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当兵去
发布时间:2014-02-21 作者:李敏 文章来源:今日路桥
1961年陈月方(左二)和战友摄于海门烈士山
1964年陈月方摄于路桥照相馆
1957年机场充电站战友合影(后排左二为陈月方)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正式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兵役法规定,人民解放军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至此,中国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第二年,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批义务兵开始入伍,陈月方也是其中一员。
陈月方来自东阳市,那一年,他正值18周岁,属于规定内的适龄青年(18-20周岁),他所在的乡经过筛选,共有30多位参加了体检。最终,只有陈月方和另外一人顺利成了新兵,在乡人武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义乌集合,等待分配,其他人则不是因为家里情况不符合,就是体检通不过。在体检中,陈月方属于甲级,这表明他的身体状况非常好,于是被选去当了海军航空兵。那时候,海空军是服役四年,而陆军服役三年。
在人武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陈月方和新兵们从东阳步行到义乌,整个义乌市有400多名义务兵,其中被分配到路桥机场(属解放军海军航空兵第二师)的有150人,他的同乡由于体检时等级不高,转而当了陆军工程兵。
算起来,现在从路桥到东阳不过3小时的路程,不过,当时陈月方来路桥当兵的路途却显得颇为遥远,而且惊险。他们这批新兵首先是坐火车从义乌到萧山,这个火车不是客运火车,而是闷罐车,即一种没有窗户、带有铁棚的货车。车厢内的地上铺着草席,一节车厢20多名新兵席地而坐。每次要和客运火车交会时,都会停下来等待客车先行,到达萧山时,已经是十几个小时之后的事了。而为了坐火车时不至于饿肚子,这群人在上车时尽可能地“喂饱”肚子。
到达萧山后,兵分各路,陈月方坐上了路桥部队接兵车。接兵车与现在的军用货车差不多,绿色,再搭个绿油布,一群兵挤坐在一起。“一路过来那真是翻山越岭。”陈月方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车子翻越了一座座山,穿过了一个个岭,行驶在狭小的山路上,一侧是山壁,另一侧就是悬崖,随时有掉下去的危险。人坐在车内还会不时地被抛起,幸好有油布棚,不至于把人抛出去。颠簸个十几个小时后才到达黄岩。不过,虽然看上去惊险,但作为热血青年的陈月方,胆子特别大,也没觉得害怕。
那时候,路桥还属于黄岩县。虽然没出过家乡,但年轻的陈月方却知道黄岩这个地方,原因是因为蜻蜓。黄岩的气温要比东阳高,气候更加温暖湿润,稻谷的收成时间要早于东阳。每到收割的季节,陈月方和伙伴们看到稻田里蜻蜓变多时,都会说“黄岩稻谷已经割好了,蜻蜓飞到我们这里来了”,由此,他们认定黄岩和东阳非常近,蜻蜓能飞来飞去。
新兵抵达黄岩后,并没有直接进到路桥机场,而是在十里铺参加了3个月的军事化训练。训练结束后,部队才过来挑人,新兵进入不同的连队,有警卫连的、有警务连的、有地勤的,也有搞修理的。陈月方由于有文化底子,被机场场站航材科充电站优先挑走了。充电站原本就有十几个人,都是抗美援朝的志愿老兵,陈月方和其他4名战友加入后,老兵们向他们传授了充电这门技术活。一两年后,这些老兵就渐渐地调走或者转业了。
充电站有专门的充电车,里面有4个大的充电器,主要给飞机启动发电。飞机内还有一个电池,提供无线以及机舱内的用电。而对电池的使用寿命,充电站有严格的评判标准,即在电池使用了两个月左右,他们就会在给电池充电到一定的时候进行放电,来检测电池是否存在漏电现象,如果放电,电池容量还能达到90%以上,那么就可以继续使用,否则就会被淘汰。
给飞机充电听起来简单,不过也是门技术活,陈月方对这门技术的掌握除了老兵的教授,还来源于他对书本相关知识的潜心钻研。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