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的灯塔
发布时间:2014-04-28 作者:项懿 文章来源:今日路桥
1959年,黄岩县文艺学校第一期全体同学留影,二排右六为陈招莲。
1961年8月陈招莲(前排右四)摄于路桥长浦分校分别留念。
每个人的心目中至少都有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师,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就好比那些赞美老师的词句:他们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现年74岁,曾是小学教师的陈招莲桃李满天下,在她35年的教学生涯中,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如今,她和有些学生之间仍保持着亲如母子般的情谊。抚今追昔,陈招莲感慨无限。
1958年大跃进时,各地民办小学大发展,此时,陈招莲正好初中毕业。由于家境困难,无法支持她继续深造,于是,她便进入一所民办小学当起了老师。不过没多久,陈招莲被调去文化站工作。文化站位于石曲老街,站内的书都是由工作人员拿着麻袋从黄岩县文化馆里借过来,过一段时间归还,再换另一批次,继续用麻袋扛回来的。陈招莲说,当时周边的老百姓有空会去翻翻书,但是那时候知识分子少,大家都忙于生计,所以来文化馆看书的人并不多。
当然,求学若渴的陈招莲并未安于在文化馆工作的现状,而是不时地提高、充实自己。1959年,时机终于成熟,她报名参加了高考,并顺利进入温州水电专科学校。原本以为人生会一帆风顺下去,读5年书取得大专文凭,再被分配到水电相关的单位工作。不曾想,陈招莲的命运在半途中转了个大弯。在那个年代,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是紧密联系的。
大跃进时期“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直接导致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仍在求学的陈招莲虽未被饿到,但最终未完成大专所有学业,学了3年便匆匆毕业了,只拿到了中专文凭。当时,国家为了缓解大跃进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即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八字方针”提出后,不少大中院校解散,学生不再分配工作,大部分被下放到农村,一部分进了民办学校。幸运的是,陈招莲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被聘请为公立学校路桥长浦小学的教师。这种待遇,当时整个学校都没有几个。
就这样,陈招莲再一次踏上了教学之路。因为教学质量过硬,她所带的班级学习成绩常常名列前茅,她和学生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学生中,和她感情最深厚的是一个叫林广亮的学生。林广亮如今是宁波北仑区区委常委、人武部部长,只要回到家乡,必定会来看她。不仅如此,林广亮还多次接陈招莲去他工作所在地游玩,旁人问起来,他总是很亲切地介绍这是他的小学老师,就像他的母亲一样。
说起两人亲如母子的关系,还得追溯到当年陈招莲对林广亮这个“差生”的不放弃。小时候的林广亮是个调皮孩子,不爱读书,但人很聪明。陈招莲鼓励他,只要成绩考好了,除了学校奖励本子,她还会以个人名义再奖励他一本本子。“那时本子和橡皮擦之类的东西都是很值钱的。”除了这些“糖衣炮弹”,陈招莲还会时不时地给林广亮戴戴“高帽”。在这些因素的驱使下,林广亮的成绩突飞猛进,在数学竞赛上获得了第一名。
另一件让林广亮感激至今的事是,他的双眼完好有一半原因要归功于陈招莲。那时候,林广亮的家位于一个部队宿舍附近,当时宿舍正在搞基建,地上都是沙子、水泥。林广亮在玩沙子的时候不慎弄到双眼,导致双眼红肿。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林广亮的父母并未带他去就医。但陈招莲三番五次上门说服林广亮的父母带他去海门(现椒江)有名的眼科那看医生,担心他的眼睛有可能失明。在陈招莲的劝说下,最终林广亮的眼睛得到了治疗。“他一直说,我是他的第二个母亲,对我非常感激。”谈起林广亮,陈招莲的脸上充满了自豪感,“现在,这个学生也是对我最好的。”
如今,陈招莲的生活过得安逸而闲适,种种花、写写字、上上老年大学。退休后,除了西藏,她游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足迹甚至遍布欧洲、美洲、大洋洲。“国外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景点,走这么多地方,就是为了开开眼界。”陈招莲笑着说道,“此生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