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的“万金油”(三)
发布时间:2014-06-04 作者:项懿 文章来源:今日路桥

1964摄于黄岩供销社,前右五为梁栋钰

1986年梁栋钰在百花照相馆留影

1964年秋梁栋钰(中)于路桥照相社花园留影
钢铁厂解散后,梁栋钰先后被调到工商联、机械灌溉管理站,后回到供销社没多久,再次被抽调到路桥商改办、黄岩肃毒专案组、路桥知青办等,到最后才回到供销社。而每一个岗位的工作经历如今依然清晰地留存在他的脑海中。
机械灌溉管理站(抽水机站)的业务隶属于水利局农田排灌科,梁栋钰是该站的组建人员之一。当时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对农具进行技术改革,“水泵落井”就是其中之一。水泵落井就是把水泵安装在进水河的水面以下,在水泵的四周做好隔水墙,水泵的进、出水管穿过隔水墙和进水河,与静水池接通,水从进水管进入水泵,经出水管到静水池,然后沿渠道流到田里灌溉。因水泵位于进水河的水面以下,如同装在井里似的,因此叫“水泵落井”。
抽水机站前前后后安装了十几台水泵,先不说水泵安好后很多都要漏水,单单为了解决水泵发动的材料就使得梁栋钰他们累得够呛。因为当时,物资极其匮乏。最早,水泵用柴油来发动,柴油紧缺,就改用木炭,待到木炭也紧缺时,黄岩县一领导要求抽水机站想办法用沼气来发动,他说路桥原来都是海,海洋一定有沼气。于是,梁栋钰他们奉命拿着铁管来到海边,开始打沼气,结果以失败告终。
无论是机器不能用,还是材料紧缺,都会影响到农民生产,因为农业灌溉不能停,梁栋钰的压力非常大,想方设法去解决。抽水机站虽然是个新组建的部门,但其实是个没有任何资产的“清水衙门”。于是,梁栋钰根据实际情况,经过深思熟虑后,创办了机器修理厂,规模最大时,人员达到了七八十名。这样,抽水机站的机器出了问题,就不用再送去其他地方修理了,问题解决起来也快多了。
1961年,国家提出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农业方面,要求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于是,抽水机站把从农民那里统调过来的柴油机、抽水泵,都还给农民,解散了抽水机站,梁栋钰也重新回到供销社。
按理说公安部门的肃毒工作跟梁栋钰是八竿子打不着,不过因为他市场管理工作经验丰富,又是路桥的“活地图”,所以被邀请加入到时任黄岩县检察长张承林带队的肃毒工作组,工作了8个月左右。当年,公安部门发现了一条从上海到兰州再到乌鲁木齐的贩毒路线,而源头在台州境内。
肃毒专案组成立后,梁栋钰和其他抽调过来的工作人员开始着手调查。经过调查,发现有不少人从事鸦片贩卖,海门(现椒江)就查出了3个,最后被逮捕。
至于毒贩如何把鸦片运送到上海,如果没调查,恐怕很多人都想象不到。有些是把皮蛋内瓤取掉,把鸦片装在皮蛋壳里,再把外面的黄泥糊上;有些是把黄鱼鲞挖空,把鸦片塞进去,谎称去上海“送人情”;有些则是贩卖后换回黄金,把一两装的黄金混合在止咳糖浆瓶内带回台州。
抓捕贩毒人员后,梁栋钰他们顺藤摸瓜,查到了秀岭公社,一个叫白石泥地的山上种了一两亩罂粟,果实成熟后,专门有人来收割乳白色汁液,再熬制成鸦片。肃毒专案组一举捣毁了这个种植窝点。
退休后的梁栋钰,依旧发挥着余热。在我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过程中,他和蔡啸、胡启泉被抽调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专门调查以前十里长街的商贸情况。这项区里交代的工作,梁栋钰他们是下足了功夫,往往是顶着烈日走街串户,还召集街坊邻居座谈,以确保收集资料的准确性。由于工作做得出色,3人还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