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矿区的点滴生活(二)
发布时间:2014-01-10 作者:项懿 文章来源:今日路桥
70年代,刘建中妻子徐美娇在路桥街心公园留影。
1971年,刘建中在放大照片。
1967年,刘建中(后排右一)带领宣传队在延安。
关于矿厂,刘建中还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在公开场合看不到的历史。那时候,铜川矿务局共有八个矿厂,王石凹煤矿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重点工程,矿井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座最大的机械化竖井。
1953-1957年,是我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了以“156项”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王石凹矿井是106项民用企业在西部地区建设的21个项目之一。最初,矿井由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提出设计方案,命名为王石凹友谊煤矿,年设计能力120万吨。结果苏联政府在1960年7月28日到9月1日期间撤走全部在华苏联专家,单方面撕毁了对华援助合同,这直接导致矿务局非常被动。
而苏联专家要撤走的那一天正好是王石凹煤矿举行动工仪式,当时人民日报、新华社、陕西日报等媒体都集聚到了这里,计划对这历史性时刻进行报道。然而,由于苏联专家的撤走,组织上要求停止宣传报道,到场的记者们只能干坐着。后来,北京煤炭设计院重新研究设计,规格和苏联专家设计的一样,年产120万吨,是井上井下400台电话指挥生产的大型矿井。再后来,王石凹煤矿被命名为反修(即反对修正主义)煤矿,直至1972年恢复为王石凹煤矿这一矿名。
在陕西生活工作的这么多年中,刘建中留下了太多回忆,摄影便是他去陕西工作后培养出的兴趣爱好。此前,他并没摸过相机,不过天生好学爱钻研的他,买来了专业书籍,常常研究如何拍到更好的照片。在实践过程中,还积累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摄影知识和技巧。
当时,拍照、冲胶卷、洗照片都是刘建中自己完成,他还自己做了相片的放大机。事实上,矿上本身就有一台放大机,刘建中萌生再做一个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要给优秀的煤矿工人拍照宣传表彰,一方面也是想好好地给他们进行宣传,而原有的一台放大机还不够用。由于刘建中在休息日时,也义务下井参加劳动,所以对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煤矿工人的艰苦深有感触。他说,煤矿工人是个伟大的群体,他们默默工作,一天到晚呆在井底,中饭也得在井下解决。因为不能用火,所以他们吃的饭都是冷的,喝的水也是冷的。从矿井出来时,衣服脏得无法形容,脸比黑人还黑,只有洗完澡后,才像个人。所以,在国家提倡对先进工人进行宣传表彰时,刘建中想把他们的形象突出出来,还能鼓舞“士气”。
刘建中自制的放大机,取材于生活中的用品。机体用的是铝制的热水瓶外壳,固定机体的支架用的是学校化学实验室的支架,镜头用的是照相机的镜头(那时候照相机的镜头不像现在的单反相机可以拆,是用螺丝固定住的,如果拆不好就会影响拍照质量,刘建中因为熟稔,所以每次使用时都没有出过差错)。而灯泡和集光镜置于机体内部,底板位于镜头上面。这样,一台土放大机就完成了。
由于精通摄影,刘建中还帮忙矿区的保卫科破案。一次,有人发现在矿区某一厕所墙上写有反动标语,保卫科想把标语拍下来,当做破案的线索送到公安局。不过,由于字是写在砖头上,又特别的小,砖头也非常脏,正常的黑白相机至少得距离所拍对象1.2米,镜头才能看得清,所以普通相机无法应付。保卫科找到刘建中后,他让保卫人员把那块砖头从墙上抠下来,拿到办公室。砖头四周用粉笔盒围起来,用胶布把漏光的粘严实;后部抠出一块四四方方的孔,把毛玻璃放进去,把底片剪出来粘到毛玻璃上,几次调整焦距,直至对准,再用黑布裹起来。开拍之前把房间内的灯全部关掉,不留光线。开拍时,“一二三”打开电灯。其实开灯很讲究,没有把握好,照片就会拍模糊,刘建中也是实验了好多次,最后才拍出清晰的照片。他笑着说,自己制作的东西都是土东西,都来自生活。
1974年,刘建中妻子徐美娇去西安生活了一段时间,但是非常不适应。于是,刘建中申请调回,来到洪家中学教语文,不过他也没放弃摄影,自己还专门买了台相机。除了是名语文老师,他也算称得上摄影老师了。当时供销社里一位卖书的职员的女儿想学习摄影,以在雁荡山给游客拍照来谋生。那个职员说女儿平时随便拍拍的时候都拍得不错,但是给别人拍时,拍出来的人脸就变成了“麻子”,至于原因,一直不得其解。刘建中听后,让姑娘把底片拿来给他看,发现原来是冲洗照片这一流程出了问题。姑娘冲照片时药水温度过高,导致底片膨胀皱起来,所以照片出来后脸部不清晰。
刘建中说,洗照片时,药水最好是冷的,而对水温度的把握最好使用温度计来测量。如果照片洗出来糊了,是因为相纸没有配好。洗照片时对相纸识别要求非常高,在任何书里,这块内容都是偏难的,识别相纸识别的好,照片就容易好。而刘建中之所以这么了解,除了书上看来的基本理论知识外,主要靠的还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