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南闯过北
发布时间:2014-08-08 作者:於徐阳 文章来源:今日路桥

20世纪90年代初,张文祥(字佐铭)出差在杭州,摄于胡庆余堂。
1975年下半年,路桥区领导综合考虑到张文祥本分、热心,跑外勤不错,便把他安排在路东人民公社工办工作。
张文祥接到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扶持生产洗涤用品的家化厂。在那个凭票购买的年代,物资紧缺,市场往往是供不应求,这给了家化厂生存发展的希望。
接手这项工作后,张文祥动了脑筋,先是跑到温峤、大溪、松门等附近地区,考察当地百姓缺些什么,再将家化厂的东西推销到当地。后来,他又将玉环、楚门、坎门等沿海富裕地区列为考察对象。跑遍了周边地区后,张文祥就把眼光投向丽水的龙泉、云和、庆元、缙云、青田等“贫困”地区。“只要摸清门道,没有什么东西是卖不出去的。”秉着这样的“生意经”,他又跨省跑到了江西、湖南、河北、甘肃、陕西等中西部待开发的地区,把“路桥生产”的物资销往各地。
四处奔波的生活让张文祥长了不少见识,但也遭遇事故。1976年,张文祥搭乘西安前往上海的火车准备回家,途经郑州站时感到肚子隐隐作痛,就打算下车休息一阵,再改签班车。谁料,下车不到1小时,前方传来了火车出事故的消息,其中有六七节车厢侧翻,不少乘客伤亡。悲痛之余,张文祥觉得命运在冥冥中自有安排,这也让他更觉得要懂得感恩,回报社会。
虽然逃过一劫,但小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有一次,前往缙云,运物资的车在山路上打滑,翻了车,我的脚受了点伤,摔破了一块手表;还有一次,下暴雨,去杭州购买水泥时,双脚被建筑工地的钢筋扎破,血流如注,被送往杭州市中医院缝针,住院40多天才好转,至今留有疤痕。”说起这些事,张文祥年轻时在外打拼的一幕幕如电影一般,正在进行着“倒带”。
时间过得真快,1980年1月8日,路桥在区镇合并之时创办了黄岩路桥农工商联合公司(台州地区试点),区长兼任经理,张文祥担任供销科采购组副组长。那几年,张文祥的贡献可谓有目共睹。
那个年代的销售工作,全靠两条腿来跑,张文祥在那几年里算是把全国大部分省市都跑了个遍,遇到的难事不止一件两件。1981年那会儿,路桥需要把一批草席等物资通过宁波火车北站运往外地,火车车皮数量有限,都要提前上报运输计划才能拿到运输计划表。再加上之前两位办理业务的人员均不理想,火车站计划科致电区长要求换人,公司领导一商量,决定把这重任交给张文祥。结果张文祥热心、老实的为人得到了火车站相关负责人的欣赏,并去电给区领导:“以后办业务都要小张同志来,别人来,我们不接受。”至此,许多驻扎在宁波火车站的各地销售人员称赞张文祥是“北站娘舅”,用现在的话来说,张文祥可以靠“刷脸”拿到运输计划表。
有了之前在家化厂全国跑业务的经验,张文祥工作起来更为得心应手。从江西、福建运木材,从兰州运化肥,从安徽运煤碳、石油……只要是路桥百姓急需的物资,他在得到公司的指派后,都能绞尽脑汁地给弄回来。当然,有进得有出,路桥当地生产的草席、榨菜、杨梅干、水果罐头及小手工产品等土特产也经张文祥拿到的火车计划表发往全国各地。
1980年8月初,张文祥肩负着黄岩县来年春耕备耕的重任去兰州购买化肥。前往兰州,不仅路途遥远,采购更是艰难,仅凭一张介绍信很难找到门路。幸运的是,张文祥打听到一个远亲在兰州一公交公司担任领导职务,于是找他当“参谋”,让他提供线索,解决了燃眉之急。在外近半年的奔走,张文祥终于完成了重任,在春节前两三天回到家,而比他先到达的自然是那几百吨的化肥。
“现在有各类展会,以前也有,我们都有去参展过郑州土特产交易会,也去过河南、北京、青岛、山东、南京等地处理一些业务上的小纠纷。”在那些业务往来上,张文祥不仅带去了路桥生意人的杠杠诚信,更带去遇事灵活机动的行事作风,也难怪许多同行称赞“路桥人真活”,而张文祥笑道:“路桥的活,是灵活的活,不是滑头的滑(‘滑’方言音同‘活’)。”
“灵活的路桥人也有‘傻’的时候。”这是许多亲戚对张文祥的评价。他们常说,你经常在外跑业务,“打后手”的机会很多,许多家庭条件比你还差的现在都富起来了,你倒好,还是一样。听到这些话,张文祥只能笑一笑。也许正是这股劲,在1970年时,张文祥得到了浙江省革委会一支由浙大、杭大10多名教授组成的宣传队的欣赏。那时,宣传队到石曲公社指导工作,在4个多月的工作中,张文祥与他们打成一片,受益匪浅。
张文祥还做过一件“傻事”,算是为大家谋了些福利。那时,他听说路桥百姓的生活品中缺砂壶、砂锅、砂盆等,便前去江苏宜兴采购。可紫砂产品运到路桥,刨去进货价,再算上运输费、破损费等,售价一下子抬高了不少,这可为难了当地百姓。见此状,张文祥便建议平价销售,结果没过多久,厂家来电:“你们的售价跟我们的批发价一样,叫我们怎么卖呢?”
这样的“傻事”委实不少。1963年6月,肖王大队面厂让张文祥挑上一担面去卖,在白峰桥卖完后赚了1.2元。结果,新桥税务所一位姓范的工作人员上前表示要缴税,一算,刚好1.2元。张文祥自然掏出还没有捂热的1.2元上交,算是白忙活了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