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红色记忆
发布时间:2013-12-13 作者:於婵 文章来源:今日路桥
|
1969年,王巧灵(前排左一)摄于黄岩东方照相馆。
1977年,王巧灵老师(三排左三)与全体学生于黄岩中学留影。
新中国成立那年的7月,黄岩城关的一户农家,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呱呱坠地。“七月又叫七巧月,那就叫巧灵吧,聪明灵巧。”女孩的外公是村里的老秀才,给她取了个“王巧灵”的名字。自此,这世上又多了一位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苗子。
王巧灵父母都是黄岩城关的农民,靠种地为生,家里经济并不好,而在她之后,家里又陆续添了4个娃娃。作为老大,带妹妹、做家务,王巧灵自然是家里的一把好手。转眼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女孩子不用看书识字,还是在家里干活实在,我们可比不了富裕人家。”叔叔、舅舅叹气着说现在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闲钱供上学。年纪小小的王巧灵两眼泪汪汪,看得父母不忍,最后东拼西凑了学费,把她送进了黄岩寺后巷小学。
王巧灵很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由于表现突出,她不仅早早加入了少先队,还被推选为学校大队长,城关镇大队长。小升初那年,她顺利考上了黄岩中学。但学费再一次成了摆在她面前的难题。
“王巧灵,今天中学报名,你怎么还在家?”正当小巧灵偷着在家抹眼泪,悲叹自己的求学生涯就此结束时,小学校长李邦敖的来访让她喜出望外。李校长熟知她的家境,今天特地来送她上学。经过与校方沟通,学费减免,书费一学期4.3元。李校长从衣兜里掏出毛票,帮助她办理了入学手续。
由于学习刻苦,第一学期王巧灵就领到了2.5元的助学金,拿到奖金的第一时间,她就往李校长家中赶。虽然校长百般推辞,她还是坚持要把钱留下。直到工作以后,王巧灵还会经常去看望老校长,帮助老人干干活,聊聊学校里的趣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台州也掀起一片争当红小兵的浪潮。8月,黄岩组织部组织优秀学生代表进京见毛主席。消息传来,学校一片沸腾。当时王巧灵担任副班长,有幸被同学们推选为代表。穿上向阿姨借来的衣服,拿着领到的3斤多饼干(路上的干粮),王巧灵随着大部队坐上了大巴,然后在宁波转乘绿皮火车。熬了40多个小时,终于到了日思夜想的首都北京。由于坐硬座太久,王巧灵一双腿肿得老高,布鞋子都套不进,一瘸一拐踏上了首都的土地。
当晚,当迎接的大巴车缓缓驶入了天安门广场时,车里顿时沸腾了,年轻的人们欢欣鼓舞,兴奋的尖叫声不停响起。王巧灵的心中也甚是激动,想不到自己一个普普通通农家的穷孩子还能有机会到北京天安门,她往车外探出半个身子,向天安门城楼挥着手,一直远到再也看不见。
当天晚上大家在王府井附近的二十四中休息。第二天凌晨3点,天还是黑蒙蒙一片,同学们都着急地起床穿衣洗漱,排队等着进广场,站方阵,练口号,仪式开始前的一分一秒总是那么难熬。
11点左右,广场上响起了激昂的音乐声,一辆敞篷车缓缓驶入天安门,方阵里立马骚动起来,只看到穿着中山装、梳着大背头的主席站在车上。车辆缓缓地从队列前驶过,主席微笑着向队伍挥手,而队列中早已是一片挥舞的手臂的海洋。“毛主席好!毛主席万岁!”震耳欲聋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如浪潮翻滚。王巧灵被隐没在人海中,她急急地踮着脚尖,脖子伸得老长,捕捉着毛主席的身影,眼中洋溢着幸福的泪珠,“见到毛主席了,我终于见到毛主席了!”
多年后,这段红色记忆仍让人激动。
之后的几年,由于运动,她没有继续升学,一直从事着教育工作,成为一名语文老师。从寺后巷小学,到黄岩城关大桥小学附中,再到1974年调入黄岩中学,王巧灵一直为培育祖国的花朵辛勤劳作。
刚进入黄岩中学时,文革的影响还在,武斗时有发生。一日上课,她踩着铃声进教室,还没走上讲台,一名男学生“唰”一声站起,从腰间拔出手枪高举过顶,耀武扬威绕着教室转了一圈,并用挑衅的眼光看着王巧灵。
现场鸦雀无声,王巧灵似乎能听到自己“砰砰砰”的心跳声,气氛甚为紧张。她稳了稳神,镇定地安排同学们看书。随后快步赶往校长室汇报情况,等几位老师闻讯赶来,这名学生已经离开。而这段经历成了王巧灵和学生们的秘密,再没有被提起。
“老师是领路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我当年有幸遇到好老师,给我的人生带来了改变,希望继续把这份师恩延续下去。”这位为教育事业奉献了41年青春的老人,现如今虽已年过花甲,但仍在路桥电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