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 多彩人生
发布时间:2014-11-10 作者:潘璐萍 文章来源:今日路桥
赵法定在椒江北岸写生,摄于1983年2月
赵法定1968年摄于路桥照相馆
赵法定与书友们合影留念(赵法定左一),摄于1982年
赵法定家人在路桥南山寺合影,摄于1989年春节
拿起相机走乡间
随着国家施行“亦工亦农”政策,在农村插队两年后,赵法定回到了家乡,并被一家大型化肥厂录用,在厂里担任车间主任一职,分管后勤与企业文化。
此后,赵法定的生活一直过得平淡充实,直到与同事的一次出游,再次燃起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那个周末,赵法定和同事一起去乡间游玩。同事带了一个相机、一些纸张、一个画板及画笔,准备在田野间拍照、作画。正当他们玩得开心时,几个拿着洗衣盆的农妇走了过来。“她们看见我同事带着相机,就询问是否能帮她们拍几张照片,可是同事作画过于认真,就没有理睬,这给了我第一次接触相机的机会。”聊起这个,赵法定意犹未尽。
赵法定向同事借来照相机,给眼前的农妇拍了几张照,并留下了住址,答应等照片洗好后送过去。没过几天,赵法定如约将照片送到农妇家,没想到有了意外收获。这些农妇拿到照片后,一看照片上那模样,喜爱得不得了,左看看,右看看,还一直嚷着让赵法定再帮她们拍几张,就算付一些费用也可以。农妇们对赵法定摄影技术的肯定,让他对拍照产生了极大兴趣。
后来,赵法定托朋友去上海买了一个照相机,从此开始行走乡间,做起了拍照生意。“每到双休日,我就在脖子上挂上照相机,骑着自行车,在乡间小道上游走,有时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拍照服务,有时会有人主动要求拍照。”
至今,赵法定还清楚记得拍照赚得的第一个大单。有一个周末,赵法定拿着洗好的照片,给一位顾客送去,恰逢好多邻居在该顾客家闲聊,看到赵法定送来的照片,一个个就都喜欢极了,要求赵法定给她们拍照。就这样,赵法定照片拍得好的名气,在这个村里传开了,单单一个周末,赵法定就给该村100多名村民拍照,小赚了一笔。
“那个年代,要想拍一张照片很不容易,我给他们拍照,两张照片才收几角钱,村民们很是乐意。”赵法定说,这个业余爱好,既陶冶了他的情操,也提高了他的物质生活水平,真是两全齐美。
“演绎”副厂长角色
过着这样的生活,赵法定感觉很满足。可是好景不长,一次社会变革,打乱了他平静的日子。那一年,许多国有企业纷纷改制,大批的工人下岗另觅出路,赵法定成了其中一员。幸运的是,凭着在化肥厂优秀的工作业绩与良好的工作作风,赵法定被海门某电器工艺品企业聘请,担任了副厂长。从此,他的生活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从车间主任到副厂长,不仅面临着角色转变,工作上也面临着更多挑战。赵法定的工作涉及各方面,人事、财务、后勤、销售等,都需要管理到位,他的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虽然我名义上是副厂长,实际做的是厂长的工作,相当于现在的职业经理人,老板一般是不会插手厂里的事宜,都是我全权负责,所以,工作起来还是很有难度和挑战性。”赵法定说。
每天,赵法定都会询问厂里的大小事宜,以免出现纰漏,造成工作效率下降。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工人操作不当,引起机器硬件损坏,而这些工人家境比较困难,无法进行赔付,这时,赵法定都会积极帮忙解决,有时甚至需要他自己掏腰包。“这并不是说我赚的比他们多,我只是觉得在这个岗位,比他们多了一份责任而已。”赵法定说,虽然已离开原来的国企单位,但是到哪里上班,他都保持着应有的工作原则。赵法定谈起以往的经历,没有丝毫无奈,虽然生活一直在变化,也会出现不如意的事,可是他始终都是那么爽朗与坚定,让人感觉不出那是一段艰辛而坎坷的往事。
时光飞逝,赵法定到了退休的年龄。退休后的他回到家,过起了悠闲的老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