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作者    主题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文献 > 地方志

第十三编 农业 林业

更新时间:2013-10-10 文章来源:路桥图书馆

第一章  农业结构
 
第一节  农业区划
 
路桥区2009年耕地面积17.57万亩,农业人口37.75万人,人均耕地0.40亩。路桥全区划分成4个农业综合开发区:
西部果、菜、花、游都市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包括路桥、桐屿、路北、螺洋街道等地。适宜发展瓜果蔬菜(大棚蔬菜)及花卉苗木,有枇杷、杨梅、柑橘、葡萄等水果面积2.6万亩。并可开发休闲观光农业。
中部特色农业综合开发区。位于境区中南部,西、北、东分别以永宁河、青龙浦、三才泾为界,包括路南街道、峰江街道、横街镇、新桥镇。主导农业为粮食、瓜菜等,近期花木有所发展。
东部菜、粮、畜农业综合开发区。包括蓬街镇、金清镇西中大部,地貌以水网平原为主,与青龙浦、长浦等河流构成网格状水系。原为粮、棉产区,种植结构调整后,主导农产品有蔬菜瓜果,在蓬街等地已初步形成万亩大棚蔬菜基地和九、十塘万亩瓜菜基地;畜禽养殖,新光、蓬西为重点养殖区。
沿海外向型现代渔业开发区。位于境域东部沿海,包括蓬街镇六条河、金清镇七条河以东的区域,及浅滩、岛屿。本区有剑门渔港和黄礁咀头渔港。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海洋资源适宜发展渔业和滩涂养殖业。
 
第二节  生产结构
 
20世纪50~70年代期间,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约占75~83%之间,80年代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业产值有所下降,“六五”期间种植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之比为68.5%;“七五”期间降至48.78%。建区后,1995年农(种植业)、林、牧、渔业产值分别为2.29亿元、0.0057亿元、0.56亿元和2.20亿元,产值比率为45.35:0.11、11.00和43.50。2009年,全区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产值分别为5.57亿元、0.07亿元、1.35亿元和5.52亿元,相应的比率为44.52:0.006:10.79:44.12。
路桥区1995~2009年农业总产值中各业比重
单位:万元
年份 农业总产值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产值 占% 产值 占% 产值 占% 产值 占%
1995 50506 22902 45.4 57 0.11 5573 11.0 21974 43.5
1996 53121 27149 51.1 59 0.11 5940 11.2 19973 37.6
1997 50327 24957 49.6 74 0.15 4510 9.0 20786 41.3
1998 52787 25145 47.6 38 0.07 4604 8.7 23000 43.6
1999 56952 27436 48.2 62 0.11 4354 7.6 25100 44.1
2000 57747 28962 50.2 22 0.04 4875 8.4 23888 41.4
2001 62411 33036 52.9 48 0.08 5278 8.5 24049 38.5
2002 51846 20940 40.4 52 0.10 5579 10.8 25275 48.8
2003 55748 23478 42.1 50 0.09 5527 9.9 25439 45.6
2004 115007 55148 48.0 154 0.13 9460 8.2 48991 42.6
2005 122695 60113 49.0 186 0.15 10976 8.9 50120 40.8
2006 125837 59940 47.6 169 0.13 10153 8.1 54275 43.1
2007 137135 63258 46.1 182 0.13 14968 10.9 57327 41.8
2008 121910 54713 44.9 196 0.16 13336 10.9 51912 42.6
2009 127095 55699 43.8 735 5.78 13470 10.6 55241 43.5
注:1995~2003年按90不变价计,2004年后按当年现行价计。
 
 
第二章  种植业
 
第一节  种植制度
 
水田种植制度  1952年,路桥镇良一村杨匡保互助组首先试种1.36亩连作稻。1954年马铺农场试种连作稻42亩,比间作稻每亩年增产100公斤。1956年,黄岩县双季连作稻面积占双季稻面积的75%。1958年,黄岩县大部分地区完成间作稻改连作稻的耕作方式。
70年代中期,春粮面积逐年扩大,至1978年,黄岩县基本形成以连作稻为主的一年三熟的耕作制度。分以下几种:(一)双季连作稻—大麦,约占稻田总面积30%。(二)双季连作稻—绿肥(主要是紫云英),约占60%左右。(三)双季连作稻—油菜等经济作物。约占8~10%。(四)棉花—春粮,主要集中在金清、蓬街等产棉区,约占4%左右。
“七五”、“八五”、“九五”期间种植结构调整,耕地面积、粮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减少,改种经济效益高的其它作物。粮食播种面积开始减少,复种指数开始下降。
2001年后粮食种植基本以单季稻为主,早稻、大小麦与油菜、棉花、绿肥等作物大幅度减少,而瓜果蔬菜面积快速增长。
旱地种植制度  旱地种植主要作物有棉花、大小麦、豆类、甘薯、马铃薯、杂粮、甘蔗、瓜果及各种蔬菜。有一年一熟、二熟和间作套种三大类型。一般冬作是大小麦、马铃薯、蚕豌豆、冬菜等;夏秋作物有棉花、甘薯、玉米、大豆、瓜果、夏秋菜等。在棉地种植的主要形式有:棉花—蚕豆、棉花—冬菜、棉花—春粮、棉花—绿肥,所有棉地均采用此几种方式。这几类形式约占旱地面积65%。
山地种植形式,有一年两熟如:甘薯—大小麦,马铃薯—甘薯—大小麦,芋头—大小麦,甘薯—蚕豌豆。有冬作/夏秋粮/秋旱粮三熟制,如春粮—玉米—大豆,冬作-春玉米-甘薯,冬作-大豆-甘薯,约占旱地面积25%。
园地、其它零星地种植:冬菜—瓜果—大麦,芋头—大麦,冬作—甘蔗,春粮-马铃薯-甘蔗。
 
第二节  粮食生产
 
水  稻  1949年黄岩县粮地面积66.13万亩,亩产202.5公斤,总产13391万公斤。推广水稻连作制后,1958年,黄岩县粮食平均亩产401公斤,在全省第一个实现粮食亩产超过农业发展《纲要》;同年秋季开始人民公社化,出现平调风和生产瞎指挥风,1959年起粮食生产连续三年下降。1961年开始落实“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政策,粮食生产开始好转。1964年,实现早晚稻品种矮杆化,亩产521公斤,成为全国较早的千斤县。“文革时期”,粮食亩产由1967年的580.8公斤降到1975年的521.8公斤,库粮自给不足。
1977年,推广杂交水稻,亩产为663.6公斤。1978年,粮食平均亩产816公斤,超过“双纲”(800公斤)。1979年,亩产为892公斤,杂交稻占晚稻种植面积56.48%。1984年粮食亩产达到910.5公斤。
1985年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批农民离开农田,粮田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粮食产量连年下降。
1995年,路桥区水稻种植面积为32.77万亩,至2000年之前,每年都稳定在30万亩以上。2001年后,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水稻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到2009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只有12.85万亩。
杂交水稻  1976年开始试种。1977年种18720亩,平均亩产373公斤,比常规稻增产20.26%。1978年种9.1万亩,平均亩产420.5公斤,比常规稻增产21.27%。1979年种27.82万亩,占晚稻面积的56.48%,平均亩产461公斤。1984年后占到晚稻面积的60~65%。杂交稻的推广,结束了晚稻长期低产的历史,实现晚稻超早稻。
大小麦  20世纪50年代黄岩县东南乡(今路桥区)大小麦5万亩左右,单产在40-60公斤间,60年代,略有减少。1970年后,引进推广抗赤霉病和抗倒伏的二棱皮大麦早熟3号良种,扩大冬季大麦面积,单产提高到100公斤以上。1980年大小麦面积8.33万亩,单产提高到150~200公斤,产量达14817吨。1985年以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麦类面积逐年减少。
甘  薯  又称番薯,境内主要分布在桐屿、螺洋及沿海地区。大跃进年代三年困难时期后,救灾渡荒,发动群众开垦山旱地,大种蕃薯,境内种植面积在1万亩以上。70年代明显趋减。80年代后,山旱地种植多年生经济果树,蕃薯仅零星种植。2000年后引进紫心蕃薯,作为珍稀农产品受市场青睐。
豆  类  境内主要种植的有黄豆、蚕豆,其次是豌豆、豇豆、绿豆、扁豆。黄豆主要种植在海涂垦区和套种在桔园中,平原仅在杂地、旱地少量种植。蚕豆(本地叫川豆)主要集中在金清、蓬街等沿海地区,大部作棉田套种,一部分在晚稻后作。
大  豆  1949年时大豆种植面积7500亩,总产207.9吨;1958~1981年间面积缩减至1000亩左右,单产70-100公斤;1982~1994年间面积减至300至800亩间,单产在90-200公斤。1995年后,路桥区豆类种植面积在1万亩以上;2009年豆类种植面积1.42万亩,单产162.3公斤,总产达2307吨。
 
第三节  经济作物
 
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甘蔗三大作物,其它还有络麻、苎麻、西瓜、蔬菜;主要特产有席草、马兰草、咸草(通称三草)等。
棉  花  为本境三大经济作物之一,亦是省内重要产区,黄岩县棉田主要集中在下梁、卷桥二乡。1950年黄岩县棉田5140亩,皮棉总产6.09万公斤,平均亩产12公斤。1952年棉田增至1万亩以上。之后有所回落。1959年达到最高值42693亩,平均亩产皮棉22.5公斤。此后回落到3万亩左右。1980年后棉田下降到1万多亩。1984年单产最高,平均每亩皮棉112.4公斤。1985年后棉田数及单产都有下降。1990年后棉田均保持在万亩以上,1993年提高棉花收购价格和花发放贴息贷款,全县棉田达12290亩,总产977.3吨。1997年后棉田面积逐年减少,一蹶不振。2009年路桥区仅有55亩,总产6吨。
油  菜  1949年,黄岩县油菜面积7500亩,菜籽平均亩产25公斤,总产18.75万公斤。1952年超过万亩。50年代后期,改白菜型油菜为甘蓝型油菜,产量有所提高。1957年油菜面积超过2万亩。1959年为3.88万亩。1961年降到8000亩。1966年后,平均亩产突破50公斤。1977年以后推广成熟期较早的甘蓝型九二油菜。1978年油菜面增至3.9万亩。1984年引进推广九二13系,1985~1986年单产超过100公斤,1987年以后,因经济效益较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91年创历史高产纪录,平均亩产达到139.1公斤。
路桥区“八五”期间年均种植3013亩,总产341吨;“九五”期间年均种植1052亩,总产109.9吨。2001年后油菜几近绝迹,食油全部依赖外调。
甘  蔗  通俗糖梗,境内历来有零星种植。大面积种植始于1971年,金清、蓬街沿海发展海涂蔗田近4000亩,形成食糖原料生产基地,年产红糖904吨。1978年建成金清糖厂,日压榨500吨原料,结束了黄岩不产白糖的历史。1980年后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境区“六五”期间年均种植4908亩,总产26510吨;“七五”期间年均2629亩,总产11241吨;“八五”期间年均种植452亩,总产1693吨。2000年后因市场对果蔗的需求,种植面积有所回增,在下梁、螺洋建立6000多亩的甘蔗生产基地。“十五”期间年均种植面积10054亩,年均总产46578吨。“十一五”期间糖蔗种植面积又有所下降,平均4195亩,总产15485吨。
席  草  古代称蔺草、灯芯草,种植历史悠久。民国时期黄岩县年种席草2000~3000亩,今境内的桐屿、螺洋、马铺等地均为重点产区。1933年全县有打草席户1.1万户,1.8万人,年打草席30万条以上;1947年全县有打草席床架800多架,年打草席18万多条,远销沪、甬、南洋等地。1952年境内种植席草1772亩。以后出现过两次起落。21世纪后路桥区种植面积稳定在1400~2000亩左右。
咸草 马兰草  是本境的重要特产之一,也是外销草帽、坐垫、手提篮等草制品的主要原料。以前还种有蒲草,后来因蒲草鞋、蒲草制品滞销被咸草、马兰草所取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开发创汇农业,咸草、马兰草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金清沿海一线种植面积约4000亩,其中马兰草1000多亩,合计年产量500多万公斤。1981年共生产草帽和马兰草帽516万顶,各地垫片67万张,各种包装布67万张,枕席1230万张,出口咸草席14万条,垫席19万张,门毡7000块,其它草编553万元。草制品已成本境发展创汇农业的一个重要门类。
蔬  菜  20世纪50年代境内蔬菜面积约1万亩左右。三年困难时期,政府号召瓜菜代,大力扩种,一度扩大到3~4万亩。1962年后恢复到1万亩水平。大约占到耕地面积的5~10%。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户广种蔬菜增加收益,推广间套混种和地膜覆盖技术。1986年后应用大棚多层覆、营养钵育苗、激素保花、根外追肥等技术,提高质量,保证常的供应。1990年扩种至3~4万亩。“九五”年均种植面积44164亩,总产94884吨。 “十五”期间年均种植132140亩,总产272445吨;“十一五”期间年均播种面积123215亩,总产216436吨。
西  瓜  20世纪80年代前路桥西瓜有零星种植。之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种西瓜的经济效益比粮食作物高,西瓜面积逐年扩大,年种植面积2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黄琅、金清、蓬街等沿海海涂地,以“黄琅西瓜”最有名,取代传统的沙埠黄瓤瓜。主要品种是早佳。
 
第四节  种  子
 
水稻品种
 
开始推广育成品种时期  1950~1957年,政府提出“就地发掘良种,就地繁育,就地推广”的方针,80%农业社和30%互助组采用种子田选种、留种。各地积极开展收集、选育和引进推广优良农业品种。
1950~1952年早稻以“广东白”、“中性白”、“余姚白”、“六十日”、“503”为主,占90%多。1953年引进“南特号”,占12~25%。
晚稻在50年代前期以“小秆白”、“红京成”、“白京成”、“中秆叶下坑”、“粗秆叶里坑”、“冬霜白”为主;中后期以“大荆白”、“红秆京仁”、“粗秆京仁”、“广东二号白”、“宁波白”、“龙山京”为主;
粳糯稻推广“三百粒”、“千斤粳”、“矮秆芒嘴”、“广东晚”、“十月糯”、“火烧糯”。
大搞种子革新时期  1958-1961年,农业部提出种子“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以国家调剂的”的“四自一辅”方针,掀起了大搞种子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黄岩县以杨匡保、应贤东为代表,推动群众性的选种和良种推广运动。各级都建立种子管理机构,确定种子繁育基地3.7万亩,做到社社有良种场,队队有种子专业队,小队有种子田。先后引进推广:早籼稻有“莲塘早”、“陆财号”、“有芒沙梗”、“南特16”、“矮秆南特号”;早粳稻有“卫国”、“原子2号”、“熊交”、“陆羽”、“铁路稻”、“农林16号”;晚稻有“无芒百粒”、“猪毛簇”、“新太湖青”、“乌嘴糯”等,其中“硬头京”、“人民京”、“矮秆晚京”,约占晚稻75%。
高秆改矮秆时期  1958年从广东引进早籼“矮秆南特”获得高产,当时群众认为矮秆品种稻草少,不乐意种植,面积扩展不快。1960年政府重视,从广东调进大量种子,晚季作“倒种春”繁育。1961年矮秆占35%左右,1964年达到65%。以后不断改进完善其栽培技术成为当时的主栽品种。同时陆续引进“矮秆川大籼”、“广陆矮4号”、“南宁矮”、“矮南早1号”、“团粒矮”、“金小青早”等矮秆品种。1965~1966年基本实现早稻矮秆良种化,早稻亩产从1962年186公斤提高到1967年316公斤。晚稻品种相继引进中籼稻“田基度”、“广场矮”、“二九矮”、“珍珠矮”及中粳稻“船工稻”、“农垦58”、“科情3号”、“东方红”等。以“农垦58”为主,搭配“珍珠矮”等矮秆品种。1970年晚稻亩产250公斤,比1962年增30%。
品种大量引进时期  1967~1976年开展统一引进、供种、繁育等系列化良种推广工作,品种更替频繁,10年间推广早晚稻良种80多个。其中主要品种的有:早稻“广陆矮4号”、“圭陆矮6号、8号”、“江矮早”、“珍龙13”、“二九青”、“珍圭51”;晚稻品种有“农虎6号”、“温革”、“龙革16”、“早金凤”、“南粳”、“京引15”、“双糯4号”。
杂交稻推广时期  1976年引进晚稻“南优二号”试种,为了加速推广,冬,黄岩县组织赴海南岛繁殖杂交稻种子队伍。杂交稻品种先后引进推广的有:“汕优6号”、“汕优10号”、“协优64”、“协优46”、“协优914”、“协优9308”等。
1979年,杂交稻种植面积占晚稻面积51.6%,除粳糯稻外,基本实现杂交良种化,亩产451公斤,实现了晚稻超早稻。1980~1990年统计杂交稻种植面积占晚稻总面积的56.5%;平均亩产424.2公斤,比常规晚稻增10.3%。1991~1999年杂交稻种植面积占晚稻面积63.6%。
水稻品种演变情况
时期 类型 主要品种 搭配品种

(嘉定)
早稻 六十日、随犁归、梅里白、便粮、红六十日  
中稻 红婢暴、白婢暴 八月白
晚稻 占城、白香、白堇、大、细、相连、寄生、白糯、黄糯 白散、乌散、青黄散、籼马嘴、献台、大青矮、旱棱、水棱、红金珠、青光头、麻糯、胭脂糯、流水糯、荔枝糯、郎君糯、矮秆糯、乌盐糯

(万历)
早稻 六十日、随犁归 早红、早白、三夜齐、早糯
中稻 红暴、白暴 高洋白、长红、矮红、八月稻
晚稻 乌散、白散、占城、旱棱、水棱、八月白、寄生 严州旱、缩头红、冷水糯、矮糯、黄糯、胭脂糯、乌节糯、矮秆糯

(光绪)
早稻 六十日、早红、早白 早稻糯、三夜齐
中稻 高洋白、长红 矮秆红、八月稻
晚稻 金成、迟青、八月白、寄晚、白散、乌散 乌嘴糯、白嘴糯、黄糯、矮秆糯、红毛糯、香籼米、白糯、缩头红、严头红、湖广白、晚谷
民国
期间
早稻 六十日、红六十日、白六十日、广东白、浪矶白 二仁白、中性白、早白、早糯、小暑白、天花落、503
中稻 长红、高洋白 秋白、花秋、八月晚
晚稻 粗秆白京成、细秆白京成、长秆红、晚籼9号、三夜齐、矮秆红 八月糯、白壳糯、乌嘴糯、红毛糯、长芒晚、短芒晚、光头晚、荔枝糯、黄糯、早稻糯、黄板糯、叶下坑、6144
1950

1957
早稻 503、中性白、广东白 六十日、505、天花落、小暑白、浪矶白、芒晚、叶里坑、早白、大叶改良种、南特号、陆财号、毛稻
中稻 长红、花秋、秋白、细秆京成、粗秆京成、大荆白 高洋白、胡白、二仁白、白壳粗秆、黄壳粗秆、团粒、晚籼9号、晚籼4617
晚稻 广东2号白、中秆京成、南特号 叶下坑、中秆迟冬青、燥稻、单粒芒、小京成、大谷种、龙山京、胜利籼、冬霜白、矮秆芒嘴、十月晚、十月糯、淮白'、斜八石、白芒晚、三百粒、乌嘴糯、千斤粳、三株金、矮秆晚京
1958

1961
早稻 陆财号、矮南特、有芒沙梗、矮秆川大籼 小暑白、南特16号、503、505、熊交114、卫国、原子2号、陆羽132、宁丰、农林16、矮秆芒嘴、早性糯
晚稻 广东2号白、大荆白、新太湖青、中秆叶下坑、龙山京 胜利籼、粗秆叶下坑、斜八石、团粒、大谷种、矫脚芒嘴、十月糯、白芒晚、冬霜白、猪毛簇、红须粳、无芒三百粒、芒嘴三百粒、平阳三百粒、大乌嘴糯、小乌嘴糯、矮胡白
1962

1965
早稻 矮南特、矮秆川大籼、陆财号、莲塘早 有芒沙粳、南特16号、团粒早、长粒籼、五十早、矮南选、圭峰24、圭宁4、圭宁24、广陆矮4号、南宁矮2号、青小金早
晚稻 珍珠矮13、二九矮4号、广矮6号、新太胡青、茶山京、农垦58、广东2号白 珍珠矮11、二九矮7号、广矮30号、农垦57、矮秆晚京、三株京、广马占、中京旭、朱皮京仁、红京仁、大谷种、路良2号、爱武、川大籼、田基度、矮大稻、铁秆轩、铁秆红、铁秆青、田边5号、野稻、浙农9号、吹不倒、平阳三百粒、泰顺三百粒、白壳、黄岩有芒三百粒、无芒三百粒、台中育39、老虎稻、温岭早熟晚、叠谷种、堆谷种、204、304、621、707、红芒晚、黄芒晚、短黑、芒晚、茭白晚、荔枝红、大吊粳、红须粳、猪毛簇、长粒种、南塘矮、苏稻7号、香粳稻、红壳稻、白壳糯、冬糯、大学糯、圭宁糯、大乌嘴糯、拖把糯、玻璃粘、陆财号(倒种春)、小乌嘴糯
1966

1976
早稻 矮南特、广陆矮4号、珍龙13、龙革16 珑革113、二九青、陆财号、南特16号、莲塘早、有芒沙粳、二九南1号、金小青早、珍珠早、江矮早、不脱矮、不落早、矮南早1号、不脱早、珍九南8号、先锋1号、浙选2号、神奇、温革、珍圭、珍汕、团九5号、矮南珍14、二九圭、步文3号、龙柴1号、窄叶青、加南1号、科梅、二九科、科字6号、青董6号、圭陆矮8号、圭陆矮6号、早籼143、早籼141、龙诗1~8、竹莲矮、红梅早、温选青、菲改、大石早、军协、早糯、梅糯
晚稻 珍珠矮、农垦58、老虎6号、早金凤5号 广陆矮4号、圭陆矮8号、圭陆矮6号、二九矮、二九科、二九青、南塘矮19、不脱矮、印二矮、爱武稻、红梅早、窄叶青、加南2号、朝阳1号、矮南早1号、先锋1号、银丰、珍汕、矮南早2号、龙革16、龙革113、金小青早、桂花黄、加湖4号、甲农66、台中育39、台北8号、农红73、南粳11、南粳32、南粳33、船工稻、东方红1号、京引15、京引88、农育1744、粳32、粳4132、228~9、7053、鼓浪糯、科情3号、红须粳、农垦57、甲农糯、桂红糯、大学糯、解放糯、矮秆糯、小米糯、双糯4号、桂花糯、南优2号
1977

1988
早稻 珍龙13、军协、温选青、青秆黄、二九丰 早籼5~10、广陆矮4号、圭陆矮6号、圭陆矮8号、中秆早、珍珠早、梅糯、早糯、科梅、珍汕、不脱早、不脱矮、矮南早、二九青、早籼141、早籼143、红梅早、先锋1号、竹菲76~10、143选、庆莲16、竹科2号、原丰早、温选青、HA7、红突5号、红突31号、国香1号、国香2号、双二占、威优35、威优96、威优614、汕优614、汕优750、威优早
晚稻 早金凤5号、汕优6号、甲农66、南粳系统、秀水48、祥和4号、京引15、双糯4号 广陆矮4号、船工稻、东方红1号、加湖4号、矮粳23、浙粳66、台中育39、盐粳2号、台粳1号、甲农糯、早优2号、台杂1号、台杂2号、7038、7030、盐粳2084~11、83~25、84~11、84~84、汕优T28、秀五、78220、丰锦A×C57、矮HA虎A×粳恢39、威优64、汕优64、灿优台85、沪优85、V20×帛6、V20×圭630
 
大小麦品种
 
民国以前大小麦种植都是高秆品种。小麦品种有“美国玉皮麦”、“方蒲早黄”、“蜈蚣麦”、“早赤麦”、“大浦”、“白蒲”。大麦主要是裸麦有:“红大麦”、“白蒲六棱”、“谷雨六棱”、“长二麦”、“六角麦”等。
大  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品种先后有“红蒲六棱”、“红蒲纽藤”、“平阳铁麦”、“立夏黄”、“无芒六棱”、“757”、“矮白洋”、“光芒二棱”等。1969年从省农科院引入二棱皮大麦“早熟3号”,该品种早熟、抗病、耐湿抗倒、穗粒优势强、粒重,亩产量200多公斤,品质好,适宜酿造啤酒,之后大面积种植,约占大麦种植面积的96%。70年代引进“浙农12”、“沪麦1号”。1982年引进“浙皮1号”,为二棱皮大麦,多穗型,耐肥抗倒,但易感赤霉病,不耐湿,一般亩产200多公斤,宜作饲料大麦,也可酿啤酒。还引进“矮早三”、“114”、“舟麦1号”等。1984年又引进“沪麦4号”,具有早熟,耐湿病轻,千粒重高,品质较好,适于酿啤酒,一般亩产200多公斤。1985年引进“浙农大3号”二棱皮大麦,表现丰产、优质、早熟、耐迟播、适应性广,比“浙农”亩增40%,1988年后成为主要品种。
小  麦  50年代有“仙居大头”、“洛阳青”为主。60年代以“矮粒多”为主,还有“南大2419”、“矮洛阳”、“丽水三月黄”、“义乌白壳早”。70年代有“扬麦1号”、“浙麦1号”、“浙麦2号”,“浙麦1号”具有早熟、多穗型、耐湿、粉质优但感赤霉病等特性,一般亩产200公斤。80年代又引进“扬麦4号”、“温麦9号”等品种,“扬麦4号”早熟、穗大粒多,耐肥、粉质偏差,一般亩产200多公斤。
 
杂粮品种
 
番  薯  民国以前有“广东白皮”、“红皮六十日”、“白皮六十日”,后又引进“红皮白心”、“小红毛”。20世纪50年代后期引进“胜利百号”,具有高产、耐肥、抗旱、食味好等优点。60年代以“胜利百号”、“红皮白心”为多,占70%以上。70年代推广“64港门”、“红头8号”,味淡、肉实、出粉率高,适于刨丝、磨粉。80年代引进“红红1号”、“荆选4号”等品种,“红红1号”抗旱耐肥、中熟、高产,可鲜食兼作磨粉。
 
豆类品种
 
豆类种类有乌豆、白豆、黄豆、青豆、褐豆、赤豆、绿豆、豌豆、蚕豆、豇豆、白扁豆等。以蚕豆、黄豆、绿豆、赤豆为多。
蚕  豆  俗称川豆,大部分作锦田套种。品种习惯种植本地种。有小籽、中籽、牛踏扁,适应性广,熟期较早,但千粒重低,增产潜力不大。20世纪70年代调入“慈溪大白蚕”具有籽粒大,耐肥、抗病、产量高,宜滨海棉地套种,但熟期迟,影响棉花生产。后引入“启豆一号”,较适宜海涂棉田种植,商品性欠好。80年代后期引进“日本寸蚕”,粒大、品质佳,效益高,90年代广为推广,定名为“白花大粒”。
大  豆  也称黄豆,分为夏大豆、秋大豆两种,以其生长期长短分有五月白(五月拔)、六月白、八月白、十月白。“六月白”在清明前后播种,6月中下旬摘青毛豆上市作蔬菜,7月下旬成熟收获。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进品种有“矮脚早”,早熟、耐荫、耐肥,宜作间作套种。90年代后期引进“台湾75”、“台湾292”,生育期100天左右,粒大、质佳、味鲜,以青毛豆鲜食,颇爱市场青睐。秋大豆在处暑播种,霜降后收获。
 
第五节  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作物病虫害
 
唐宋至明清,以蝗虫为烈,有史料记载的大蝗灾达10次。
20世纪初至50年代初期,危害水稻的病虫害主要有铁甲虫、三化螟、稻瘟病、稻纵卷叶螟、(虫向)虫;危害麦类的有赤霉病、黑穗病、锈病和蚜虫;危害甘薯的有黑斑病、小象鼻虫、叶甲芽;危害棉花的有红铃虫、棉铃虫、金刚钻、炭疽病、立枯病;油菜以蚜虫、菌核病为重。
60年代,水稻以螟虫、(虫向)虫、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三虫三病”为重;大小麦以赤霉病、粘虫危害为主,其次是白粉病、网斑病、黑穗病、条斑病;棉花以地老虎、棉蚜、斜纹夜娥、红铃虫、立枯病、炭疽病为重。
80年代危害粮、棉、油、菜等作物病虫害有350多种,其中病害150多种,虫害180多种,软体动物4种。其中水稻病害24种,虫害47种;麦类病害26种,虫害17种;棉花病害14种,虫害17种、软件动物2种;蔬菜病害21种,虫害17种,软件动物2种。
铁甲虫  俗称乌蜩,主要是幼虫食叶肉,危害轻者稻株生长不良,成熟不一致;重者稻叶一片枯白焦黄,不能抽穗结实,甚至枯死无收。1933年夏秋之交,分水、镇海(今新市)、卷桥等地铁甲虫危害甚烈。1934年,金清至下梁一带为害水稻8000亩。1951年扩展至路桥、新桥地区。1953年金清沿海一带每平方尺平均有虫口30多只,高的达60~70多只;后经大力防治,于1954年被基本消灭。
螟虫  历来是危害水稻的第一大害虫,分三化螟、二化螟、大螟三种。20世纪前期以三化螟为主,1929年是境域内最严重的一年,平均亩产只有46.76公斤,比常年减产64.3%,造成大荒年。1941年金清、灵山(今浦北)、启明(今洋屿)、同仁(今百步)、下梁等乡螟虫大发,晚稻惨遭虫害。50年代早稻以二化螟为主,之后扩大至连作稻,单季、双季混栽,晚稻受三化螟危害加重。1962-1965年连年发生。70年代中期推广杂交稻后,危害以二化螟为主。90年代后,单季晚稻种植面积扩大,三化螟发生量回升。
(虫向)虫  是稻飞虱和叶蝉的通称,危害较重的有黑尾叶蝉、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等4种。1930年沿海一带已发现,以后继有发生,为害不很重。1963年10月第一次在晚稻上大暴发,部分毁秆无收。1968年暴发成灾,1969年五代褐稻虱大爆发,虫口密度达30万只/亩,大面积出现毁杆倒伏,晚稻严重减产。1971年早稻后期黑尾叶蝉大发生,导致晚稻矮缩病丛发病率70%。1976、1977后晚稻褐稻虱暴发,虫口密度分别为82.2%万只/亩、132.6万只/亩。80年代大发生的频率高达70%左右,至1991年最严重。白背飞虱1980年开始上升,1984、1987年大发生。
稻纵卷叶螟  俗称“卷叶虫”、“刮青虫”。最早记载于1944年6月13日,镇鲍乡公所(今蓬街)乡民代表会呈报。1973年在早稻上大暴发,平均卷叶率20%以上,重的田块一片白叶;8月下旬晚稻上发生量也很大,全境开展突击防治。嗣后连年发生,1980年危害严重,1983~1993年发生危害偏重以上的频率70%,大发生频率30%。
稻瘟病  又称稻热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1941年有该病流行的记载。1960、1961、1967、1968年都比较严重;重的年份有1972、1975、1983年等;轻的年分如1976、1979、1980、1981年等。80年代稻瘟病流行频率达50%左右。
绞枯病  俗称烂脚病,是水稻上流行最广,年年都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60年代前发病轻。间种改连作后提供社会密植,施肥水平提高,疫情加重,一般早稻损失重于晚稻。1971年早稻发病面积占稻田面积的98%,1978年发病率100%,1981、1982年早稻发病面积率占95%以上。70年代后期,采取控施和搁田等防治措施,发病率与发病指数降低。80年代中期始,又有所回升,晚稻发病面积占75%左右。
白叶枯病  俗称“茅草瘟”,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1971、1972年为害早晚稻,发病的珍珠矮品种片面犹如火烧。1973年因推广“龙革”等不抗病品咱,白叶枯病大发生,早晚稻减产5.24%。1981、1982、1990年因台风频袭,晚稻白叶枯病又重发。80年代此病流频率为50%。
赤霉病  俗称“烂麦头”、“红麦头”,是大小麦的第一大病害。1954、1957、1958、1966、1968、1972、1973、1975年均为大流行。1976年后1981、1983年发病发重,其余年份发病较轻。
粘虫  麦田害虫。1979年大麦上曾暴发过一次,平均每亩虫口密度2895头,最高达4.7万多头,重的田块麦头咬落一层,损失很大。其他年份都有散发性的零星发生,却无出现区域性的大发生。大小麦病虫害还有黑穗病、锈病、网斑病、小麦线虫病和麦蚜病,每年都有散发,但不甚严重。
斜纹夜娥  为害蔬菜、麦类、棉花。1964年棉花后期大发生,每亩有虫70公斤,危害严重。1972年再次肆虐,每亩虫口500万条,受害棉花、甘薯、蔬菜叶如纱网。
棉铃虫  多发于棉花生长后期,导致落铃减产。1967年棉花落铃30%,减产13.41%。1972年再度肆虐,棉田亩损失皮棉15公斤。
 
病虫害防治
 
1928年,黄岩县始设治虫委员会,指导农户采用土农药及挖稻根、点灯诱蛾、冬耕灌水等方法防治螟虫、铁甲虫。
1950~1957年,以人口捕捉为主,发动群众消灭铁甲虫和稻蝗,夜间点灯诱蛾和土家药防治。1953年始用六六六、DDT防治。50年代末期棉田施用有机磷农药1059、1605防治棉虫,到1956年铁甲虫已基本绝迹。1957年蝗虫也被消灭。1958年以后采用人工防治与化学农药结合防治三化螟,以六六六、滴滴涕等为主。1959年平均亩耕地使用农药0.73公斤,水稻病虫害的损失率由5%降到1.3%。至1963年,三化螟逐渐减少,二化螟开始上升。1964~1977年,化学农药种类越来越多,增加乐果、二六○五、马拉硫磷、马拉松、杀螟松、信硫磷、甲石安磷、叶蝉磷、建灭威、杀虫脒、稻瘟净等。1978年亩均使用农药5.25公斤。1980年后全面推行“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
病虫测报  1958年在马铺农场建立县病虫观测站,开始专业的病虫预测预报工作。1960年3月在路桥良二村新建病虫测报站。
1975年在新桥区横街前洋大队搞“两查两定”试点,嗣后在全县推广。1979年在全县设立9个病虫情报点,以后扩大至15个联系点,逐渐形成县、社、队三级有点、专、群结全的病虫测报网。80年代开始,在每年6月20日~7月10日,在黄琅岛租用10亩高密度虫口的早稻田,用红色喷雾液驱赶白背稻虱。1998年因路桥城区的扩大,病虫测所站搬迁农林大厦内办公。2007年在金清、蓬街设立2个病虫害监测点运用系统调查与南上普查相结合。2008年申报区域性农作物病虫观测场,建设100平方米温室和50平方米简易工作用房,进行病虫害系统观测。
化学除草  1983年以后,化学除划在全境推广,主要采用禾大壮杀草剂,于秧苗两叶一心期喷雾,或在插秧5~7天后用杀草丹拌细土撒施,灭稗效果均达95%以上。水田除草以秧田期灭稗为主,都选用禾大壮、杀草丹、除草醚等除草剂;麦田以防除看麦娘、繁蝼为主,都选用绿麦隆和杀草丹。棉田除草多用稳杀得。90年代,普遍使用超高效除草剂,且广泛应用于稻、麦、棉、菜、果等作物。全区1995年至1999年化学除草面积依次为29万亩、16.5万亩、14万亩、28.15万亩、22.7万亩。
农田灭鼠  农田和室内造成危害的老鼠有6种,农田以黑线鼠为主,褐家鼠为次,黄胸鼠和小家鼠更次。农村室内以褐家鼠为主;小家鼠和黄胸鼠为次。旧因天敌制约,鼠害不突出,后来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滥捕蛇类、黄鼠狼等动物,老鼠危害日益加重。1985年将灭鼠列为植保范围,每年春夏两季投放毒饵,以敌鼠钠盐为主。1986年横街镇农田灭鼠采取个人承包的办法,即镇政府与镇农科站植保员签订灭鼠承包合同,规定灭鼠后全年农田老鼠密度指标,达到指标要求由镇政府付给经费、粮食(做毒饵用)和奖金。结果在12月第一次投药后灭鼠率达到99%,农田平均老鼠密度由20%下降到0.12%。
植物检疫  1983年建立黄岩县植保植检站,配一名专职检疫干部(兼管植保工作),重点检查苗木,在桔苗调运旺季,与交通公路管理站、澄江税务检查站配合,在拱东长塘设立季节性植物检疫检查站,三年查出违法调运的苗木262车934.26万株。1985年植检与植保分开,单独成立植物检疫站,专职干部由1名增加到3名。 1987年采取桔苗挂牌出运的措施,每一捆苗木都挂上产地检疫标签。在调运时,县植检站凭产地检疫单和调入地县以上植检部门的植物检疫要求书中提出的检疫要求,经复检后给以开检疫证书。1994年路桥区设立签证点3~5个,至2004年的10年间,累计办理枇杷、柑桔调运签证2086批次。
水稻的主要检疫细菌性条斑病,1986年对一些农户擅自从疫区引进的再生稻盐选203作了处理,稻草全部烧毁。1994年路桥区发害虫稻花象甲。次年开始录取“分割围歼,封锁控制,逐步压缩,综合治理,限期扑灭”的方针,开展防治和扑灭;至2002年8年,累计专治39.94万亩,有效地控制虫害的蔓延。
棉花的主要检疫枯萎病,1986年组织了71人对全县棉区的11294亩棉花进行一次枯萎病的大面积调查,调查面积6730亩,占棉田面积的59.58%,其中零星发病的532.73亩,占棉田面积的7.9%;轻病田305.27亩,占4.5%;重病田74.3亩,占1.1%;枯萎病区面积占到全棉区面积的13.6%,与两年前比较,枯萎病扩大了10%。之后对病区的棉区的棉子实行严格封锁,全部榨油,禁止棉子外调。棉田发现枯萎病株后,一般都采取就地拔去病株烧毁。
 
第六节  土壤肥料
 
土壤普查
 
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岩县先后进行两次土壤普查。第一次在1959年1~4月,以调查勘察为手段,取少量土壤分析,然后粗略分类。第二次于1979年10月~1984年1月,分为野外调查、分析化验、资料整理、图件检测、编写《黄岩县土壤志》等5个阶段。土壤类型有3大类、6个亚类、13个土属、24个土种。评价为:农田有机质和氮素的积累量是丰富的;母质带来的钾素含量和供应能力是高的;磷素水平嫌不足,须在生产中重视磷肥施用。土壤酸碱度除沿海碱性外,其余微酸性。土壤质地一般偏粘,但保水肥力强,适于水稻栽培。丘陵地区的山前洪积台地上的亚黄筋泥土适于柑桔和枇杷的生长。
 
土壤改良
 
境区低产土壤需要进行改良的有五类:一是分布在金清沿海7~10塘的新垦植海涂,土壤含盐量高;二是洋心田,离河道远,排水难,地下水位高,渍害重;三是长浦至横街一线,为古海岸形成的沙岗,含沙量高;四是靠近山脚的冷水田和烂糊田、泥质软糊;五是山地红壤发育的靠天田,缺少水源。
海涂盐碱地改良。1962年长潭水库建成后,整治和修建配套河网渠道,提高排灌能力,降低地下水位,减轻盐渍。在种植上,先种植大米草、咸青等吸盐作物,后种植棉花等耐盐作物,以及各季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料等进行综合改良。经长期治理,沿海盐碱地已改良为适宜种植棉花、柑桔、水稻、蔬菜、瓜果等农作物。
洋心田改良。又称冷水田和烂糊田改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采取河道整治、开沟排水、冬季翻耕晒白,降低地下水位。同时采用早稻施明矾、晚稻施蛎灰、掺沙,结合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等来改良发僵问题。
沙田改良。采取冬季种植绿肥、捻积河泥,增施有机肥等办法改善土壤性状,提高有机质含量和保水保肥性状,提高有机质含量和保水保肥能力。山坡地沙田在种植结构调整时改种果树。
路桥建区后,开展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吨粮田工程”、“粮食自给工程”、“省级商品粮基地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标准农田建设”等,至2008年,全区建成一等一级农田7950亩,占标准农田总面积的5.6%;建成一等二级农田105441亩,占标准农田的73.6%;建成二等三级农田29799亩,占标准农田的20.8%。
 
主要肥料
 
本境使用有机肥料有:绿肥、栏肥、人粪尿、灰肥、河塘泥、渔肥、饼肥、秸杆肥;化学肥料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及微量元素肥料;矿质肥料有:蛎灰、明矾、石膏、骨粉、泥炭等。
绿肥。60年代前普遍种植苜蓿(黄花草子)和紫云英类(红花草子),占早稻播种面积的65%~80%;三熟制推广后,减少到50~55%。1985~1990年年均种植绿肥6.46万亩,占水田面积的40%;1991~1999年年均种植6.46万亩,占水田面积的42%。绿肥亩产从1950年的1100公斤到1980年增至亩产2200公斤。推广应用的紫云英品种有传统良种“姜山种”、“大桥种”、“大叶种”及“浙紫5号”。
绿萍。1962年从平阳引进在马铺农场早稻试养。1965年开展晚稻田养萍。“文革”期间有所减少。1972年早稻田养萍有较大发展,占早稻田的25.6%,1973年上升至28%,又晚稻占8%。1978年引进德国细绿萍取代本地绿萍,细绿萍繁殖快、产量高、适应性广,能适应耕作制度改制,早稻田养萍又所发展,1979年是稻田养萍最多年份,占30%多。80年代后因孢子越夏和倒萍困难,加上种植结构调整,农民怕麻烦,养萍面积急剧减少,90年代绝迹。
人畜粪尿。人畜粪尿自古是农家主要肥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猪多肥多,肥多粮多”。70年代生猪年饲养量年均16.93万头,平均每亩粮田生猪0.98头,栏肥29.3担;80年代年均16.06万头(每头猪年积栏肥30担),平均每亩粮田生猪0.99头,栏肥29.2担。90年代年均生猪饲养量11.81万头,平均每亩粮田生猪0.79头,栏肥23.7担。之后递减迅速。
灰肥。有草木灰和焦泥灰2种,是农家肥中的钾素肥料。五六十年代作为冬季积肥的主要内容,1960年平均每亩耕地103担(5150千克)。70年代后因大量施用化学肥料,渐被抛弃。
化学肥料。1950年每亩使用化肥平均0.71公斤,1959年增至亩均5.87公斤。60年代后出现碳酸氢铵、氨水、硫酸铵、石灰氮等。自1979年黄岩县化肥供应量提高到万吨以上(15422吨),每亩平均71.59公斤,后逐年有所增加。1984年起计划内分配化肥数额逐年减少,实行多渠道供应。1986年实行平价化肥与定购粮食挂勾供应,且又归县农资公司专营。至1999年高达46810吨,平均每亩272.78公斤,年均递增8.86%。之后农田减少,化肥需求量也减少。
 
施肥技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动群众广辟肥源,如养猪积肥,除草烧焦泥灰,秋冬夏季大捻河泥,割草叶养水草制沤肥等办法积肥。50年代农家肥占90%以上。60年代农家肥占80%。嗣后化肥用量逐年增加,1980年平均每亩耕地化肥施用量96.94公斤,1990年为平均每亩226.79公斤,2000年达到平均每亩241.60公斤。
施肥技术以推广水稻基追肥结合、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氮磷钾结合、化肥深施、叶面喷肥等措施。1984年试验、1987年推广的配方施肥,至1999年共推广370.14万亩次,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3%,每亩节省氮肥8.6公斤,同时减轻污染和土壤性状恶性。1987年将秸杆还田列为配方施肥和模式栽培措施,至2009年共推广158.6万亩次,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3.7%。逐渐成为主要的有机肥源。
1987年始推广应用微量元素,主要有硫酸锌、液体微肥、固体复合微肥、硼肥、稀土等。复合微肥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可应用于柑桔、蔬菜、水稻、棉花、能矫治缺素症,增强作物抗逆性和提高品质,增加产量。
硼肥在柑桔树上用0.15%硼砂液喷施,能提高着果率。油菜、大麦硼亩增产5~10%和10%。棉花喷硼能矫治“蕾而不花、花而不钤”。杨梅用0.2%硼砂液溶液喷施能防治枯梢病。
作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推广过的有矮壮素、乙烯利、多效唑、九二○、喷施灵、益植素、三十烷醇等。
历年化肥使用量(按标准量计算)
年份 使用量
(吨)
平均每亩施用量
(公斤)
  年份 使用量
(吨)
平均每亩施用量
(公斤)
按耕地
面积
按作物播种面积 按耕地
面积
按作物播种面积
1950 177 0.71 0.32 1975 3418 15.71 6.41
1951 197 0.78 0.34 1976 3197 14.73 5.95
1952 392 1.55 0.67 1977 3561 16.40 6.79
1953 634 2.52 1.11 1978 7874 36.42 14.87
1954 810 3.24 1.40 1979 15422 71.59 29.13
1955 750 3.00 1.32 1980 20803 96.94 40.53
1956 1064 4.29 1.84 1981 17203 80.28 32.43
1957 1243 5.02 2.15 1982 18752 87.54 36.24
1958 1169 4.92 1.98 1983 27622 129.38 53.03
1959 1393 5.87 2.62 1984 29536 139.26 57.53
1960 1206 5.49 2.24 1985 27300 133.76 50.81
1961 985 4.54 1.85 1986 35813 186.92 69.44
1962 2469 11.19 4.61 1987 29439 153.89 57.06
1963 3682 16.83 6.70 1988 34777 186.67 69.26
1964 4590 20.95 8.54 1989 32356 174.90 65.88
1965 4598 21.05 8.31 1990 41753 226.79 84.64
1966 6656 30.43 12.13 1991 53475 293.90 107.09
1967 5197 24.22 9.71 1992 54092 299.51 110.21
1968 2200 10.27 4.19 1993 51753 290.42 121.70
1969 3844 17.96 7.47 1994 50340 288.07 114.50
1970 3850 17.66 7.76 1995 49333 284.75 111.71
1971 6249 28.85 11.86 1996 49991 290.05 111.94
1972 6962 32.02 13.063 1997 47993 278.56 115.71
1973 4542 20.82 8.60 1998 47183 275.05 111.89
1974 4542 20.75 8.98 1999 46810 272.78 110.64
 
 
第三章  水  果
 
第一节  发展概况
 
民国以前,境域内种植的水果有枇杷、杨梅、柑桔、梨、桃等,尤以上山童、安溶枇杷,大岙杨梅较有名。
1957年,七塘海涂试种柑桔成功后,金清、蓬街等沿海种植柑桔。1958冬至1959年春开展“百果园”运动,大搞南果北移,北果南栽,终因生态条件不适等原因失败。三年困难时间,毁林(果)种粮。1964年水果生产开始复苏;文革时期处于徘徊与缓慢发展状态。
1984年后,各地掀起水果种植热,开发山坡缓丘,甚至在粮棉田上作墩种植桔树,逐步形成生产基地。
“九五”期间路桥区水果种植面积年均2万亩,年总产2.1万吨;“十五”期间年均种植面积2.4万亩,总产3.24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种植面积2.64万亩,总产3.75万吨。
水果种类主要有:柑桔、枇杷、葡萄、杨梅、梨、桃、佛手、李、青枣等。十几年来,引进各种水果14类,100余品种,并专门设立了区引种示范基地,一批优质品种如藤稔葡萄、大五星枇杷、黑李、翠冠梨等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创建了“桐屿牌”枇杷、“通春牌”葡萄,“黄蜜牌”柑桔,“螺洋牌”杨梅,“日泉牌”温州密柑等品牌果品。“路桥枇杷农产品地理标志”获国家农业部批准、登记。
建立五峰山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桐屿枇杷无公害生产基地、南山绿色杨梅基地、上寺前千亩高科技水果观光园、泉井精细葡萄生产基地、建宇果品庄园国外水果生产基地、蓬街500亩无公害大棚葡萄生产基地、新桥优质桃引种示范基地、峰江葡萄栽培基地等水果生产基地。至2009年底,全区创立水果合作社22家,其中9家为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家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2068户,带动农户10200户,注册资金2128.7万元,全年销售额1.4亿元,占特产总产值的90%。
主要年份水果面积产量
年份 总面积
(亩)
总 产
(吨)
年份 总面积
(亩)
总 产
(吨)
年份 总面积
(亩)
总 产
(吨)
1949 1100 35 1986 21374 10248.6 1999 19964 19810
1957 1680 2490 1987 22751 9267.3 2000 18654 17252
1962 3770 2115 1988 23709 10198.6 2001 17541 61885
1965 4490 3572 1989 21696 10762.5 2002 19358 20155
1970 4850 2290 1990 21787 11193.6 2003 26270 27854
1975 5880 3273 1991 23749 18910.4 2004 28744 29440
1979 6566 3510.6 1992 22207 19864 2005 28069 22537
1980 6858 3670.1 1993 24343 16661 2006 26555 24838
1981 5923 5000.5 1994 22245 22104 2007 26914 25870
1982 8767 3807.5 1995 22697 18671 2008 26218 73373
1983 9111 4687.6 1996 21830 27727 2009 26296 25946
1984 16357 8425.4 1997 20517 24408      
1985 17580 7677.9 1998 20505 18653      
 
第二节  柑  橘
 
1943年《黄岩县政年鉴》载,境内竟存乡(今桐屿)有橘园16.7面,742株,橘农11户;灵济乡(今长浦)橘园3亩,140株,橘农3户。
1957年金清农场在七塘海涂地试种本地早、温州蜜柑成功后,境内的金清、蓬街、黄琅等沿海涂地发展柑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4年,在黄琅建立黄岩柑橘场,到1986年建成橘园2835亩。1987年,境区海涂橘园5600多亩。“七五”期间,境区年均柑橘面积11286亩,总产3697吨。
1995年,路桥区柑橘种植面积10995亩,总产12505吨。“八五”年均面积1.2万亩,年均总产1万吨左右。而后,橘园面积逐年减少。“九五”年均面积10481亩,总产11885吨。1993年柑橘种植面积13064亩,为历史最大值;1996年总产16413吨,亦为历史最高值。2000年后,根据市场需求,压缩中、迟熟温州蜜柑。2004年后,柑橘生产的区域和品牌优势逐渐失去,面积、产品双下滑。“十五”年均面积7216亩,总产7979吨;“十一五”年均面积6278亩,总产6168吨。
 
第三节  枇  杷
 
桐屿上山童枇杷久负盛名,杨晨《路桥志略》把安榕枇杷列为本地特产。1934年《浙江实业志》载:黄岩县年产量9600担,仅次于余杭,居全省第二,主要产地分布在境内上山童、安榕及江口东岙。
20世纪50年代,上山童、安榕与东岙三个村仍是黄岩县枇杷的集中产地,共计面积300余亩,年产量85~400吨。60年代来,黄岩罐头食品工业发展,需用大量枇杷鲜果原料,加工出口与内销,开始在民主公社(现属桐屿街道)建立枇杷商品基地,种植面积和产量迅速增加。1979年,民主、共和公社一带山坡建成连片枇杷商品基地,面积1200多亩。1982年,黄岩县枇杷产量1690吨,跃居全国县级产量第一。1986年黄岩枇杷罐头产量达4180吨,其中出口1380吨,主要销往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其中主产地在境区民主、共和等5乡,仅民主乡当年总产1900吨,产值350万元,人均收入340元,占农业总产值63%。到1992年,境区枇杷面积发展到6000亩,产量达7512吨。
1996年路桥区桐屿镇被国家农业部等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1999年被省林业厅评为“浙江枇杷之乡”。全镇建有6家的加工枇杷为主的罐头厂,年加工枇杷2000吨,其余产品直接进入市场鲜销,远销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江苏等十几个省市。2002年来,桐屿街道利用当地资源,每年在小稠村举办“枇杷旅游节”。
境内枇杷有22个品系和株系:即大红袍、洛阳青、单边种、密枝种(原名塘栖种)、花鼓筒、老伛种、黄种、倒挂种、李达种、镊林种、大黄种、黄胖种、五儿种、软条白砂、长种、白种、早子、硬条白砂、膨碰种、小红种、两丫权、瘦叶种、结球种。以洛阳青占绝大多数,栽培面积约占全区的85%。由于白砂品种经济效益高,近年来种植户正在把品质差或产量低的品种或株系改接成白砂。
 
第四节  杨  梅
 
《路桥志略》载,大岙杨梅为特产之一,主要产区在螺洋南山村、峰江白枫岙村、桐屿中后、高峰村等。
20世纪50年代多为零星栽植;“大跃进”运动强调“以粮为纲”,种植面积缩减。70年代发展缓慢。80年代中期,乡镇食品工业崛起,杨梅加工成糖水罐头,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86年黄岩县加工糖水杨梅罐头3600吨,出口302吨。1987~1989年间域内杨梅种植面积在5100-5500亩,年均总产3000吨左右。90年代,域内种植面积稳定在4000-4500亩间,年均总产3500多吨左右,与柑桔、枇杷合称为三大水果。2003年在螺洋南山、大岙、上寺前等村进行山坡地开发,引进东魁杨梅等优良品种,建立3000亩绿色杨梅基地和千亩水果旅游观光基地。全区“十五”期间年均面积为6509亩,年均总产6635吨;“十一五”期间年均种植面积6814亩,总产6493吨。
民国以前,本地品种有水梅、刺梅、乌梅、硬梅,引进品种有余姚荸荠种(炭梅)、东魁杨梅。1959年调查,品种有:乌梅、大种杨梅(又名桐子梅)、大早梅、小早梅、早白岩、水梅、龙泉迟杨梅、药山早杨梅、白杨梅、西山迟杨梅。70年代起,自余姚引入荸荠种(炭梅的一种)。1985年自舟山引入晚稻杨梅。
 
第五节  葡  萄
 
20世纪70年代前多为庭院零星种植,仅作为自给性果品,未形成商品。
1984年出现栽培葡萄大户。1986年后,葡萄引进的品种不断增多,出现若干成片的商品生产基地,如浦北启明村6户联营的东海园艺场,1987年引进品种16种,开辟海涂葡萄园72亩。当时集中产区还有民主乡小稠村等。
90年代后,葡萄生产迅速发展,1998年路桥区葡萄300多亩。1999年800亩,“通春牌”葡萄注册了商标。2000年面积1350亩。在2003年,大棚葡萄种植发展到4000亩,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2004年,“浙藤”葡萄通过国家绿色食品中心的认证。“十一五”期间,路桥区年均种植面积7940亩,年均总产8860吨。主要产地依次为蓬街、峰江和农场。
传统的栽培品种有水晶葡萄、黑紫葡萄、白葡萄等。1982年引入巨峰葡萄,1983年引进北醇葡萄品种,1985年引进红富士,1987年引进先锋、红宝、红瑞宝、伊豆锦、龙宝、红蜜、京超、吉香、黑奥林、红皇后、金皇后、红伊豆、石榴红、密红、甲非露、巨山多等。1990年引进藤稔品种。
 
第六节  其他水果
 
梨。民国以前,黄岩县梨品种有白头梢、早稻雪(七月熟)、晚稻雪(十月熟)等,但品质一般。以境内峰江乡安榕箬包梨最出名,梨实用棕箬包裹,既防虫害,又可减轻风害,色泽美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间,梨种植面积在300-400亩之间。70年代后引进良种,至80年代中期,种植面积在500-750亩间。80年代中后期,种植面积锐减至200-300亩。2002年面积在300-400亩间,主要产地为农场、横街、桐屿等。
桃。旧时零星种植硬桃,品质差。60年代初期,引种水蜜桃,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境域内螺洋乡南山村和共和乡新龙岙村是主要产桃区。“六五”期间年均种植面积76亩,总产10万吨;“七五”期间年均种植面积57.4亩,总产12.24吨;“八五”期间年均种植面积15.4亩,总产12.74吨;“九五”期间年均种植面积9.2亩,总产22.8吨。“十五”期间年均种植372.6亩,总产224.2吨;2003年达557亩;“十一五”期间年均面积397.5亩,总产533.5吨。主要产地为桐屿、农场、螺洋、峰江。
其它水果。有青梅、李、柿、樱桃、无花果、草莓等,其中以青梅居多。1984年调查,共和乡高峰村有梅树1461株,年产量35吨;此外,峰江乡白枫岙村也有较多栽培。李的主要产区也在共和高峰村,品种有黑紫李、黄李、红心李等。近十几年来,引进各种水果14类,100余品种,并专门设立了一个区级示范基地。
 
 
第四章  畜牧业
 
畜牧业是路桥区农村中仅次于种植业的一大产业。路桥盛产稻米,畜牧业以养猪为主。因农耕需要,部分农户也养一两头牛。奶牛和兔等在80年代发展起来的。鸭有群养习惯,鸡、鹅都为各农户做家庭副业分散饲养,传统上本境蛋品有佘。
80年代改革后,出现了一大批养猪、养奶牛、养鸡鸭的专业户,畜牧业生产由小农经营向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转变。
 
第一节  畜牧业生产
 
猪。民国前期,黄岩县每年养猪4-5万头;抗战胜利后,全县养猪7-8万头,年终存栏1.56万头,每年约有5000头出运宁波等地。
1952年境域内猪饲养量4.34万头,1957年7.38万头。1958年下半年,人民公社化和农村食堂化后,实施“公养为主,私养为辅”,大办畜牧场,推行“三级办场,四级养猪”,饲养量连续三年下降,1961年比1957年递减30.1%。1962年生猪饲养调整为“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1965年饲养量达到19.54万头。“文革”期间,集体猪场垮掉一批。1976年饲养量下降至13.83万头。“文革”结束后,生猪饲养直线上升,1979年,境区饲养量达到25.37万头。1984年后,生猪饲养逐年下降。1995年,路桥区生猪饲养量13.53万头, “九五”期间年均12.87万头,“十五”期间年均12.38万头;“十一五”期间生猪饲养量大幅下降,年均饲养降至0.97万头。
耕牛。以前养牛用于耕田、车水和油坊碾料等役用。1935年,黄岩县饲养耕牛2万头,其中黄牛1.8万头,水牛2000头。1949年黄岩县饲养耕牛24281头,其中东南乡(今区境)饲养量为4128头,占全县的17%。1957年,东南乡耕牛发展至5508头,1960年6000头。其时为养牛业的盛期,春耕时东南乡历来有向西乡、沙埠养牛户租牛的习惯,牛租大部分以谷代银,每头牛租约在1石至2石之间。解放前至解放初,耕牛市场交易很昌盛,境内横街牛场为全县最大牛市场,年交易量为6000头左右。70年代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田畜力耕作退居从属地位,耕牛饲养量直线下滑。1994年末,全区存栏黄牛199头,2004年末存栏只有100头。
奶牛。60年代引进奶公牛,只是为杂交本地黄牛为役奶兼用型为目的。1980年开始,黄岩县农行低息货款给农户扶持发展奶牛200头,至1983年全县发展至1500头。1994年末,路桥区存栏奶牛98头。“九五”期间年均存栏量252头,年产牛奶426吨。“十五”期间路桥区平均年末存栏量774头,年产牛奶1964吨。由于没有大的奶制品加工企业,主要以鲜销为主,经常销路不畅,效益不高,奶牛饲养业下滑,“十一五”期间年均年末存栏量544头,年产牛奶1677吨。
兔。1949年黄岩县有家兔3300只。1966年兔毛需求旺盛,养兔达到第一次高峰,东南乡年终存栏量1.34万只,占全县的11%。1967年兔毛价格大跌,大量毛兔宰杀。1978年后,鼓励农民养兔致富,出现养兔业发展势头,1980年东南乡存栏量2624只,兔毛收购量400公斤。1985年东南乡年末存栏量猛增到26459只,兔毛收购量17640公斤,出现第二次饲养高峰。后因兔毛价格下跌,养兔业渐衰,出现杀兔风潮。1989年末存栏1473只,比1985年下降91.6%。1997年和1998年路桥区存栏2000-3000只,2002年末存栏量达12160只。以后又突然跌落至千只左右,2005年后无统计数。
羊。本地群众没有吃羊肉的习惯,作红事送礼之用,故历来饲养量不大。“九五”期间,路桥区年末存栏在300只以上。“十五”期间年均存栏1476只,为养羊业的高峰期。2002年山羊规模养殖户9户,存栏1820只。2006年后又开始回落,“十一五”年均存栏680只。
家禽。抗战期间和战后,黄岩县每年养鸡10-20万羽,东南乡是重要产区。养鸭主要集中在沿海的金清镇和蓬街镇,产量占全县的60%多。彩蛋是境区的土特产。鹅的饲养量较少,仅农家零星养殖。
1959-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因饲料紧缺,以及文革期间限制造成家禽饲养下降。1994年路桥区家禽饲养量52.08万羽,年末存栏32.25万羽。之后,家禽养殖向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八五”期间年均饲养量在90万羽以上,年末存栏48.76万羽;“九五”期间年均82.49万羽;“十五”期间年均饲养104.59万羽;“十一五”期间年均饲养105.90万羽。
路桥区(含建区前东南乡)主要年份畜牧业生产统计
年份 生猪
年末
存栏
肥猪
出栏
全年饲养量 年末存栏 出栏头数 年末存栏 出栏只数 年末存栏 出栏 毛兔
1949 15625 9515 25140 4200            
1952 22228 21165 43393 4692            
1957 45415 28377 73792 5508            
1960 44593 20607 65200 6120            
1961 44175 7377 51552 5712            
1962 48670 22114 70784 5100            
1965 114746 80602 195348 6139            
1966 122176 82334 204510 5220            
1967 100624 112749 213373 4860            
1968 90288 120148 210436 5040            
1969 87582 84499 172081 4625            
1970 100396 87888 188284 4711            
1971 98115 100529 198644 4078            
1972 115872 109111 224983 2647            
1973 115553 105008 220561 2434            
1974 99952 109809 209761 2259   24        
1975 84452 85059 169511 1937   102        
1976 76525 61763 138288 1918   33        
1977 81759 55915 137674 1603   43        
1978 110877 66265 177142 1675   43        
1979 134218 119495 253713 1322   113   3002    
1980 123376 134224 257600 1085   30   2642    
1981 109056 111155 220211 881   24   1329    
1982 109704 107322 217026 959   19   1684    
1983 105476 107296 212772 665   20   1139    
1984 103372 104561 207933 632   10   1973    
1985 99146 93968 193114 469   9   26459    
1986 96355 93661 190016 423   9   10365    
1987 85839 84898 170737 411   4   4012    
1988 78496 76137 154633 391   0   1770    
1989 74621 74418 149039 419   0   1473    
1990 70422 75243 145665 459   0   878    
1991 71073 73590 144663 476   0   868    
1992 71548 77708 149256 516   4   /    
1993 71554 77889 149443 507   49   /    
1994 72700 76500 149200 451 73 25 / 100 / 100
1995 77717 85061 162800 424 64 / / 100 / 100
1996 73800 86400 160200 344 40 / / / / /
1997 48000 58400 106400 369 45 300 100 2200 / 1100
1998 52800 67900 120700 301 60 400 200 3100 70 2000
1999 53801 67778 121579 347 38 450 250      
2000 58775 75911 134686 428 74 475 323 100   100
2001 50100 87200 137300 633 68 950 300 1850 400 400
2002 48070 91623 139693 747 80 1820 220 12160 4760  
2003 41600 72500 114100 847 65 1930 500      
2004 43893 70713 114606 859 112 1420 958 1000 500 /
2005 42134 71147 113281 811 225 1260 300 / / /
2006 40079 69942 110021 782 90 880 300 / / /
2007 41058 74105 115163 748 96 610 / / / /
2008 28331 47642 75973 379 42 620 / / / /
2009 32556 54593 87149 415 37 610 / / / /
 
第二节  畜禽品种
 
旧时畜禽均为地方种。1965年黄岩县家畜良种推广站迁入马铺农场,1973年迁出,路桥一度成为良种引进和推广中心。70年代后期大量引进良种畜禽,适合本地生产的共有59个品种,其中牛8种、猪14种、羊5种、兔5种、鸡17种、鸭6种、鹅2种、蜂2种。
猪。旧时饲养本地乌猪,主要品种为沙埠猪,少量从外地购进仙居花猪、虹桥猪等。20世纪50年代初期引进苏联大白猪;1959年6月从四川省荣昌县引进荣昌良种猪,至60年代后期,荣昌猪作为主要品种饲养。1966年以后又引进长白、苏白、盘克、梅山猪、杜洛克等良种。90年代后,肉猪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出栏率高)、饲料报酬好等高效优质品种为选育繁殖对象。二元杂交母猪应运而生,长梅、长金、大长、长大等杂交母猪先后培育而成。以长白、大约克为父本,梅山猪、金华两头乌、长金为母本,开展经济杂交的F1代二元杂交母猪,再与杜洛克为父本杂交繁育产生杜长大、杜长梅等三元杂交商品猪以其高瘦率、高屠宰率、高出栏率等优势成为主要的饲养肉猪。
牛。牛的品种有本地黄牛、本地水牛。1956年引进秦川牛,与本地黄牛杂交,增大体形和牛力,因其肩峰不高,难以适应水田耕作,被淘汰。60年代前中期陆续从瑞安、平阳、江西及上海川沙引进黄牛良种公牛,从上海嘉定引进水牛良种公牛,改良本地牛;60年代后期,引进西门塔尔牛、拉脱维亚牛,以及省农科院选育的西X黄荷等良种公牛,用于杂交繁育役、肉、奶兼用的品种。80年代前期引进温岭高峰牛,获得理想效果,全面推广;存栏中,本地黄牛占72%,水牛占6%;母牛占71%,公牛占29%。2001年引进优质高产荷兰奶牛110头,次年又引进奶牛231头,繁育良种奶牛310头,淘汰老劣低产奶牛150条。
兔。本境所养的都是毛用兔,统称为安哥拉兔,有德系、法系、日系等。肉用兔有比利时肉兔和法国公羊兔;皮用兔有美国獭兔。1975年从上海嘉定引进日本大白兔(皮肉兼用)。1981年开始陆续引进德系毛兔改良本地毛用兔,后又引进德国长毛兔,繁殖德系长毛兔纯种,每只兔的年产毛量由原来的0.2公斤(本地兔)提高到0.75公斤左右。金清、新桥、路桥等良种覆盖率占85%以上。
羊。主要饲养本地山羊,曾引进推广的有湖羊、奶山羊,考力代羊、四川黄羊等。
鸡。20世纪70年代前,境内饲养的都是本地花鸡、乌鸡,属温黄土种,一般每只鸡产蛋80-100枚,有就窠性,产蛋率较低。1971-72年,先后引进白羽的来杭鸡和白洛克良种鸡。1981年引进仙居鸡。1983年引进推广罗斯鸡,仙居鸡逐渐减少。1986年后引进荷兰的B-4蛋鸡、澳大利亚狄高肉用鸡和法国依莎蛋用鸡。1988年路桥鹤立种鸡场从上海引进美国肉用鸡AA父母代。21世纪后,饲养的主要蛋鸡有海兰、罗曼、伊莎;主要肉用鸡品种有艾维因、三黄鸡、石岐鸡。
鸭。50年代引进绍兴麻鸭繁育,改良本地鸭种,因其速长高产成主要品种。1985年后,先后引进绍鸭、樱桃谷鸭、康贝尔鸭、江南1号、北京鸭等,逐渐成为主要品种。
 
第三节  疫病防治
 
境内主要畜禽疫病有82种,其中猪病25种,牛病18种,羊病10种,兔病5种,犬病3种、禽类病21种。其中病毒性传染病29种,细菌性传染病5种。
猪瘟。俗称“烂肠瘟”,属多发性急性病毒传染病。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3月流行,以新桥、金清、桐屿等地发生最多。其中新桥区8个乡17个村,病死猪300多头;桐屿区路西乡山后村第一社原养猪44头,病死39头,病死率达88.6%。1963年8~9月,猪瘟复发,在新桥、金清、路桥等全县9个区流行,死亡猪500多头。1968年,猪瘟又蔓延。1974年在新桥等5区32个公社流行。发病猪895头,死亡500多头。1975年仅路桥食品站收购处理病猪600多头。1979~1981年第三次流行,疫情较严重,其中金清区死猪546头,路桥区死猪337头。1986年猪瘟第四次流行,疫情波及金清、路桥、新桥等地,死猪248头,以金清为全县最重,死猪166头。90年代后,该病始偶见局部流行。
猪丹毒。俗称“打老爷印”,是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此病在民国时广泛流行,农村流传“养猪最怕杨梅红,十个猪栏九个空”的民谣,就是指猪丹毒。1951年6月,新桥区15个乡病死生猪2867头,占存栏生猪的71.7%。1952年全县50711头存栏生猪,感染3998头,发病率7.9%,死亡2867头,病死率71.7%;金清区猪丹毒发病1112头,发病率16.9%死亡771头,病死率69.3%。60年代,猪丹毒得到控制。1965年、1973年、1974年发病率在0.5%左右,其它年份发病率低于0.4%。1987年后,发病率在0.1%以下。
猪口蹄疫。俗称“口疮、蹄黄”,代号“牲畜五号病”、“W猪病”,是牲畜接触性传染病。1979年5月17日腰塘乡农民从上海买来拆骨猪肉,带入口蹄疫,4天后他家3头猪发病,此后,从上海归来的人也都带进有口蹄疫病毒的生猪肉,致使疫情在全县迅速蔓延扩展。至1983年5月15日,共发五号病200头,同群属处理241头。90年代时有发生。1995年路桥区发病676头,开展预防接种,设立病毒集中处理场。1996年,疫点23个,病猪57头。1997年5例。1999年6月17日,城区屠宰场发现病猪,对16头病猪和316同群猪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2000年10月,峰江镇浮排村发现五号病猪,对95头病猪进行无害化处理。2002年,在外地调入的生猪中发现4头病猪,对同群46头生猪作无害化处理。
猪传染性肠胃炎。俗称“清水泻”,是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965年在金清、路桥、新桥等地流行,全县发病逾万头,死亡800头。本病多发于春节前后,感染率高而死亡、残废率低。治疗上采用抗菌素和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足够饮水,保养5-7天大多自愈。70~90年代,一直呈流行状态,发病不绝。
猪流行性感冒。1964年4月,新桥区发生猪流行性感冒,四五天内发病猪达1.8万余头。
猪肺疫。俗称“镇喉风”,1968年金清区发生病猪3000余头,死亡200头。1971年马铺农场引进种猪带入气喘病,全场700头发病,死亡120多头。
牛疫病。牛口蹄疫,1979、1981、1999年曾有发生,2000年后,成为重要防疫对象,每年进行预防注射。牛流行热,俗称“三日热”、“四脚硬”,1952年曾流行,高达70%牛发病,1962、1971、1983、1988年流行较严重,90年代后得到控制。奶牛结核病,1985年抽检时,发病率9.6%;2003年6月检测,查出病牛108条,全部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牛炭疽病,1954年,横街等地发生,1960年又发,死亡耕牛6头,肉猪6头,一人感染发病身亡,后经多年预防得以控制。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发病之广,危害之深为鸡病之最。50年代呈流行趋势,病死率为饲养量的6-10%。60年代,发病率与死亡率猛增,1963年后开始以鸡新城疫I系疫苗进行免疫注控。70年代发病率仍很高。1984年后应用Ⅰ、Ⅱ、Ⅲ系活疫苗防注,发病率有所下降。90年代后间段性发生。
鸭瘟。俗称大头瘟、软脚疯,由一种疱症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症为体温升高,粘膜出血,下痢和部分鸭颈部肿大,一年四季皆会发生。历来呈局部流行。1978年2月蛋鸭染病大量死亡,经使用鸭瘟细胞活疫苗防治控制。1986年春,金清、蓬街等海乡镇、蛋鸭大批死亡。之后得到控制。
 
第四节  检疫防治机构
 
兽医站。1951年12月黄岩县建立县畜牧兽医站。1954年成立县畜牧兽医协会,各区建立分会,分会建民办的区兽医联合诊所。1958年建立区兽医站联合诊所。同年建立区兽医站和公社分站,形成了县、区、社三级站的兽医防治体系。1966年,金清区和路桥马铺公社将兽医站下放到公社;新桥、路桥仍为区级管理。1977年,恢复区兽医站,各公社设分站,实行二级办站,双重领导。1989年,境区各畜牧兽医人员57人。1995年6月建立路桥区畜牧兽医站,设4个中心站,核定在编人员33名。2005年设区畜牧兽医局,下设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横街动物卫生监督所、金清动物卫生监督所和中心屠宰场检疫站,2007年核定编制22名。
检疫站。1955年,属温州专署黄岩县牲畜检疫站,1958年6月撤销,生猪、肉品检疫改由食品公司兽医实施。1963年,黄岩县在路桥、金清等地设立检疫站,“文化大革命”时期撤消。1979年县农业局设县家畜检疫。1995年12月在路桥区畜牧兽医站增挂区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牌子。2002年成立中心屠宰场检疫站,2007年核定中心屠宰场检疫站人员8名。
 
 
第五章  农用机具
 
南山善法寺后回龙山北麓山坡上、下梁阻浪山麓、灵山(中央山)遗址都出土过石犁头,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域内就出现农业并使用耕耜工具。但过去农机具的发展是缓慢的。新中国成立后,从推广新式农具开始,到推广各种农业机械,使农业生产由畜力耕作进到机械耕作的新阶段。
 
第一节  农具发展
 

传统农具
 
耕作农具。主要有木犁、锄头、钉耙、推耙、铧橇、沟橇等。犁为木犁辕,下按铁犁铧和犁壁;锄头分普通锄、开山锄和翻土用的四齿阔板锄;钉耙有四齿耙和两齿耙;推耙为长方形,木架铁齿,耙片呈直角往后弯。
灌水工具。旧时灌水主要工具是龙骨水车,有脚踏的双人水车和三人水车,统称长车。按长度分有丈六水车、丈八水车和二丈水车,适用于扬程较高的河塘提水。另一种车身较短,用手推拉,可一人操作,也可二人操作,称为牵车,适于扬程较低的河塘提水。在一些山区和半山区,主要水源是井水和溪潭,水位低,扬程高,不能用龙骨水车车水,都用吊桶吊水;扬程低的地方,也有直接用水桶戽水的,过去平原地区也有用牛车车水的,即用龙骨水车作提水工具,上接牛车盘,用木齿与水车的车头木齿啮合,用牛拉车盘而车水。
收获农具。收割用镰刀和草刀两种。镰刀似月牙形,刃面凿有排列整齐的斜尖齿,呈锯齿状,群众俗称割稻剪。草刀又称柴刀,弯月形,刃面锋利,无锯齿,可割麦、割草、割柴。脱粒用稻桶,有方形的,较大,也有圆形的,较小,用时四周围上竹制的稻桶帘,内放竹木制的稻桶梯,用人力甩打而脱粒。
晒扇工具。收获的稻谷摊在竹席(俗称品)上在太阳下晒干。扬稻麦用的工具叫风车,用板制作,内设木板风扇叶,用手摇转扇叶把稻麦吹净,即可收藏。
运输工具。旧时装载的工具是竹箩,短程运输靠一根扁担两肩挑。陆路运输靠水推车,水上有小木船,用浆划,捻河泥和农村水上运输兼用。
农产品加工工具。碾米有两种工具,一种称砻,木质,圆形,砻面凿有排列整齐的小槽,分上下两面,利用上下两片砻旋转碾磨,把稻谷碾成糙米;另一种是臼,把糙米捣碾成白米。一些贫困地方,农民无钱买砻,就用直接用臼把谷碾成米。臼有捣臼和手臼之分,臼头和臼坤都是石头做的,用木头安装臼柄。捣臼的木柄长,又称臼秤,中设捣臼锁,以杠杆原理用脚踏捣物。一些有水力资源的山区,也有利用水力作动力的捣臼,叫做水捣臼。磨粉的工具是石磨,一般都配设木制的“上”字形的磨把(俗称磨砻单),作人力传递杠杆,可一人磨,也可二人磨。做豆腐磨豆用的石磨,一般比磨米麦面粉的磨盘小,不配设“上”字形磨把,直接用手推磨耳朵上的磨手磨粉。
 
新式农具
 
双轮双铧犁。黄岩县1954年引进2台铁制的双轮双铧犁,在马铺农场试验。1955年开始推广,当年推广139台。到1957年春耕时发展到1301台,但实际使用的仅919台。1958年在全县推广,总数达到2752台。后因双轮双铧犁存在重量大、拉力重、拉运不方便等问题,不适应南方水田作业,推广几年后就停用了,1960年统一由供销部门收回作废铁处理。
打稻机。1956年收割早稻时,在桐屿山羊村第一次试用脚踏打稻机,次年在全县推广。打稻机与稻桶比较,不仅省力,而且功效提高好几倍,脱粒净,很受群众欢迎。到1960年,每个生产队基本都有。1964年开始发展机电动打稻机。
喷雾器。1954年黄岩县开始推广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和手摇喷粉器,至1957年全县推广800多架。1960年全县共有4364架,1965年增加到9655架,基本普及到每个生产队。1972年后开始发展机动喷雾器。
群众性的农具改革运动。1958年3月黄岩县掀起声势浩大的群众性工具改革运动,改良木犁、改良水车、圆盘滚耙、稻田中耕器、双轮车、独轮车等农具。经过一两年的实际使用,圆盘滚耗、胶轮手拉车、轧碎机、机动农船等沿用下来,改良犁、中耕器、大镰刀、插秧机等因不适应农田作业要求,逐渐淘汰。
 
第二节  农机发展
 
农业机械化产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发展于70年代。至“十一五”期末,全区耕作、收获、植保、排灌、农产品加工、农村运输等生产作业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并拥有各类农机制造企业1200余家,其中21家企业的150多个产品进入全国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产品涉及收割机、喷雾器、水泵、田园管理机等,被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植保与清洗机械之都”称号。
耕作机械。1958年马铺农场引进日本产手扶拖拉机。1959年4月,黄岩县在路桥建立县拖拉机站,配福格森等中型拖拉机8台,当年试耕1000亩。1964年境域内引进工农-11型手扶拖拉机,后陆续引进工农-7型、红旗-5型、东风12型等手扶拖拉机,至1967年发展到15台。1970年引进推广本省永康产的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适于本境小块农田作业,具有犁耕、旋耕、运输等多种用途,成为重点发展农机,拥有量直线上升。到1980年底,基本实现了耕作机械化。90年代初引进IGM-65型秸杆还田机。2000年引进田园管理机。2004年开始,引进福田欧豹-704、江苏-654、江苏-700等大中型拖拉机,用于大田块或多年抛茺田的翻耕。至2009年来,路桥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95台,小型拖拉机988台,耕作机械总动力11132千瓦。
播种插秧机械。1960年引进和自制“浙江1号”人力插秧机,因质量不过关和操作不便而弃置。70年代引进机动插秧机,因机具结构欠缺而未推广。1978年引进“浙江-3型”机动插秧机,机插5000多亩,因农机与农艺不配套,质量不过关,仅用一、二年再没推广。1988年引进2ZT-9356型机动插秧机和2ZTR-4型手动插秧机各1台,不成功后弃置。1995年引进J-2BD-10型水稻直播机获得成功。2005年引进东洋乘坐式高速插秧机P600、日本进口洋马乘坐式高速插秧机RR6,质量好、效率高,获得成功。2008年引进日本井关PVHR2蔬菜移植机成功。2009年引进XLZZ-6乘座式插秧机、改进型VP6插秧机,满足常规稻及杂交稻兼用插秧要求。2009年底,全区水稻机械化插秧面积4.3万亩。
排灌机械。1939年罗振国、张清甫、倪洪江等人创办洋屿泉井抽水机合作社,抽水兼碾米。1946年,洋屿罗昌夫、罗患民等人也办了一个抽水机站,抽水兼碾米。1955年在桐屿高升村建立国营黄岩县抽水机站,配有柴油机带动的抽水机4台。1956年5月,路桥办起全县第一座电力排灌站。1973年开始建立机电排灌站。1976年,水网地带发展抽水机船,将柴油机和水泵安装在机动船上,可随处移动,很快推广。1973年引进喷灌机,用于果园、菜园、高大作物灌溉。80年代后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排灌机械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2009年底,路桥区排灌机械动力22645千瓦,农用水泵9774台,喷灌机械840台,实现排灌的机械化作业。
收获机械。1974-1988年先后引入100-3型割晒机、龙江双圆盘收割机、湖州100-12型联合收割机等,因不适合农艺要求,未予推广。90年代,引进桂林-2、3号,上海50型及日本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等型号进行试验,各有优点和缺点。1996年开始,路桥柳林收割机厂和三联收割机厂相继研制开发130型、160型联合收割机,该二种机型价格适中,生产率较高,适应性较好,推动了境域内收割机械化的发展。到2009年底,全区拥有各类收获机械13708台,总动力3000千瓦。机收面积9.14万亩,机收率达97%。
脱粒机械。1956年开始推广脚踏打稻机,1964年后出现机动打稻机。到1970年全境区实现脱粒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以后,电动打稻机数量逐年增加,逐步实现脱粒机械化。2009年底,全区机动打稻机13357台。
植保机械。50年代推广应用单管式和背包式手动喷雾器和手摇喷粉器。1962年引进“552-丙型”压缩喷雾器,1970年引进“工农-16型”背包式手压喷雾器,取代552型,1976年引进“工农-36型”担架式机动喷雾机,随后又引进“联合-20”、“解放-36”型机械,至1980年引进“东方红-18”型背负式机动弥雾喷雾机,“六五”期间还引进“泰山-18型”、“蜻蜓-18型等机型。2000年后,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背负式机动弥雾喷雾机得以广泛应用。2009年,全区拥有植保机械4626台11980千瓦,已建立植保服务组织21家,配备专业防治器械600多台(套),服务面积5.8万亩,其中病虫统防统治3.59万亩,植保防治基本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作业。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碾米机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9年境域内有17台碾米机,其中路桥镇13台,金清4台。50年代,粮食加工城镇由粮油加工厂加工,农村主要由排灌站加工,用水时灌水,农闲时碾米。60年代农副产品加工向电气化发展。80年代引进多种新机具,有碾米机、磨粉机、饲料粉碎机、轧花机、榨糖机、淀粉加工机等。21世纪以来,路桥区新型农副产品加工设备逐步得到推广应用。2009年全区加工机械3015台3650千瓦,其中粮食加工机械228台,饲料加工机械98台。
农村运输机械。1958年大搞车子化、滚珠轴承化,推广胶轮人力手拉车,之后成为当时农村主要的人力运输工具。1965年开始有机动挂浆农船,替代摇橹船。70年代手扶拖拉机挂一吨挂车,机动灵活,很快成为农村主要机动运输工具。1985年引进推广方向盘式拖拉机、小四轮和农用运输车。21世纪后,拖拉机逐渐退出运输行业。2009年,全区农用运输车辆282辆,总动力28865千瓦。
其他机械。1988年金清镇、蓬街镇先后引进多功能清淤机船和吸泥机捻泥船。2000年始推广田园管理机。2008年,区农机总站斥资13.5万元引进一套“金子”CEL-1000烘干机在群欢合作社投入生产。该机一次可进粮10吨,烘干时间为6小时,进出粮时间为2小时,合计8小时可烘干10吨稻谷。至2009年,全区粮食生产烘干率达10%左右。
路桥区主要年份农机具拥有量
单位:千瓦、台 1995 1996 2000 2006 2007 2008 2009
农机总动力 77529 81963 90889 114612 121245 166071 208886
耕作机械动力
大中型拖拉机 台
小型拖拉机台
12103
26
1241
12981
28
1207
12175
23
1234
11038
71
894
10943
75
873
10284
86
835
12699
95
988
收获机械动力
机动打稻机台
联合收割机台
20253
12758
55
20920
12970
100
26387
13553
292
29387
13486
275
29431
13137
287
27284
13407
249
32843
13357
348
植保机械动力
机动喷雾器架
709
550
698
549
752
618
3487
2104
3642
2470
3522
2363
11980
4471
排灌机械动力
农用水泵台
喷灌机械台
14810
3253
30
14901
3208
30
15884
4716
52
21013
7745
642
21451
7812
760
22602
8864
840
22645
8877
840
加工机械动力粮食加工机械
饲料加工机械
6450
865
230
6507
865
229
6755
728
202
5536
545
140
5210
312
108
5028
231
98
3650
228
97
运输机械动力
农用运输车辆
21393
94
23959
109
26218
358
27830
267
29134
223
28865
203
28523
282
其他农机动力 1811 2033 2718 3864 4278 5364 6105
 
第三节  农机管理
 
管理机构。1956年1月在黄岩县农业局设农具股,负责双铧犁、打稻机等新式农具的推广和农具手的培训。1959年4月,在路桥建立县拖拉机站,国营性质,负责大中型拖拉机的引进和推广。1960年后,允许拖拉机等大中型农具为集体所有。1963年始,在县水电局设立机电排灌站,统一管理拖拉机、抽水机等新式农具及电力排灌设备的引进、试验、推广。1977年2月建立县农机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把农机和机电排灌分开。1978年成立县农业机械管理局。1975年后,区镇(公社)相继建立农机管理站,配备专职农机干部。1984年3月,撤销县农机局,人员、业务並入农业局,各区、乡农机管理机构和人员未变,业务归县农机总站指导,属农业局的派出机构。1994年末成立路桥区农林水产水利局,下设区农机总站。2009年区农机管理站有管理人员11人,设立管理、监理、推广三个科室;各镇(街道)农机管理人员分属各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
监理机构。1983年前,农机监理由交通部门管理。1984年6月黄岩县成立县农机监理站,与农机管理站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1988年开始,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归农机监理站监理。1994年末成立路桥区农机总站,下设区农机监理站,配监理人员5人,实行对全区农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发证和拖拉机年检、年审及农机事故处理等职能。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路桥区从2004年始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当年称大中型农业机械购置以奖代补资金),当年补贴64.38万元。2005年,补贴17个单位(个人)41台机械,省、区两级财政补贴计89.66万元。2006年对36个单位(个人)39台机械补268.8万元。2007年对46个单位(个人)补中央、省、区三级总额320.93万元。2009年,全区累计13家农机组织和257个农户购置了育秧盘4万只和各类农业机械371台,购机总额785.36万元,获中央、省、区三级财政补贴总额267.63万元。
 
 
第六章  林  业
 
路桥区境内丘陵山地总面积5.11万亩,占内陆总面积的10.4%,属台州东部沿海平原岛屿防护林、经济林区。1950~1954贯彻“谁种谁有”政策。1955年始山林归集体所有,以互助组合作社开展造林。1958年打破队界、乡界砍树烧炭炼钢。1959~1962年毁林开荒。1962年后发放山林证和自留山使用证,建立集体育林基金,全面停垦还林。“文革”时期乱砍滥伐。1983年始对山林实行定权发证,划定自留山,确定山林生产责任制,面向市场,建立商品材基地。90年代前期,实施“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台州”工程,1994年获“消灭荒山达标先进县”称号。1997年路桥区实现平原绿化达标,森林覆盖率达19.1%。2003年全区林业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初步建立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
 
第一节  森林资源
 
1989年黄岩县土地详查记录:今境区内林业用地3.3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其中林地1.70万亩(用材林1.55万亩,防护林0.021万亩,竹林0.13万亩),灌木林0.01万亩,疏林地1.65万亩。
1995年,路桥区林业用地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其中用材林2.83万亩,防护林0.02万亩,特用林4300亩,经济林3.58万亩,竹林0.11万亩;另外疏林地0.04万亩,未成林地0.27万亩,苗圃90亩,无林地0.13万亩,四房零星植树0.11万亩。森林覆盖率15.9%。
2009年普查:全区林业用地7.7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5.84%。其中有林地5.94万亩,疏林地102万亩,灌木林地1.48万亩,未成林地74亩,苗圃1657亩,无立木林地375亩,宜林地1425亩。森林覆盖率14.75%。林木绿比率16.64%。
蓄积。2004年,路桥区林木总蓄积量7.8918万立方米,其中林地蓄积6.1355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0.4104万立方米,四旁蓄积1.3459万立方米;毛竹4.06万株。2009年,全区林木总蓄积量10.5869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8.9802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0.71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0.9万立方米;竹林1588亩,其中杂竹林1445亩,毛竹林143亩。
沿海防护林。路桥区海岸线长26公里,20世纪70年代从福建引进速生木麻黄树种,在沿海塘堤和黄琅柑桔场试点成功,逐步推广,营造沿海防护林带。1980年列入全省防护林建设重点工程。1991年列入省平原绿化达标工程。1998年经省林业厅验收通过平原绿化达标。2009年面积达3.31万亩,蓄积5.87万立方米,属国家级重点公益林。
特用林。以环保林为主,2009年面积0.26万亩,蓄积0.76万立方米。
经济林。乔木经济林林种全部为果树林,2009年面积1.72万亩,蓄积0.22万立方米。
古树名木。2009年调查,路桥区现有百年以上古树30株,隶属4科4属4种,全部为散生古树。其中常绿乔木26株,有樟树、罗汉松;落叶乔木4株,有银杏、枫香。按保护等级分,国家一级保护树4株,国家二级保护树2株,国家三级保护树24株。按树种分,以樟树分布最广、最多,有24株,另有银杏3株,罗汉松2株,枫香1株。古树树龄500年以上4株(最大树龄为位于螺洋街道双庙村二株960年的古樟,胸围分别为780厘米和603厘米,且生产尚好),200~500年2株,200年以下24株。生长旺盛的古树17株,生长一般的有11株,生长较差的仅2株。古树分布在全区7个镇(街道),权属全是集体所有,其中螺洋街道有古树11株。按生境分,宅院2株,寺院7株,村旁7株,路旁11株,水旁3株。
各镇(街道、场)林地面积
镇(街道) 土地总面积
(亩)
林地面积
(亩)
占全区林地
比例%
活立木
总蓄积m3
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
全区 491397 77833 100 105869 100
路桥街道 13548 1424 1.83 5487 5.18
路南街道 29791 2834 3.64 7691 7.26
路北街道 16910 1398 1.80 6500 6.14
螺洋街道 30428 10668 13.71 8986 8.49
桐屿街道 49671 21641 27.80 16495 15.58
峰江街道 40632 10558 13.56 14838 14.02
新桥镇 20745 406 0.52 1110 1.05
横街镇 22449 2372 3.05 6395 6.04
蓬街镇 116095 7269 9.34 7659 7.23
金清镇 141562 16510 21.21 18990 17.94
台州市农垦场 9566 2753 3.54 11718 11.07
 
第二节  绿化造林
 
荒山造林。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公路干线绿化。1962年发放山林证和自留山使用证,落实山林政策。1983年开始实行山林定权发证,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1989年台州地区行署实施“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台州”工程,至1994年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路桥区“消灭荒山达标先进县”称号。
沿海防护林。50年代,在涂地种红树林。60年代营造苦楝林带。70年代以木麻黄为主。80年代,改零星种植为集中连片网络化林带(属小网格窄带型),营造防护林带180条5.4万米,其中木麻黄32.6万株、白榆1.56万株、紫穗槐1.2万株,其他树种0.5万株。1981年,县柑桔场与金清区营造防护林带、网,至1989年,营造220.5公里,造林70多万株。1995年路桥区植树14.7万株,面积1137亩。1997年遭受9711号强台风的袭击,一线海塘全线冲毁,防护林损失惨重。至2000年,一线海塘全部加固合垄后,海岸防护林重新进行规划实施,种植了10余个品种。2001年,又在蓬街九塘种植340多亩。2002年是路桥区国债造林年,全区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营造防护林带面积1200亩,其中十塘450亩,九塘400亩,八塘350亩,宽度从10米至50米不等,品种近20个。2009年,完成海防林建设工程10833亩。
平原绿化。1998年编制《路桥区高标准平原绿化建设总体规划》,经过5年的努力,至2003年,村庄绿化率从22.9%提高到27.4%,绿化率大于20%的由1999年143个村增加到206个村,通过省厅高标准平原绿化建设达标考核验收,建成全国绿色村1个,国家级绿色小城镇1个,国家级花园式单位1个,省级绿色小城镇1个,市级绿色小城镇2个,市级绿色村15个,市级花园式单位32个。
生态林建设。2003年开始,路桥区林业工作重点转移到山上和村庄并重的绿化美化上来。“十五”期间,全区累计绿化总投入3.017亿元,绿化面积9900余亩,其中生物防火林带暨阔叶林发展工程4169亩,迹地更新974亩,其中道路绿化49.7万平方米,河道绿化27.4万平方米,义务植树60余万株,花卉苗木基地3500余亩。城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从3.13平方米增加到8.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从20%提高到36.8%。森林覆盖率从19.9%提高到20.5%,创建了2个省级和5个市级绿化示范村,5个市级花园式单位和6个市级绿色村。“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投入597.8万元,绿化造林9964亩,创建了省级“绿化模范镇”2个、“森业村庄”2个、“绿化示范村”25个,创建了市级“绿化示范村”48个,区级“绿化示范村”59个。
 
第三节  山林管理
 
封山育林。20世纪50年代,山村普遍建立护林组织,划定封山区,建立护林公约;后期设专职望山员护林。1979年实施《森林法》,建立林政管理机构,境风各地聘用林业专管员和护林员,至2009年来,共划分管护责任区20个,聘用监管员7人、专职护林员22名,实行巡山护林。据统计,2000年至2009年的10年间,全区封山育林面积2.7万亩,抚育幼林0.35万亩,抚育成林3.2万亩。
森林防火。1995~2009年共发生森林火灾13起,受害面积275.88亩。发生火警18起。1999年出台《路桥区森林火灾综合治理工程实施细则》,2004年编制《路桥区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基本形成完整的防火网格。2009年,全区有镇(街道)专业森林消防队8支,村级义务森林消防队8支181人。
病虫防治。危害本区森林的虫害400多种,病害70多种。主要有:马尾松松毛虫、毛竹毒蛾、毛竹苦梢病、苦楝丛枝病、杉木细菌性叶枯病等。每年三次对马尾松松毛虫进行调查测报,连续15年把马尾松毛虫虫灾控制在2级以内。
山林定权发证。1983~1984年黄岩县林业实行“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1990~1991年完善林业责任制工作。2006年山林延包发证工作调查摸底,全区有113个村(居)429个队有山林,拥有山林面积59375亩。其中责任山承包至户的有71个村19395户,计31149亩,自留山有3个村1068户,计577亩,统管山27649亩;同年完成山林延包核发林权证工作,共换发集体山所有权证433本,发证面积5811.49亩;核发责任山、自留山林权证9424本,发证面积25944亩,其中责任山25570亩,自留山373亩。
重点公益林区界定。2007年,对国家级、省级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书进行重新签订。其中国家级重点公益林涉及到9个村,面积4341亩,签订国家级界定书9份;省级重点公益林涉及7个镇(街道、场)19个单位,面积10659亩,签订界定书19份;其中国有3份,面积1512亩;权属村集体11份,面积7809亩;集体责任山(林权属个人)有5份,面积5679亩,经营者1108户。
 
 
第七章  农  场
 
第一节  台州市农垦场
 
台州市农垦场位于金清黄琅,东至环场东河一直延伸至白沙山,南接白沙堤,西至环场西河,北以黄屿堤为界;辖区占地面积11400亩,属1972年围筑而成的黄屿涂开发利用项目。始建于1976年,初名黄岩县金清农场黄屿涂分场,下设六、七、八3个大队,1984年西岸南岸划设九大队;同年8月起改称黄岩柑桔场,原有4个大队更名为一、二、三、四分场。2000年7月,更名为台州市农垦场。
1979年,除水稻外,引种棉花、甘蔗、豆类喜获丰收。1980~1982年,被县农业局定点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3年共生产种子1170多吨。1982年引种西瓜成功,含糖量比内地高,创造了有名的“黄琅瓜”品牌。1984年经农业部农垦总局批准,建设柑橘基地。1992年起4000亩柑橘丰收,至1996年柑橘产量达6570吨,农业总产值1011万元,净利润72万元。1997年遇“97.11”号特大台风,基地柑橘枯死面积35%以上,粮食、经济作场绝收,农场处于萎缩低沉状态。是年实行第二次内部机制改革,一是精减机关管理层编制从51人减至11人,派出所、职工子弟学校、职工医院等事业性机构撤销;二是一线职工分得4亩柑橘,社会养老、大病医疗保险金由个人全额自负。2002年列入省级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省部级农产品无公害基地,形成西瓜、柑橘、笋菜三大支柱产业,黄密牌西瓜(黄琅瓜)经国家绿色食品检测中心认证,成为台州首个农产品绿色食品,柑橘获浙江省列届农博会金奖。
2009年,全场总面积9274亩,其中耕地5705亩,果园1400亩,道路、水面1284亩、防护林带630亩,宅基地255亩;全场553户1266人,工农业总产值2158万元。
 
第二节  县原种场
 
1953年1月迁至马铺,全场有耕地366.7亩,内水田351.64亩,旱地4.95亩,桔园10.12亩;职工31人(干部4人),耕牛10头。1959年7月改名为县良种繁育场。1980年报经省农业厅批准改名为县原种场。
1954年带头试种双稻连作稻,推行小株密植等新技术;1958年开始承担稻麦各新品种引进后的试验繁殖任务,为实现1964年全县的早稻品种矮杆化和1965年的晚稻品种矮秆化提供基础。70年代承担黄岩县杂交水稻不育系的繁种任务,直到1982年全地区的不充公系统一集中到东片农场繁种为止。80年代中期后开始办工副业,1988年后实行财政包干,全年工农牧副业生产总值达到179.28万元;结余82290.28元,除去财政定额补贴45000元外(主要是退休职工的退休费补贴),还有盈余37290元;其中工副业产值达到142.42万元;粮食总产28.68万公斤,其中良种种子33940公斤,油菜籽11485公斤,柑桔45088公斤。21世纪后,全部按照市场经济运作。
 
 
第八章  农政管理
 
1995年,设立路桥区农村经济委员会、区农林水产水利局。内设:办公室、人事科教科、企业管理科、执法科、农村政策调研科、计划财务科;下设事业单位:区农林技术推广总站(增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渔业船舶检验站牌子),区畜牧兽医站(增挂畜牧防疫检疫站牌子),区农机总站(增挂农机监理站、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学校牌子),区防汛办公室、区森林防火办公室。
1998年1月,分设路桥区农业林业局、区水利水产局。农林局内设:办公室、科教人事科、农村政策调研科、执法科。
2009年,农业林业局内设:办公室、科教与农产品质量指导科、调研与产业发展科、法规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行政许可科、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下设农技总站、农机总站、林业特产总站、农经总站、畜牧兽医局5个事业单位。共有干部职工96人,其中行政干部10人,事业干部65人,职工21人。

路桥图书馆主办 @路桥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 浙ICP备08111818号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 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联系地址:浙江台州腾达路与经四路西南转角 邮编:318050 联系电话:0576-82911231 本站由 橘子红了信息科技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