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作者    主题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老照片陈列馆 > 路桥记忆

插队的日子

发布时间:2014-10-31 作者:潘璐萍 文章来源:今日路桥


1966年,赵法定摄于烈士山


1965年5月知识青年下乡到桐屿下保殿,赵法定摄于露文照相馆

  □本报记者 潘璐萍

  第一次见到赵法定,爽朗的笑声、健硕的身躯,除了头上若隐若现的白发,丝毫看不出已年届七十。

  赵法定,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前,在他成长的道路上,祖国的几大变革都让他赶上了,知识青年下乡、国企改制、工人下岗、改革开放、自主创业等。赵法定也随着这些变革,不断成长进步。听他的故事,就像阅读一本当代的历史变迁史。

  备战备荒 下乡插队

  下乡插队那一年,赵法定刚好18岁,按理应该升入高中,可是当时国家的政策是“备战备荒”,知识青年都要下乡历练一番。赵法定被分到了桐屿某村的生产队插队,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个拿笔的年轻人,要下到田里干农活,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开始,他反倒给农民添了许多麻烦。

  由于赵法定不擅长割稻子、晒谷子、翻新泥,一到农忙,村民们就让他去放牛。牛在当时可是生产队里的宝贝,赵法定接手放牛任务后,不敢懈怠,常把牛牵到远处吃草、喝水,中午的时候再回来。

  “别以我就是放放牛这么轻松,放完牛回来,我还要担猪粪。”赵法定说,把牛牵回到牛棚后,他还要挑起箩筐,挨家挨户收猪粪当肥料。一圈转下来,要收回几百斤猪粪,再堆到田里发酵。一个中午晒下去,小山似的猪粪堆,又臭又烫,赵法定得徒手把它们挖到簸箕里,再撒到田里,作为养料。几天下来,他的手上、肩膀上都是水泡。

  这样的生活虽然很苦,但让他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

  下乡日子 苦乐夹杂

  刚到生产队的几年,日子不是一般的苦。可是赵法定的适应性很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慢慢适应了下乡的生活。当他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农活后,他还利用空闲养起了猪,白天放牛,傍晚回来养猪。

  那个年代,人都经常吃不饱,能给猪吃的就更加少了。为了养肥这头猪,赵法定想尽了办法。“当时路桥只有一家酒店,叫做九家酒店,位于老街上,我跟酒店的负责人说好,每天将酒店的剩菜剩饭,分给我一点,我再挑回去喂猪。”赵法定说。

  每天下午四五点钟,赵法定就挑起两个箩筐,赶七八里路到酒店,挑来一两百斤的剩菜剩饭,喂给猪吃,就这样持续了将近两三个月。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的猪养到了三四百斤重,当时很多农民都很奇怪,一个拿笔的小伙子,养的猪居然比他们养的都好,羡慕得不得了。

  除了白天的农田时光,空余的时候,赵法定就会积极投入自己热爱的文艺事业。“我以前在学校的时候,跟邻居学过一段时间的笛子,而且在学校的文艺演出中,也表演过一些角色。”赵法定说起这件事,神采奕奕。

  农村生活虽然枯燥,但经常有一些剧团下乡演出。下乡的第二年,村里来了一个戏班子,演了一部《刁三刀》,主要是讲贫苦农民受欺压的故事,赵法定扮演了一个军官家里的家丁,虽然只是跑跑腿、端端茶水,但对他来说,也十分过瘾。

  下乡插队的两年看似短暂,可是给赵法定的人生道路增添了一道历练。他与当地农民亲密接触,与他们一同劳作,一起娱乐,下乡时那种烦闷、枯燥也随风而去了。在那里,赵法定体验到了真正的农村生活,农民们勤劳能干、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深深地影响了他。

  “现在回想起来,许多事情依旧历历在目。在桐屿的那个村庄里,有过泪水、有过欢笑、有过迷茫、有过徘徊,不过这些都值得的,人生只有经过历练,才能成长,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是我人生道路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赵法定感慨万千地说道。(未完待续)

路桥图书馆主办 @路桥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13 浙ICP备08111818号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受版权保护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 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联系地址:浙江台州腾达路与经四路西南转角 邮编:318050 联系电话:0576-82911231 本站由 橘子红了信息科技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