
据2007年《浙江省水资源》载,全区水资源总量2.4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21亿立方米,地下水0.20亿立方米。2009年人均水资源量仅有560立方米,不足全国、全省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是台州市资源性缺水最严重的县、市区之一。
按保证率计算可供利用水量1.40亿立方米,其中水库、河网供水能力0.37亿立方米,占26.3%;长潭水库引水工程供水能力0.80亿方立米,占56.9%;地下水、民井供水0.24亿立方米,占16.8%。2009年路桥区需水量(保证率74%)14490万立方米,其中农业10608万立方米,工业2204万立方米,市镇生活835万立方米,乡村人畜843万立方米。
地表水  总水域面积18.6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6.81%,其中河道水域面积15.4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64%,水域容积3767.68万立方米;池塘3485个,水面积244万方米,蓄水量317.47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二座、山塘二座,容积35万立方米。路桥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08.1毫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21亿立方米。
地下水  路桥深层地下水一般埋深在60米以下。淡水带自路北(老路东)起,向东经长浦、浦北、蓬街到七条河折南至金清街以东面积44.8平方公里;微咸水带分布于百步、新市、腰塘、分水及金清街以西,面积26.9平方公里。较富水区在民主一带和石曲、清陶、新桥、洋屿、百步、卷桥等地,面积91平方公里;贫水区包括桐屿西南部、螺洋西部等,面积39.4平方公里。
路桥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天然补给量与农田灌溉回归水补给量的和。全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632万立方米/年,其中多年平均补给量为2174立方米/年,灌溉回归水补给量为457万立方米/年。不同保证率地下水资源量分别为:50%保证率下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2601万立方米/年;75%保证率下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2208万立方米/年;90%保证率下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2014万立方米/年;95%保证率下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1866万立方米/年。
 
 
第三章  海域  海岛
 
第一节  海  域
 
海域位于椒江口外侧,面积212平方公里,其中浅海面积147.2平方千米,滩涂面积59.66平方千米;大陆岸线长26公里。
海洋地貌特征  海域水下地形较平坦,微向东南倾斜,滩地为淤泥质潮滩。
 
海 洋 水 文
 
潮  汐  潮汐为正规半日潮,黄琅平均大潮潮差494厘米,小潮平均潮差206厘米。
潮  流  附近海域潮流平缓,海域曾测得大潮涨潮最大流速101cm/s,落潮最大流速为102cm/s,垂线平均流速55.6cm/s。
波  浪  海域东部波浪较强,以混合浪为主。以大陈站资料统计,累年(1960~1990)平均波高1.2米,最大波高14.6米,出现在8月。
泥  沙  本区海域水体混浊,含沙量高,冬春季高于夏秋季,大潮高于小潮,底层大于表层。属细粉砂和粘土沙,其含量78%。
 海 水 化 学
 
盐  度  海区盐度22-32,有明显季节变化,夏季高,冬季低,由近岸向海增高,据黄琅东侧海域测量资料,春季(4月)盐度26-28,夏季30-32,秋季22-24,冬季23-24。
溶解氧  本海区溶解氧冬、春季高,春季实测为507-541umol/dm3,夏、秋季在400-470umol/dm3。PH 春季4月为8.2,全年变化不大。
 
第二节  海  岛
 
海岛位于椒江口外台州浅滩南侧,分布在5米等深线以内和大陆潮滩上。总体西北—东南方向展布,单个岛屿大多作东北—西南向延伸。岛陆上为侏罗统西山头组火山碎屑岩及相关的潜火山岩组成的侵蚀剥蚀低丘陵。地势低缓,除白果山岛岙里、北岙等个别海湾近岸一带有零星的第四纪堆积外,绝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海蚀地貌发育。
海  岛  据1998年出版的《浙江省海岛志》记载,路桥区有陆域(多年大潮平均高潮线以上)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25个,其中有居民海岛3个,无居民海岛22个。无乡镇级岛。因黄礁涂和三山涂围垦工程,我区6个无居民海岛因与陆地相连消失。至2009年,计露出海面岛屿19个,面积小于1平方米岛屿6个,介于1~10平方米岛屿6个,介于10~100平方米岛屿2个,介于0.1~1平方公里岛屿3个,1平方公里以上海岛2个。
滩地面积  总面积169619平方米,其中东廊岛滩地81797平方米,西廊岛滩地78745平方米,滩地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廊岛、西廊岛和象屿等处。
岸  线  岛屿岸线总长度43.278公里,基岩岸线占90%以上,人工岸线1.047公里,占2.4%。
土  壤  分棕黄泥土、棕石砂土、灰潮土和黄泥土四种,滩涂为粘涂。
 
路桥区无居民海岛登记

岛号 岛名 陆域面          积(㎡) 海岸线(m) 滩地面       积(㎡) 土壤 种类 植被种类 最高点
海拔(m)
1 2216 西廊岛 186485 1930 78745 棕黄泥土 白茅草,木麻黄 75.2
2 2224 东廊岛 210555 3730 81797 棕黄泥土 白茅草,木麻黄 47.4
3 2215 裴古嘴岛 21199 664   棕石砂土 白茅草丛 24.1
4 2221 象屿 21388 581 4700 棕石砂土 白茅草丛 24.6
5 2225 无名岛 800 117   棕石砂土   <5
6 2232 盆礁 605 94 1625     <5
7 2268 南黄夫礁 7286 494   棕石砂土 白茅草丛 14.5
8 2269 无名岛 1372 152       <5
9 2273 湖屿 6077 1210   棕石砂土 白茅草丛 59.8
10 2217 无名岛 1291 143     植物稀少 <5
11 2218 无名岛 700 113       <5
12 2219 无名岛 700 112       <5
13 2253 无名岛 2700 231       13.9
14 2239 无名岛 672 99 2752     8.1
15 2271 长浪嘴岛 1271 140       7
16 2272 牛爱礁 821 118       6
 
路桥区无居民海岛成为陆地登记
序号 岛名 岛号 面积
(㎡)
海岸线
(m)
海拔最高点(m) 近地点 常住
居民
海岛成为
陆地原因
1 三山头岛 2211 289018 3610 67.9 金清镇 三山涂围垦
2 上屿 2212 46925 1040 37.1 金清镇 三山涂围垦
3 中礁 2214 30958 1040 28.2 金清镇 三山涂围垦
4 无名岛 2213 6706 478 13.4 金清镇 三山涂围垦
5 无名岛 2244 519 94 6.0 金清镇 黄礁涂围垦
6 七姐妹礁 2245 2831 273 10.1 金清镇 黄礁涂围垦
7 合计 376957 6535        
 
第三节  海岸线变迁
 
古代横街山下天赐湖为淡水湖,晋代梁竹、梁松移居下塘(下梁),唐代横街东南慈山下建有善德寺,说明汉唐宋元以来,横街、下梁一线正是大陆海岸线所在。
明弘治年间(1488~1505),筑丁进塘,通过霓岙;正德年间(1506~1521),在金清港北岸筑成洪辅塘、四府塘(在洪辅塘下),海岸外移3000米。清光绪二十年(1894),浪矶山塘成,自太婆岙山嘴至剑门港口长4公里许。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金清港北岸从一塘筑至六塘,海岸外移6000米。
1951年,筑成七塘,北起三甲岩头村,南至金清张家坦;在浪矶山西筑成黄琅二塘,从海燕村田岙山嘴向北至踏上头。1959年,八塘成,北起椒江区三甲岩头闸,南至路桥区金清张家坦。1959年12月,白沙堤成,起解放闸,迄白沙山,浪矶山、白沙岛居民可经堤坝到达内陆金清。1972年末,王屿塘成,起自十塘,迄分水盐场。至80年代末,共围成七塘、八塘、九塘、王屿塘等11处,海岸线外移5000米。
2005年开始在中礁、三山头与近陆之间围涂,称“三山涂”,面积20平方公里。2006开始在黄礁、白果山、道士冠与近陆小五箔、大五箔之间围涂,称“黄礁涂”,面积6.8平方公里。海岸线继续外移。
 
 
第四章  动植物资源
 
第一节  植  物
 
路桥区植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目前保留的常绿阔叶林很少,森林植被已发生逆性演替,马尾松是绝对优势树种。类型主要有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经济林、竹林、草丛等9个。常见树木如下:
马尾松  山地主要植被,多纯林分布,或与阔叶树混交。
黑松  海岛主要植被,原产日本,民国时引入。
杉  俗称针杉、刺杉,常绿乔木,叶缘刺状,扎人,为房屋建筑主要树木,多零星分布,有人工林。
柳杉  俗称胖杉,用材性能略差于杉。
水杉  落叶乔木,孑遗植物,60年代引入,多有栽植。
柏  又称扁柏、侧柏,常绿乔木,多零星分布,有人工林。
樟  常绿乔木,散村落、寺院旁。80年代后亦作道路绿化树种栽植,遍布城区。木质香浓,板材制作箱柜,贮衣防蛀。木屑可制香精,名樟脑。
朴树  又称沙朴,落叶乔木,旧风俗种植在屋旁,称“前樟后朴”。果实细圆,俗称“朴树莓”,小孩常用竹管竹签把朴树莓从这头压向那头,当弹子射击。
垂柳  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平原水边常见。
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庭园观赏植物,木质为著名雕刻用材。
槐  落叶乔木,园林多植。
梧桐  一名青桐,落叶乔木,常见。子可食。
泡桐  一名白桐,落叶乔木,生长尤速。60年代后引入。
油桐  俗称桐子树,落叶小乔木,种子榨油为桐油,散生山麓带。
乌桕  俗称艮子树,落叶乔木,秋天树叶变红,可观赏,种子可榨油,散生平原及杂木林中。
枫  又名枫香,落叶乔木,深秋叶色艳红,混生林中。旧传白枫桥边的枫树与其它地方不同,枫叶不变红,反变白,故称白枫。
银杏  俗称白果树,系孑遗植物,落叶乔木。现经常在庭院栽植。
苦楝  落叶乔木,60年代广为栽植,今多散见。
皂荚  落叶乔木,荚果可洗涤衣物。
桑  落叶小乔木,昔为主要经济树木,今多散生河边、田间、村落。种子桑椹,俗呼“桑乌”。
冬青  常绿乔木,习见观赏绿化植物。
女贞  与冬青相似,木犀科,常绿灌木或乔木,习见于庭园和绿篱。子黑,名女贞子,入药。
棕榈  多散生栽植。棕衣昔制作蓑衣、蓑笠等。
麻栎  落叶乔木,原用于公路两旁绿化树,现有所减少。
桉树  原产澳大利亚,60年代初引入。
木麻黄  常绿乔木,原产澳大利亚,70年代引入,现为沿海防护林主要树种,树皮可提炼栲胶。
另有檫木、木荷、苦槠、香椿、黄檀、榆树、榉树、桤木、水青冈、花榈木、响叶杨、黄连木、蓝果树、香果树、柳杉等。
竹类  有楠竹、水竹、雷竹、角竹、青皮竹、黄古竹、紫竹等。
果菜类  猕猴桃、金樱子、山棠梨、薜荔果、香榧、银杏、板栗、樱桃、青梅、杨梅、桃、李、枣和荸荠、荷莲、蕨菜、刺苋、荠菜、紫菜、海带、浒苔、马兰、马齿苋、石花菜等采集品种60余种。
淀粉类  松花、葛根、蕨根、百合、茯苓、魔芋、菝葜、茅栗、苦槠、绵槠、麻栎、白栎、黄狗子、菱、藕等50多种。
油料类  有樟树子、山胡椒了、油茶、油桐、乌桕等果实油脂类资源50多种,有山苍子、红楠、香樟、细叶香桂、薄荷、紫苏、香根草、樟树、茉莉、留兰香以及芸香科植物等芳香油原料30多种。
纤维类  有咸草、龙须草、芒杆、剑麻、山油麻、野苎麻、咸青皮、楠竹壳、黄荆条、山棉皮、木榧、紫藤、桑树、糙叶、天仙果、野葛、田菁、网络崖豆藤、木槿、毛竹、四季竹、青皮竹、棕榈、芦苇、千金藤等编织、造纸原料50多种。
饲料类  有牛筋草、紫云英、马唐、狗尾草、狗牙草、雀稗、葛藤、野绿豆、野豌豆、野扁豆、猪秧秧、空心莲子草、千金子、牛繁缕、鸭跖草、细柄草、北美独行菜、假酸浆、荩草、野古草、鸡眼草、中华胡枝子、绿萍等。
化工原料  有闹羊花、醉鱼草、辣蓼、大戟、雷公藤、蓖麻等农用、药用原料39种,以及银荆、黑荆、化香、皂荚、枫树、柃木、黄连木、臭辣树、过山枫、罗浮柿、薯茛、榆树皮、棕榈子等50多种。
中药材  全区共有中药材1279种,为浙江省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野生有松萝、乌药、黄连、何首乌、蛇足草、阴地蕨、山荷叶、石吊兰、海风藤、天葵子、板蓝根、仙鹤草、七叶一枝花、白花蛇叶草、车前草、夏枯草、百叶蔓荆、广州石仙桃等948种。珍稀药材有浙黄连、竹节参、龙胆草、石槲、天冬、杜仲、凹叶厚朴、三尖杉等。年收购量在25吨以上的有前胡、山楂、槲蕨、青皮、乌药、黄精、野菊花、覆盆子、夏枯草、石菖蒲、白茅根、淡竹叶、香附子等。天台乌芭、仙居丹参、温岭荆芥入枫茄花为出口药材。
观赏植物  有香花类的山兰、桂花、腊梅、栀子花、厚朴、金银花、换锦花、水仙、茉莉、深山含笑;观花类有云锦杜鹃、金雀花、映山红、六月雪、美人蕉、山茶、紫薇、紫荆、月季等50多种;观果类有金豆、菩提、枸杞、胡颓子、县铃木、南天竹、铁冬青等20多种;观木类有雀梅、竹柏、黄杨、海桐、滨柃、厚叶石斑木、毛柱郁李、全缘冬青、圆叶景天、过山枫、多枝紫金牛、亮叶猴耳环、金钱松、凤尾草等;攀缘类有紫藤、钩藤、鸡血藤、千金藤、爬山虎、威灵仙等;观杆类有云竹、紫竹、斑竹、观音竹等;庭荫类有罗汉松、龙柏、凤尾柏、木槿、杜英、合欢、冬青、棕榈、花榈木、黄连木等。
 
第二节  作  物
 
本区以平原为主,广袤的平原上为各种水旱作物的农田栽培型植被。种类有水稻、大小麦、甘薯、马铃薯、芋头、豆类、油菜、棉花、甘蔗、席草等。坡麓低丘的植被,多为人工栽培的经济林果木,以常绿阔叶树和落叶阔叶树为主,种类有柑桔、梨、桃、梅、李、杨梅、柿子、枇杷、棕榈、毛竹、乌桕等。滨海地带的植被则多系盐生作物,种类有咸菁、芦苇、铁扫帚、海米、塘松、木麻黄等,这些绿色植被有利于土壤的脱盐和肥力的形成。
 
第三节  陆上动物
 
20世纪初,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50年代以来,人口剧增,树林减少,野生动物失去生存空间,猛兽猛禽和大型动物绝迹,使用农药又使得普通禽兽大量死亡。21世纪初,林树得到恢复,农药得到控制,小型动物与鸟类在数量上逐渐增加。
 
软 体 类
 
蚯蚓  俗称“曲蟮”,有大、小数种,对改良土壤有重要作用,入药称“地龙”。
蚂蝗  有多种,在水田中吸劳作者血。
蚌  俗称蚌壳,过去在河塘中常见。
螺  有多种,河塘中常见。
 
节 枝 类
 
蜘蛛  俗称“蟢”,常见有10余种,大多能结网,捕捉昆虫。
蜈蚣  常栖腐木、石隙阴暗外,有毒,能入药。
马陆  俗称“百足虫”,栖潮湿阴地或石堆下。
 
昆 虫 类
 
萤火虫  俗称“萤火哥”,夏夜田间山野常见,为儿童喜爱。
蜂  除家养蜜蜂外,常见有黄蜂、马蜂(九里达)、叶蜂(钻竹蜂)、土蜂等。
蜻蜓  常见大、小数种,夏秋间出现。
豆娘  一种小蜻蜓,夏秋间常飞在水泽边。
蝴蝶  种类繁多,常见有凤蝶、粉蝶、蛱蝶、灰蝶等,经常看到一种大蝶黑而有斑彩的,双双而飞,俗称“梁山伯、祝英台”。
蚂蚁  常见5种,有家蚁、红蚁、黑蚁、农蚁、黄蚁等。
白蚁  常为害木质建筑和堤坝等。
蝼蛄  俗称“土狗”,穴居土中,为害农作物根茎。
蚊子  常见有家蚊、疟蚊等,雌蚊吸血,传播疾病。雄蚊只吸食花果液汁。
蝇  常见有苍蝇、绿头苍蝇(茅坑苍蝇)等,尤以绿头苍蝇传播细菌,致人拉肚。
牛虻  似蝇而大,雌虻喜欢刺吸牛畜血液。
天牛  常见于果园。
蝗虫  俗称“蛱蜢”,20世纪50年代前为害禾苗,经过全民除蝗虫及使用农药后,蝗虫绝迹。
山蛱蜢  形如蝗虫,比蝗虫大,生活在山草间,数量少,无大为害。
螳螂  俗称“头发娘”,有多种,产卵于卵鞘内,入药称桑螵蛸。
蝉  俗称“嗓鸦”,夏季始鸣,蜕壳即中药蝉蜕。
纺织娘  夏季夜间鸣叫在豆瓜藤叶间,可供笼养。
蟋蟀  有多种,入秋后出现,善鸣好斗。
 
两 栖 类
 
青蛙  俗称颚(e)蟆,因它用颚喉发声,春耕后多栖水泽稻田,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需要保护。
泽蛙  俗称烂泥颚蟆。体小,春耕时常见。
棘胸蛙  俗称翘皮颚蟆,体大,又称田鸡,栖山溪间。
蟾蜍  俗名癞刺颚蟆,田野和村宅旁多见。体表分泌物可制中药蟾酥。
 
爬 行 类
 
鳖  俗称甲鱼。栖河湖池沼,因河水污染,数量很少。
乌龟  色全黑的称乌龟,一种带黄色的,俗称黄灵阄。旧生活在河湖及平原坟茔中,今较少。过去乌龟价钱不如鳖,讽为“乌龟鳖价钱”,今乌龟比鳖值钱。
壁虎  民居附近常见,捕食昆虫。
石龙子  俗称“捻缠”,以昆虫为食,草丛中多见。
草蜥  俗称四脚蛇,尾细长,捕食昆虫、小动物,草丛中多见。
眼镜蛇  俗称犁头扑。有剧毒,激怒时半身竖立,颈部扁大,呼呼作声,昔山野多见,今减少。
五步蛇  又名蕲蛇,身上有菱形斑纹,头三角形,吻上翘,有剧毒,栖山地林间,今极少见。
蝮蛇  俗称毛蛇。有剧毒,栖平原及低山。今数量极少。
银环蛇  俗称寸白,每寸黑色皮肤上间隔白环,故名寸白。有剧毒,多栖水边,有时潜入民居。幼蛇干体为中药金钱白花蛇。今少见。
竹叶青  通体绿色,尾焦黄色,又称焦尾巴,居山林竹林中,毒性较强。
赤链蛇  俗称火铁链,全身红黑相间。生活于田野及村庄附近,为无毒蛇,民间相传剧毒,误。
水赤链蛇  样子与火赤链相似,红色较暗,腹面白色,微毒。
水蛇  北面黑色,腹白,无毒或微毒。
黑眉锦蛇  俗称油菜花黄,无毒。常栖民居内,捕食鼠类和其它小蛇,为有名益蛇。今濒临绝迹。
 
鸟  
 
鹰  俗称老鹰、赖鹰,60年代前本地多鹰,常攫食鸡雏,人们高呼“赖鹰叼小鸡啊!”,以驱赶老鹰,呼小鸡躲藏。后一度绝迹,今偶尔看见。
隼  俗称“山榔头”。性猛,飞翔极速。
鸮  俗称猫头鹰、捉魂,夜间觅食,主要以鼠类为主,有益作物。旧以听见猫头鹰叫为不祥,今教育儿童知道猫头鹰为益鸟,需要加以保护。
喜鹊  多营巢于村舍高树间,昔多见,今极罕。俗以喜鹊叫为喜事临门。
乌鸦  俗称赖丫。常成群,今极罕。俗以出门遇乌鸦叫为不吉利,故用力回应“泼噪、泼噪”声以解除不祥。
八哥  杂食种子和昆虫。雄鸟善鸣,经训练能学人语。过去常居住在破损的空斗墙中。今极罕。
斑鸠  俗称哺鸪。多栖于平原树丛、竹丛、草丛中,清晨、傍晚常鸣。一度减少,今重新增多。
杜鹃  大杜鹃又名郭公、布谷鸟,喜栖阔叶林地,春耕时鸣声如“谷管”,过夏无声。四声杜鹃又名子规,春末夏初学长鸣,昼夜不止,小满节后无声。今少见。
稻鸡  俗称田鸡。栖稻田、芦丛,重不盈斤。过去常有,今较少。
竹鸡  多栖竹林及灌木间,今罕见。
黄鹂  又名黄莺、黑枕黄鹂,夏季候鸟。鸣声婉转,一度稀至,今偶见。
柳莺  俗称青珠。栖于林柳间,玲珑活泼,善鸣,一度稀罕,今偶见。
山雀  常栖山林间。
麻雀  俗称黄头雀。为数最多,杂食种子、昆虫。1958年曾被列为“四害”之一,发动群众性灭雀运动,锣鼓鞭炮震天,加以围歼,不久纠正。近来种群或多或少。
白头翁  生活在田圃、树林间。今逐渐增多。
画眉  常栖于低密树林,善鸣好斗。偶见。
翠鸟  毛色艳丽,常栖水滨,以鱼虾为食。随着河流污染,翠鸟稀少罕见。
燕子  候鸟。春分而来,秋分离去。专食昆虫,衔泥筑巢于梁檐下,哺育幼雏。本地有保护家燕的传统。70年代后旧式永恒逐渐拆除,燕缺乏营巢场所,今数量大减。
白鹭  俗称白漂。春耕时多聚于田间,使用农药后,罕见。今又重见。
苍鹭  俗称青装、长脚鸬鹚。春耕时多聚于田间。
雁  俗称大雁。秋分后自北南飞,翌年北迁,飞行时常由一雁领头。60年代前空中时见雁群,今少见。
野鸭  多群栖于海涂初冬北来,春后迁去。
海鸥  栖沿海岛屿。
 
兽  类
 
豹  20世纪初多见,50年代后偶见,21世纪已经绝迹。
狼  俗呼“狗头虎”(一说狗头虎为豺)。20世纪50年代前为山野主要猛兽,常三五成群。现已绝迹。
狐  20世纪前期有。现绝迹。
狸  俗称斑猫,有褐色斑点,常盗食家禽。50年代前多见,现稀有。
黄鼬  俗称黄鼠狼。50年代前较多,自普遍使用农药后,数量剧减。今田野村落还有少量存在。
麂  原山上常有,现几乎绝迹。
野猪  50年代前常有,今不多见。
野兔  俗称山毛兔,皮毛灰黄色,50年代后一度减少,21世纪后有所增多。
松鼠  随着山林减少而减少,随着山林增多而增多。
穿山甲  通体披覆瓦状角质鳞甲,栖山地丘陵,今只有少量存在。
蝙蝠  俗称“夜游”。喜栖民居檐廊下,夜间活动,捕食蚊、蛾之类昆虫。冬季蛰伏不出。
鼠  有家鼠、田鼠,通称老鼠。近数十年大量使用农药,滥捕蛇类、黄鼠狼等,鼠类天敌减少,鼠患日益严重。
 
第四节  海洋生物
 
20世纪60年代以来,近海生物因捕捞过度而减少。80年代以来,河流污染十分严重,淡水鱼类基本消亡。21世纪开始,海洋养殖兴起,水污染正在加紧治理,情况有所好转。
浮游植物  据浙江省海岛调查资料,经Ⅲ型网测定,黄礁岛外浮游植物生物量3.1×104个/立方米,秋季为7.9×104个/立方米。其值低于大陈海区和温岭龙门海区,主要种类为圆筛藻、棱形角藻和骨条藻等。
浮游动物  据浙江省海岛调查资料,浮游动物生物量高,其值高于大陈岛海域,居全省海域首位。春季可达湿重6918.13毫克/立方米,个体密度为11.48-108.3个/立方米;秋季较低为51.28毫克/立方米,个体密度6.30-139.4个/立方米。主要种群为拟细浅室水母、拿卡箭虫、肥胖箭虫、中华哲水蚤。
底栖生物  黄礁外海区底栖生物量13.5克/平方米,其中多毛类10.05克/平方米,软体动物为2.4克/平方米,甲壳类为0.9克/平方米,棘皮动物为0.18克/平方米。
潮间带生物   据1990-1993年浙江省海岛资源调查,黄岩市(今路桥区)沿海潮间带生物种类有150种,其中软体动物59种,甲壳动物42种,棘皮动物4种,多毛类15种,鱼类8种,腔肠动物8种,海藻9种,另外还有扁虫、线虫等。
游泳生物   据1990-1993年浙江省海岛资源调查,本海区游泳生物有61种,其中经济鱼类4种,其它小型鱼类32种,头足、甲壳类16种,其它种类9种。主要种类有:中国毛虾、七星鱼、龙头鱼、棘头梅童鱼、日本鼓虾、细鳌虾(麦杆虾)、乌鲻鱼、焦氏舌鳎、孔虾虎鱼等。生物种类数随季节变化,夏季出现种类为最多,秋季为最少。渔获物中甲壳类为多,春季45.54%,夏季52.81%,鱼类春季1.85%,夏季10.11%。我区海域游泳生物资源(即动态资源)为75吨,主要经济鱼虾有龙头鱼、黄鲫、毛虾、虾姑等。
 
 
第五章  气  象
 
路桥区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地临东海,受海洋水体调节,气候较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和湿润。热量丰富,降水充沛而雨热同季。灾害性天气以台风侵袭为主,间有低温连阴雨、干旱、冻害等。
 
第一节  四季特征
 
气侯以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介于10-22℃为春秋两季,冬夏长而春秋短。
冬  季  平均从12月3日开始至翌年3月20日结束,持续108天。受冬季风控制,寒潮和冷空气活动为主要天气过程。1月平均气温6.8℃,为全年最冷月份。常年冬季降水量稀少,当南方暖湿气流活跃时,亦会出现冬季连阴雨,俗称“烂冬”。
春  季  平均从3月21日开始至6月8日结束,持续80天。最长102天(1992年),最短52天(1996)。随太阳高度角增大,副热带高压渐次增强,大陆高压迅速减弱。本地天气常阴晴不定,乍暖还寒,谚有“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雨量增多,以春雨潺潺为明显特征。又以近海之故,回暖期较同纬度内陆偏迟,晚春时节常有低温天气。春季冷暖气流活跃,也是海雾多发时段。春季冷空气活动路径大多偏东,从海上影响本地,沿海盛行东北偏北风。
夏  季  平均从6月9日开始至9月24日结束,持续108天。最长146天(2007),最短72天(1982)。初夏与盛夏为两段截然不同的天气。初夏,本地常处副热带高压西北缘,常阴雨连绵、暴雨时降,平均气温升到22℃以上,此即梅雨天气。梅雨,民间又称“霉雨”,以温高湿大万物易生霉变之故。但每年随季风强弱,梅雨期降水及入出梅日期都有很大变化。本地入梅一般在6月上旬末到中旬初,出梅在6月底至7月初,平均梅期20天左右。出梅后副热带高压迅速抬升,有接连数日越刮越猛的偏南风,天空云物飞扬,随之进入盛夏。盛夏受稳定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光照强烈,沿海盛行偏南风,除午后局部雷阵雨外,降水稀少,为伏旱时段,多数年份有30~60天的少雨期。盛夏时节由海洋冷源作用,本地沿海地带少酷暑,较天台、仙居盆地凉爽。海上风暴活动频繁,境内或一年数受其患,或数年一受其患,每年当早稻收获时节和农历中秋前后,防台御潮常为紧要任务。
秋  季  平均从9月25日开始至12月2日结束,持续69天,为四季中最短季节。历年秋天最长为96天(1984),最短为36天(2009)。秋季副热带高压减弱南离,大陆高压迅速增强,阳光和煦,为旅游登高之最佳时节。初秋冷空气活动是制约本地晚稻齐穗的主要因素,多数年份于冷空气过后有一段温煦的回暖天气,俗称“十月小阳春”。
 
第二节  气象要素
 
温  度
 
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17.5℃,2007年最高达19.0℃,1980、1981年最低为16.5℃,年际波动在2.5℃间。常年以1月最冷,平均气温6.8℃;7月最热,平均28.1℃。0℃以上持续期349天。
极端气温  近30年来,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7.1℃,出现在1999年12月23日。最低气温≤0℃的日数年平均13天,最多29天(1980、1986),最少1天(2007)。极端最高气温为40.3℃,出现在2003年7月30日。统计日最高气温≥35℃日数,年平均6天,其中2007年夏季最热,高温日数持续32天。
 
降  
 
 
降水量  降雨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平均1545.7毫米,最大降水量2376.6毫米(1952),最小降水量908.3毫米(1979)。年最大与最小降水比值为2.4:1。年降水量80%保证率约1200毫米。一年中有两个雨量相对集中时段,为3-6月和8-9月。常年3~6月降水量为610.5毫米,包括春雨和梅雨,占年降水量40%。8-9月属台汛期,平均降水量454.2毫米,占年降水量29.5%。
降水日数  年平均降水日为158天(雨日占96%,雪日占4%)。最多年178天,出现在1990年;最小年121天,在2003年。常年3-6月的月降水日数有16-19天,其他月份月降水日平均为7-16天。降水日数的季节极端变化悬殊在秋冬和三伏间,月降水日数最少可减至0-3天,春雨和梅雨期最多可达24-26天。
 
日  照
 
年日照时数1836.1小时,年际变动介于1513-2053小时。7-8月为常年日照最充裕时段,月平均227小时;2月一般出现最低值,平均91.5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0.1%,常年1-6月在35%以下,7-8月达58.5%,9-12月降至45%以下。
 
 
风  向  秋季和冬季北风占优势,春季多东风,夏季多偏南风。
风  速  年平均2.4米/秒,1979-2009年陆上出现阵风8级以上的日数有95天,年平均3天,最对年份9天(1979、1981)。
海陆风  一年四季均有出现,以盛夏最明显。本地海陆风转换常年在下午1-2时,转换过程约有1分钟的无风时刻。
 
湿  度
 
相对湿度  年平均79%,年际变化较小。常年在6月梅雨时节达最高值,月平均86%;12月趋最低值,月平均71%。
绝对湿度  即水汽压,周年变化随温度升降而增减。年平均17.9百帕。7月最高,月平均31.3百帕;1月最低,月平均7.6百帕。
 
其他天气现象
 
霜和无霜期  常年平均霜日26天,1963年最多为52天,2000年最少仅8天。无霜期年平均339天,11月30日初霜,3月11日终霜。
雪  包括雪、霰(民间称“雪索籽”)、米雪、冰粒等四种固态降水现象。年平均降雪日数6天。1984年最多达23天,该年1月就有12个雪日,最少2002年仅出现1个雪日。多数雪量稀少,或雨雪杂下,间有因积雪所致果植冻害的记录。以平均积雪深度5厘米以上为大雪,1979~2009年有大雪11次,其中6次出现在2月。
冰  常年12月上旬始见结冰,翌年3月上旬终冰,年度平均结冰日数21天。
雷  暴  年平均雷暴日数37天,其中6-9月占68%。最多年55天(1980),最少年23天(1994)。夏季雷暴常有短时大风和强降水,偶见龙卷和冰雹等。
 
第三节  二十四节气
 
立  春  (2月4~18日)平均气温7.7℃,降水36.4毫米,日照52.7小时。野草出芽,垂柳芽始放。修建柑橘,施芽前肥。谚有:立春晴一日,农夫耕田勿吃力。
雨  水  (2月19日~3月5日)平均气温8.6℃,降水44.8毫米,日照49.3小时。榆、杏芽开放。垂柳展叶,侧柏开发,终冰,麦拔节。
惊  蛰  (3月6~20日)平均气温10.6℃,降水60.6毫米,日照45.3小时。桑芽放,榆盛花,玉兰、山桃、杏花。大雁北飞,油菜开花,始见蜜蜂,终霜,始嫁接橘苗,种马铃薯。
春  分  (3月21日~4月4日)平均气温12.3℃,降水72.3毫米,日照48.4小时。紫荆展叶,木楝、女贞、葡萄芽放。黄桃花、蛙始鸣、燕始见、麦抽穗,种丝瓜、西瓜,做早稻秧田。
清  明  (4月5~20日)平均气温15.3℃,降水65.7毫米,日照66.6小时。牡丹、紫荆、紫藤花,梧桐芽放,板栗展叶,柳絮飞,收榨菜。清明前后播谷种。种棉花、甘蔗、姜。
谷  雨  (4月21日~5月5日)平均气温18.2℃,降水64.4毫米,日照66.2小时。刺槐花,榆钱熟,杜鹃始鸣,种花生,始割麦,谷雨前后种咸草。
立  夏  (5月6~20日)平均气温20.3℃,降水67.3毫米,日照69.6小时。柑橘、苦楝盛花,桑椹、杏始熟,收油菜,种芝麻、茭白,立夏前后插秧。谚有:立夏勿热,五谷勿结。
小  满  (5月21日~6月5日)平均气温22℃,降水87.6毫米,日照73小时。板栗、合欢、枣花,枇杷、青梅熟,早稻幼穗始分化。扦插番薯。
芒  种  (6月6~21日)平均气温23.9℃,降水126.7毫米,日照58.1小时。乌柏、女贞花,蟋蟀始鸣,处梅季盛期,百物易生霉变。谚有:芒种一声雷,莳里三日雨。
夏  至  (6月22日~7月6日)平均气温26.7℃,降水80.6毫米,日照82.5小时。蝉始鸣,梧桐、木槿花。杨梅、桃熟,梨始熟,早稻抽穗扬花。夏至前后播晚稻。谚有:夏至勿热盛秋热。
小  暑  (7月7~22日)平均气温28.3℃,降水59.1毫米,日照121.2小时。黄桃熟,紫薇、槐花。小暑前收席草。进入伏旱期。谚有:小暑一声雷,接连做黄梅。
大  暑  (7月23日~8月7日)平均气温28.3℃,降水90.9毫米,日照123小时。割早稻,移栽晚稻,葡萄熟,种荸荠。
立  秋  (8月8~22日)平均气温27.9℃,降水123.7毫米,日照102.5小时。晚稻分蘖,枣熟,种胡萝卜。
处  暑  (8月23日~9月7日)平均气温26.7℃,降水124.7毫米,日照93.3小时。蝉终鸣,梧桐籽熟,种大头菜、大白菜,晚稻孕穗
白  露  (9月8~22日)平均气温24.5℃,降水111.7毫米,日照81.4小时。晚稻抽穗,棉花吐絮。
秋  分  (9月23日~10月7日)平均气温22.1℃,降水82.2毫米,日照82.5小时。板栗熟,种榨菜、莴苣,抽油菜。谚有:秋分不出头,割了喂黄牛。
寒  露  (10月8~23日)平均气温19.9℃,降水34.6毫米,日照90.3小时。蜻蜓终见,梧桐、苦楝始落叶,始收咸草,栽插席草,播苜蓿、紫云英。
霜  降  (10月24日~11月7日)平均气温17.5℃,降水33.2毫米,日照75.6小时。割晚稻,采收柑橘,野菊花,乌桕实熟,板栗始落叶,种豌豆、蚕豆。秋播平菇。谚有:霜降见霜,米烂陈仓;未霜先霜,米饭像霸王。
立  冬  (11月8~21日)平均气温14.7℃,降水44.6毫米,日照60小时。蟋蟀终鸣,蛙、蜜蜂绝见,苦楝籽黄,垂柳、榆、桑、葡萄始落叶,收番薯,初见霜,立冬前后栽油菜。
小  雪  (11月22日~12月6日)平均气温12.1℃,降水23.6毫米,日照65.6小时。收老姜,柑橘施采果肥,小雪前后播大麦。谚有:小雪清光,晒死沿江。
大  雪  (12月7~21日)平均气温9.2℃,降水20.6毫米,日照66.5小时。始见冰,女贞籽熟,垂柳叶尽脱。
冬  至  (12月22日~1月5日)平均气温7.8℃,降水19.8毫米,日照64.1小时。麦类分蘖,吃荸荠,收大头菜。谚有:冬至大白霜,来年谷满仓。、
小  寒  (1月6~19日)平均气温6.8℃,降水27.5毫米,日照50.8小时。清理橘园,修建葡萄,防冻害。
大  寒  (1月20日~2月3日)平均气温6.2℃,降水34.3毫米,日照47.7小时。播平菇,施冬肥。
 
第四节  灾害性天气
 
台风、干旱和暴雨为境内主要气象灾害,次属低温、连阴雨和寒潮之类,局地性灾害有冰雹、龙卷风、雷暴、干旱等。据1933年至1987年水文气象记录资料统计,54年中共发生大小水灾36次,平均1.5年1次;大小旱灾23次,平均2年许1次。
台  风  境内历年出现的风雨极值,多由台风造成。1979~2009年登陆台州的台风共有10个,其中2005年“卡努”台风在金清镇登陆,影响颇大。
1984~2005年在台州沿海登陆的台风
登陆时间 地点 中心气压(百帕) 最大风速
(米/秒)
生成地点 台 风
编 号
北纬 东经
1984年7月4日8时 玉环 988 28 16° 126° 8403
1985年7月30日22时 玉环 965 47 24° 145° 8506
1989年9月15日19时 温岭 980 46 19° 141° 8923
1990年8月31日10时 椒江 970 45 15° 139° 9015
1995年8月25日4时 温岭 985 30 20° 130° 9507
1997年8月18日21时 温岭 955 57 15° 154° 9711
2000年7月10日2时 玉环 980 34 19° 119° 0004启德
2004年8月12日20时 温岭 950 58.7 20° 134° 0414云娜
2005年8月6日3时 玉环 950 41.9 12° 134° 0509麦莎
2005年9月11日3时 路桥 945 59.5 14° 134° 0515卡努
干  旱  干旱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夏旱几率较高,以夏秋连旱造成的影响最
寒  潮  寒潮多见于冬春季节。当冷空气影响时,日平均气温24小时降温≥8℃,或48小时降温≥10℃,且最低气温≤5℃者,计为一次寒潮过程。1979~2009年出现26次寒潮过程,年平均0.86次,1月份出现占30%。
暴  雨  历年四分之一雨量以暴雨形式下降,以台风占主要因素。分3级:暴雨,指日降水量≥50毫米;大暴雨,日降水量≥100毫米;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0毫米(统计以20-20时为日界)。1979~2009年30年间共出现暴雨136次,平均4.5次;大暴雨37次,平均1.2次;特大暴雨4次,平均0.13次。
 
 
第六章  灾  害
 
第一节  水  灾
 
唐(618-907)
元和十二年(817),大水,庄稼受害。
 
五代十国(907-960)
天成四年(929)七月,大水。
 
北宋(960-1127)
庆历五年(1045)六月,大水。海水溢上陆地,溺死人甚多。
 
南宋(1127-1279)
隆兴二年(1164),大水。
乾道五年(1169),台郡夏秋发生3次大风雨,漂没田园、房舍,损坏庄稼,溺死人畜甚多,黄岩尤为严重。郡守陈岩肖未将灾情上报,受到削职处分。
淳熙二年(1175),大雨。
淳熙三年(1176)八月十九至二十日,山洪海潮并作,冲决江堤,毁坏民房,溺死人畜甚多。
淳熙六年(1179)秋,大水损坏圩田。
淳熙十二年(1185)九月,大水。
淳熙十五年(1188)七月,大水损坏田园,积水久而不退,作物受害。
绍熙五年(1194)八月十三日,大水。
庆元元年(1195)六月十九日,大风雨,山洪海涛并作,漂没田园、房舍无法计算。死者蔽川,漂浮旬日。水后大疫。
庆元二年(1196)六月一日,狂风暴雨驾海潮,历时一昼夜,毁坏田园、房舍。
庆元五年(1199)秋,大水漂没民房,溺死人畜甚多。
开禧二年(1206)七月,大风雨驾海潮,毁坏房屋,溺死人畜。
嘉定元年(1208)七月,大风雨驾海潮。
嘉定二年(1209)七月初一,大风雨驾海潮。漂没房舍,淹死人畜甚多。
嘉定五年(1212)六月,大水毁坏田园、房舍。
嘉定九年(1216)五月,大水漂没田园、房舍,损害庄稼。
宝庆二年(1226)九月,大水毁坏房屋,溺死人畜。
宝庆三年(1227)秋,大水。
绍定二年(1229)九月,大水。平地水深一丈七尺,淹死2万余人。物件蔽江塞港,漂流入海,历时3天。
淳祐法国号如何(1250)八月一日,大水。
淳祐十二年(1252)六月,大水没城郭,漂房舍,死者数以万计。
宝祐元年(1253)七月,大水。
宝祐三年(1255)三月,淫雨。
宝祐六年(1258)九月,大水。
咸淳六年(1270)九月,大水。
 
元(1271-1368)
大德七年(1303)六月,大风雨并作。
延祐元年(1314)八月,大水。
至正元年(1341)闰七月,大水。
至正四年(1344)秋,海啸。潮水涌上陆地二三十里。
至正二十四年(1364),海溢,台风拔树,稻禾全部倒伏。
 
明(1368-1644)
洪武十一年(1378)七月,海溢,溺死人甚多。
永乐七年(1409)八月,大风刮倒房屋,雨水淹没庄稼,毁坏官舍,公文案卷均散失。
永乐十四年(1416)七月,大水漂没田园、房舍,淹死人畜不计其数。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潮溢,溺死800余人。
洪熙元年(1425)六月十五日,大雨,平地水深五六尺,6.2万亩早稻受灾。
宣德十年(1435)闰七月,大水严重损害庄稼。
正统八年(1443)八月,大水。
正统九年(1444)闰七月,大水。
成化元年(1465)七月,久雨,稻苗腐烂,发生饥荒。
成化四年(1468),大雨,海溢。
成化六年(1470),五月,大水,民饥。
成化十二年(1476),大水。
成化十三年(1477),大水。
弘治元年(1488)四月,大风雨飞屋走石。海溢,平地水深数丈,漂没陵谷。死者不知其数。
弘治十六年(1503)九月十八日,海溢,城内水深五尺,隔日不退。
正德元年(1506)八月初六日,大风雨毁坏民房。
正德十三年(1518)六月,大水。
嘉靖二十年(1541)七月十八日,台风卷石拔树倒屋;大雨如注,洪潮暴涨,平地水深数丈,死者无法计算。
嘉靖三十一年(1552)九月,大风雨连月,毁坏田园,庄稼。
嘉靖三十二年(1553)五月,大风雨连月不止,田园,庄稼受损。
嘉靖三十六年(1557)七月,大风雨连续十余天,卷石拔树,毁坏田园房舍,稻禾严重损害。
隆庆二年(1568)七月二十九日,台风,海潮大涨,大水。平地水深丈余,溺死3万余人,淹没田地15万亩,毁坏房舍5万间。
隆庆三年(1569)秋,大水毁坏田园、房舍甚多。
万历五年(1577)秋,洪水毁坏田园、房舍。
万历六年(1578)七月十八日,大雨。
万历十七年(1589)六月,海啸。毁坏房舍,击碎民船战舰,压死、溺死人甚多。
 
清(1644-1911)
顺治十五年(1658)秋,大水。
康熙五年(1666)四月二十日,大风雨。
康熙七年(1668),大水。
康熙十四年(1675)七月,大水。
康熙十五年(1676),大水。
康熙二十五年(1686)七月。大水漂没田园、房舍。
康熙三十八年(1699)八月,大雨。平地水深丈余,漂没田园、官舍、民房无法计算,溺死人畜甚多。
康熙四十七年(1708)七月初七夜,台风暴雨拔树倒屋。官厅、校舍、民房损坏甚多。
康熙四十八年(1709)六月,大水。
康熙五十一年(1712)八月,大风雨。
康熙五十二年(1713)八月,大雨。
雍正八年(1730)六月初五日,台风大雨,出海巡逻船艇遭覆没。
乾隆三十一年(1766)七月初六,台风卷石拔树倒屋。大雨如注,洪潮暴涨,平地水深丈余。死者无法计算。
乾隆五十五年(1790)六月十四日,大风雨。海溢。
嘉庆元年(1796)七月十八日夜,大雨,海水涌上陆地,水深丈余,沿海居民淹死无数。
嘉庆二十年(1815)六月二十九日,大水。
咸丰元年(1851)六月,大水。
咸丰三年(1853)六月十八日,大雨。山洪暴发,水深丈余。整月不退,淹没庄稼。
咸丰四年(1854)七月初五日,大风雨,海溢,潮水如山立,倏忽之间,陆地成海,淹死五六万人,积尸遍野。
光绪二年(1876)六月八日,大风雨毁坏房舍,山上有合抱大树被刮倒。稻禾淹没殆尽。
光绪三年(1877)五月二十三日,大风雨拔树倒屋。早稻全部被淹。
光绪七年(1881)闰七月初三、初四,台风暴雨、海潮泛滥,毁坏庄稼及沿海涂田。
光绪九年(1883)九月,大水。
光绪十年(1884)八月,连下大雨。晚稻歉收。
光绪十二年(1886)七月,大水。
光绪十三年(1887)秋,大雨。稻谷无收,民众大饥。
光绪十五年(1889)七月二十六日,台风大作,暴雨如注,淹没田园、房舍、庄稼无收。
光绪二十年(1894),大水。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七月,大雨。平地水深数尺,淹没晚稻,饥荒。
宣统三年(1911)七月初五日,大雨。洪水整月不退。八月初十又大雨,积水未退地区,受淹又越半月,禾苗全部腐烂,晚稻颗粒无收。
 
中华民国(1912-1949)
1918年6月初旬,大水。禾苗腐烂,补种晚稻,略有收成。
1920年7月15日,大风雨。山洪、海潮并作,历时三昼夜,漂没田园、房舍,淹浸人、畜,灾情惨重。9月4日大雨,洪水又作,早晚季作物均无收成。
1921年9月15日,台风暴雨,山洪暴发,屋内水深丈许。
1922年8月13日、9月12日、9月30日,相继发生大水。9月30平地积水近丈深,晚稻颗粒无收。
1923年8月7日,台风入境,拔树倒屋,海潮泛滥,江船覆没,大潮冲决塘堤,漂没田园、人畜无法计算。11日海潮又泛滥,午后换东南风,瓦片如落叶,大树连根拔倒,人心惶惶。待风静潮退,金清一带,积尸载道,灾情之重,为近百年来所罕见。
1926年8月24日,大风雨。平地积水六七尺深,晚季无收成。
1928年9月14日,大风雨,山地多被雨水冲塌。部分地方积水十日不退。
1929年8月13,大雨。平地积水五六尺,晚稻颗粒无收。米价每斗银币一元二三角。
1930年7月14日,大水。
1935年8月7日,大雨。局部地区最大日雨量162.9毫米,受涝。
1937年8月4日,大雨。局部地区最大日雨量194.8毫米,受涝。
1940年10月1日至7日,大雨。三日最大雨量286毫米,平地积水五六尺。米价涨至每斗4元。
1944年入冬后,淫雨成灾。冬作物尽遭腐烂。
1945年9月11日,大雨,山洪暴发,平地水深五六尺。时值水稻孕穗期间,损失严重。晚季收获不到2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7月19~22日,受8-10级台风影响,连续大雨,日最大雨量208毫米。平地水深1-2米,积水七八天,陆上可行舟筏,黄岩县淹没农田40余万亩。
1954年7月12~16日,共下雨162毫米,最大日雨量96毫米。受淹2万余亩,部分未收早稻,受水浸发芽。
1955年6月17~22日,连续大雨。黄岩站最大日雨量103毫米。早稻受淹5万亩,其中被淹没过顶的有1.2万亩。
1956年8月1日23时许,12号强台风在海门登陆,最大风力达10级以上。
9月3日,遭17号台风和大暴雨袭击,连续降雨6天,黄岩站最大日降雨量166.7毫米。
1958年8月29日~9月5日,降雨497.1毫米。黄岩站最大日雨量128.4毫米。农田受淹3.7万亩,洪水冲失1人。
1959年9月4~5日,5号强台风在福建连江登陆,路桥一片汪洋,平地水深1-2米,洼地达3-4米。
1960年8月7~15日,受8号台风影响,降雨332毫米,全县农田受淹22万亩。9月22~24日,连续大暴雨,总降雨量366.6毫米,农田受淹16万亩。
1961年5月21日~6月1日,连续降雨,日最大雨量141.7毫米,全县受涝面积17万亩。10月4日,遭26号强台风袭击,平均风力10-11级,最大风力12级以上,并夹带暴雨,日最大降雨量122.4毫米,农田受淹17万亩。
1962年8月4~6日,受8号台风影响,全县晚稻受涝7.3万亩。9月4~7日,遭14台风袭击,日降雨量203.2毫米,农田受淹19万亩。
1964年9月10日,特大暴雨。日雨量达255.4毫米。全县受5000亩。
1965年8月20~21日,受13号强台风影响。
1966年9月2~8日,受15号台风影响,连续降雨,总雨量240.7毫米,日最大雨量达185.5毫米。受涝面积2万余亩。
1969年9月13~14日,受10号台风外围影响,降雨130毫米,局面地区有小台涝。
1972年8月16~19日,受9号台风影响,风力达9-11级,暴雨成灾。
1974年8月18~22日,受13号台风和天文大潮影响,狂暴雨,海水倒灌,总降雨量223.3毫米,日最大降雨量119.9毫米。海门港潮位高达吴淞6.16米。
1975年8月12日下午3时左右,4号台风在温岭松门附近登陆,8级风力持续14小时之久,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日最大雨量100.1毫米。
1979年8月23~24日,受10号台风影响,沿海风力在10级以上,金清降雨量104.1毫米,海门潮位达吴淞6.12米。
1980年7月30日~9月2日,连续阴雨30天,最大日雨量156.6毫米。
1981年8月13~14日,降雨245.1毫米。9月22日至23日,受16号台风和大暴雨袭击,总雨量283.7毫米,全县受淹农田23.9万亩。
1982年8月29日~8月1日,受9号台风及暴雨影响,总雨量260.5毫米,日最大雨量169.8毫米,全县受淹农田10.2万亩。11月26~28日,连续降雨,日最大雨量162.2毫米。
1985年7月30日,受6号台风正面袭击,8级风力持续13小时,至当夜24时,瞬时风力达12级以上;最大雨量316毫米,全县农田受淹20.36万亩。路桥、螺洋等地最高水位达吴淞5.38米,一片汪洋。
1989年9月15日20时15分,23号台风在松门登陆。时值历八月十六日大潮汛期,海门港破历史最高潮位6.9米纪录,是本地40年损失最重的一次灾害,房屋倒坍无数,毁坏一线海塘多处,沉船数十艘,大批工厂停产,死亡数十人,路桥直接损失0.6 亿元。
1990年8月30日~9月11日,连续遭受15、17、18、19号等4次台风袭击,路桥受淹农田数万亩。
1992年8月31日,16号台风在福建长乐登陆,出现连续暴雨,总雨量345.5毫米,农作物受淹25.8万亩,死亡15人,直接损失2.77亿元,一线海塘多处被毁,损失土石方12万方。9月23日19号台风在平阳登陆,总雨量230.44毫米,多数农田被淹,今路桥区境内死亡3人,损失2.5亿元。
1994年8月21日,17号台风在瑞安登陆,总雨量196.8毫米,涝区水深2.4米,海门港最高潮位6.41米,超出警戒水位0.91米,金清闸达历史最高水位6.5米。黄岩县淹没村庄165个,被洪水周围人口9万人。农作物受淹9万亩,“三线”中断无数,其中高压线路中断73条,房屋倒坍487间,死8人,重伤38人,直接损失3亿元。
1997年8月18日,11号台风在石塘登陆,海门和金清最高潮位7.9米和7.5米,总雨量293毫米,路桥区29.7公里一二线海塘全部被毁,淹没农田17.3万亩,倒塌房屋796间,死亡9人,全区一半以上企业停产半停产,直接损失10亿元。
1999年10月9日,受14号台风影响,总雨量229毫米,农作物受淹14万亩,损失1908万元。
2002年9月7日,16号台风森拉克在苍南登陆影响,沿海风力11级,平均雨量93毫米,倒房173间,直接损失2.35亿元。9月13日,受18号强热带风暴倒槽影响,总雨量286毫米,受淹农田8万亩,直接损失3824万元。
2003年9月14日,路桥遭遇特大雷暴雨袭击,总雨量260毫米,沿山局部地区受淹,死亡1人,伤4人,直接经济损失4600万元。
2004年8月12日,14号台风“云娜”20时在温岭石塘镇登陆,近中心风力12级以上(45米/秒),大陈岛极大风速达到58.7米/秒,为17级,破历史纪录;路桥城区(路桥中学)测得最高风速37.1米/秒,为13级。强风持续影响超过12小时以上,台风风力强、范围广、影响时间长为历史举见,被中国气象局认定为1956年以来登陆中国大陆强度最大的台风。
 
第二节  旱  灾
 
唐(618-907)
大历四年(769),大旱。
会昌五年(845),旱。
 
南宋(1127-1279)
隆兴二年(1164),春旱,严重缺粮。
乾道六年(1170)夏,大旱。
乾道八年(1172),旱,稻麦无收。
乾道九年(1173),久旱,无麦苗。秋季饥荒,民不聊生。
淳熙元年(1174),大旱,严重饥荒。
淳熙七年(1180),大旱,大饥荒。
淳熙八年(1181),旱。
淳熙十四年(1187),七月起发生严重干旱,至九月才下雨。
绍熙四年(1193),干旱,六月至八月无雨。
开禧元年(1205)夏,无雨百余日。
嘉定八年(1215),春旱。早季作物无法下种,至八月才下雨。大饥荒。
嘉定十四年(1221),严重干旱。
绍定二年(1229),夏旱。
嘉熙三年(1239),大旱,严重饥荒。
 
元(1271-1368)
大德十年(1306),旱。
大德十一年(1307),四月至七月无雨,发生大饥荒。人相食。
至正二年(1342),自春至八月无雨。
至正十二年(1352),四月至七月无雨。
 
明(1368-1644)
永乐三年(1405),春、夏旱。
宣德七年(1432),干旱,饥荒。
宣德九年(1434)秋,大旱,庄稼受害。
正统元年(1436)三月,大旱。
正统五年(1440),旱。
正统十年(1445)三月,大旱。
成化十三年(1477),旱。
成化二十二年(1486),大旱,饥荒。
弘治十一年(1498),大旱。
正德三年(1508),夏旱,大饥,民多饿死。
正德五年(1510),夏旱。
嘉靖五年(1526),大旱,粮食无收,草根食尽,积尸遍野。
嘉靖二十年(1541)六月,旱。
嘉靖二十四年(1545),大旱,麦类无收,禾苗尽枯槁,发生大饥荒。每斗米价三百钱,人多饿死。
万历五年(1577)三月,旱。
万历九年(1581),旱。
万历三十四年至三十七年(1606-1609),连续干旱,井水,泉水均枯竭。
万历三十九年(1611),正月至五月无雨,六月才开始插秧。
崇祯十四年(1641),大旱,民众采食草根树皮。
 
清(1644-1911)
顺治三年(1646),三月至五月无雨,禾苗尽枯萎。
顺治八年(1651),三月至五月无雨,禾苗枯萎。大饥荒,民死载道。
顺治十八年(1661),五月至十月无雨,民无食粮。
康熙八年(1669),夏旱。
康熙十八年(1679),秋旱,十二月又旱。
康熙二十年(1681)夏,大旱,井泉枯竭。
康熙三十五年(1696),四月大旱至六月下雨,作物才开始下种。
康熙四十五年(1706),五月大旱至七月才下雨。
康熙四十六年(1707)五月,旱。
康熙五十二年(1713),五月旱至七月才下雨。饥荒。
康熙五十三年(1714)六月,旱。申请免税赈灾。
雍正元年(1723)六月,大旱,饥荒。
乾隆十六年(1751),大旱,饥荒。知县胡士圻请准拨发杭嘉漕米1000石赈济灾民。
道光元年(1821)秋,大旱,饥荒。
道光十五年(1835),六月至七月无雨,严重饥荒。
道光十九年(1839),秋旱。
咸丰五年(1855),自咸丰四年八月至五年三月,无雨,沿海地区大饥荒。
光绪十五年(1889),夏旱。
光绪十八年(1892)七月,旱。
光绪十九年(1893),夏旱。
光绪二十年(1894),七月至十月无雨。
光绪二十一年(1895)六月,旱。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大旱。
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大旱。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旱。
光绪三十二年(1906),自夏至秋无雨,禾苗枯萎,晚稻颗粒无收。
光绪三十三年(1907),秋旱。饥荒。米价昂贵,借官款5万元购米平粜。
 
中华民国(1912-1949)
1928年春,大旱,至立夏后五日才下雨。耕种失时,早稻无收。
1929年春季开始旱,直到立夏后七日才下雨。
1934年夏秋之交大旱。田地龟裂。四乡民众纷纷迎神求雨。
1936年7、8两月份大旱,仅下雨11.3毫米。
1940年7、8两月份受旱,共下雨132毫米。
1943年7、8月份干旱,两个月共下雨51.2毫米。
9443年秋,大旱,稻田龟裂,秋收歉薄。
1947年7月5日~8月28日止,连续50余天无雨,河港池塘相继干涸,田土大多龟裂,禾稼半数枯槁。全县受灾面积达55.4万亩,受灾人数20万以上。金清等乡最为严重,损失7成以上,其他地区损失3-6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年6月,久晴不雨,农田受旱20万亩,成灾7万亩,减产1-2成。
1953年7月中旬~8月上旬无雨。受灾面积12万亩,每亩减产30-50公斤。
1954年8月至9月,高温少雨。受灾3万余亩,减产0.5-1.2成。
1955年9月~12月少雨。农田受旱12万亩,迟性晚稻减产1.5-2成。冬种作物受到影响。
1956年4月1~29日干旱。5万亩早稻田缺水,未能及时插秧。6月下旬至8月底少雨,受旱面积19.9万亩。
1957年6月下旬~8月1日干旱。受旱面积9.1万亩,成灾2.2万亩。
1958年6月15日~7月16日干旱。受灾面积2万余亩,减产1-3成。
1959年7月20日~8月28日干旱。受灾6万余亩,减产2-3成。
1960年6月16日~7月31日少雨。受旱7万亩。
1961年6月16日~8月23日,全县没有下过透雨。路桥以东地区,从7月11日至8月26日,河道干涸,受灾面积28.4万亩,其中连作晚稻因缺水未能下种的有8.5万亩,枯苗2.7万余亩。减产3成。损失粮食3050万公斤。
1963年,冬旱接春旱。从1962年11月中旬开始晴到1963年4月中旬止,干旱103天。春花大减产。
1967年6月24日~11月5日,仅降雨127.7毫米,比历史同期平均值偏少413毫米。长潭水库水位降至输水洞底高程11米以下,全县河道干涸。受灾面积8万亩。
1971年,春旱、夏旱连秋旱。全年降雨仅975.6毫米,为1933年有雨量记录以来最少的一年,尤以夏旱最为严重。受旱面积14.4万亩,其中成灾面积3.9万亩,晚稻改种旱作6240亩。7月中旬至8月中旬,温、黄两县组织20多台抽水机,在山头舟翻永宁江咸水3立方米每秒流量入中干渠,增加灌溉水量。
1979年,全年降雨量1054.5毫米。5月中旬以后,高温少雨,至6月上旬,山区、半山区有5500亩水田断水,2500亩早中稻无法下种,2.7万亩番薯未能及时插种。至7月份旱情蔓延到平原沿海各区,支河河水干涸。受灾面积10.7万亩,其中2.7万亩基本无收。
1983年7月18日~8月10日无雨。受旱面积7万亩。
1985年4月1日~7月29日少雨。
1986年7月15日~8月31日少雨,干旱,晒白稻田3.1万亩,枯苗2600亩;受灾旱地1万亩,其中枯苗2500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68.64万元。
2003年6月25日~8月4日,遭受1967年以来最严重的伏旱,河网水位降至2.60米,绝大部分支河断流,全区在青龙浦口、新桥浦口和上塘港三处翻水,轻旱面积2929公顷,重旱面积1024公顷,造成经济损失××亿元。
 
第三节  雹  灾
 
南宋(1127-1279)
淳熙十二年(1185),雨雹。
 
清(1644-1911)
道光二十七年(1847)夏,大雨雹。
咸丰六年(1856)三月,白枫桥至沿海各村,降雹大如鸡蛋,伤害麦禾。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6年5月上旬,横街遭大冰雹袭击,雹大如鸡蛋。
1957年5月11日下午3时许,峰江、新桥、横街、百步、金清、螺洋、鉴湖等18个乡,遭冰雹和龙卷风袭击。风暴持续1小时,风力达12级;下雹5分钟,雹大如乒乓球、鸡蛋。倒坍瓦房802间,茅屋1021间;死32人,失踪2人,伤415人;猪牛家禽死392只;油菜、大小麦、蚕豆等春花作物严重受害。
1967年3月27日20时30分至21时前后,持续降雹5-10分钟。冰雹从院桥、路桥区南部开始,自西北向东南移动,经新桥、金清区入海。受灾地区有院桥、路桥、新桥、金清4个区的14个乡。冰雹大的如鸡蛋。重灾区积雹6-9厘米。5195亩绿肥田损失达80%以上,4485亩蚕豆减产5成。
 
第四节  雪  灾

南宋(1127-1279)
淳熙十二年(1185),积雪深丈余,自十二月至次年正月未溶化,冻死人甚多。
淳熙十三年(1186)正月,雪深丈余,冻死人甚多。
 
清(1644-1911)
康熙九年(1670)十二月,大雨雪,积雪深丈余。至次年正月初旬雨雪方止。
嘉庆元年(1796)正月,大雨雪如油,人称“油雪”。冻死橘树、麦苗甚多。
咸丰六年(1856)三月,大雪。
光绪十八年(1892)冬,严寒。十一月积雪深丈余,咳吐成冰,江河冻合。解冻后,冰块随流而下,冲断浮桥。花木均枯萎。为南方百年未有的大冷天。
 
中华民国(1912-1949)
1916年冬,大雪严寒,竹木多枯。
1945年2月10日至16日,连续下大雪7天,平地积雪尺余。时当阴历年关,交通本级频繁,因积雪太深,路上行人断绝。早稻因缺少绿肥施壅,平均收获不到1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61年1月6日至2月16日大雪,时断时续,积雪深18厘米。桔枝、毛竹压断无数。全县车辆停驶。
1983年12月29日,一夜间积雪厚达10厘米,造成通讯中断,交通阻塞,果枝压断。
(资料来源于黄岩县志、部门志、《路桥区土地志》等)

路桥图书馆主办 @路桥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 浙ICP备08111818号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 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联系地址:浙江台州腾达路与经四路西南转角 邮编:318050 联系电话:0576-82911231 本站由 橘子红了信息科技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