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生
发布时间:2014-10-27 作者:罗灵飞/口述 罗文彬/记录 文章来源:今日路桥
1983年,浙大的校园里,罗灵飞正吃早饭。
前排左罗灵飞(浙大),后排左陈通炬(复旦)、后排右章正法(浙大),高三时摄于路桥照相馆。
摄于1988年,海南“黄金海岸”边。
1981年高考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这一年,我以462分考上了浙江大学地质系。当时恢复高考不久,有孩子考上重点大学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我们家也不例外。全家人都为这件事感到振奋,就好像突然来了信心,做事、做人都有了底气。
因为“成分不好”,从小我就在同学中抬不起头,当我考上大学后,父母出门都觉得有面子。那一年,横街镇只有3个人考上大学,除了我之外,还有考上浙大的章正法,考上复旦的陈通炬。现在回想起来,所谓的一夜成名,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临近开学,我兜里揣着几十元钱,就上了开往杭州的汽车,开始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读大学期间,我每月可以领到17.5元的困难补助和4元的贫困补助,这21.5元,就是我每个月的生活费。读书时,我没有向家里要过钱。
有一年听说豆腐营养好,又便宜,我硬是吃了一学期的豆腐。除了豆腐这个廉价“营养品”,大学那几年,吃得最多的是辣包菜、榨菜,为了不饿,就多吃饭。那时候按饭票打饭,米饭不够吃,好在女同学饭量小,会把省下来的饭票给我。
读大学时,印象最深的事是在大二。我发现教科书上有个结论错误,就向导师提出来,结果两年之后这个结论被改正过来了。这是大学时代一次追求真知的感动,但感动的事实在太多。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母亲一个人拎着20斤自家种的橘子来杭州看我。她不识字,也没来过杭州,在人群中看到她的那一刻,我知道,她受苦了。
除了这些感动的点滴之外,还有一台我最珍爱的三洋牌收录机,那是父亲用花了一整年赚的钱为我买的。那年,父亲随公社去海南种植杂交水稻,把赚来的360元全用来买了这台收录机,只为让我能更好地学英语。
1985年,大学毕业,我进入了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现在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那时候觉得自己进了“中国情报所”,好了不起。后来才知道,中国情报所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整理国内外各类科学技术文献,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和手段,开展计算机检索服务,建立中外文文献数据库,提供文献阅览、咨询、复制、翻译等情报服务工作。
如今的我,依然感谢当年的大学经历,就算在即将退休的当下,感慨这么多年来的起起伏伏,发现竟然都没有离开过自己学习的专业。
我常想,如果当初没有考上大学,现在的人生会怎么样?我相信照样会过得很好。生活是一门“学问”,跟学历无关,我喜欢老子的“无为”思想,准备退休后好好研究道家思想,现在常想着要落叶归根,回到台州这一方故土。
(罗灵飞:路桥区横街镇人,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今年52岁,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