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官福的“戏剧”人生
发布时间:2014-11-14 作者:项懿 文章来源:今日路桥
1961年杨官福摄于路桥
杨官福近照
1966年杨官福(后排右一)摄于雁荡烈士墓
全家福,杨官福(后排右三)1962年元旦摄于路桥
青春闪光——杨官福(后排左二)摄于1964年
小时候看戏,很羡慕戏子们身上穿的衣服,觉得好看极了,哪怕是头上戴的那些冠帽,都觉得好看得不得了;曾讶异于他们脚上穿的“高跟鞋”,这么高还能踩这么稳;也曾一度想着要不跟剧团走,拜个师父,走南闯北,咿呀吟唱。当然,这只是儿时对美和戏曲的理解与崇拜,并未付诸于行动。而杨官福却将自己的喜好与戏剧搭上了边,不过,他不是去唱戏,而是选择了在路桥戏剧服装厂上班。
年近70岁的杨官福,1962年左右来到路桥戏剧服装厂上班。那时,他在路桥中学刚上完二年级,由于家中兄弟姐妹太多,负担不起学费,只好辍学。至于这家戏剧服装厂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他并不是很清楚。
杨官福在厂里负责的工作是做冠帽。这种看上去非常简单的戏剧帽子,纯手工制作,有几十道工序,花费的时间很久。简单点来说,就是厂里购置纸板后,先用墨粉把帽子的样式拓出来,再用刀裁剪,薄厚胶矾水各刷一遍,再沥粉。沥粉是一种传统工艺,用石灰石调成糊状,装入圆锥形袋中,通过尖端的小孔,在帽子上挤成花纹,就好比现在做生日蛋糕。这使帽子上纹饰清晰,更有立体感。沥粉的工艺很讲究粗细均匀,是一项细心活儿。待干后,用清漆刷一遍帽子,贴上金箔或银箔,按照花纹填上颜料,一顶帽子完成。不过,这种是普通的冠帽,要制作高档冠帽,工序就更加繁琐了,用到了蓝色绸缎,按照纹路大小镶嵌进去,速度快慢掌握更加需要适宜得当。平均下来,做一顶帽子要花好几天,还得看天气,如果阴天或者下雨,那么可能就需要一星期。
在冠帽车间工作虽然不是很辛苦,但比较枯燥。不过,杨官福却能自寻其乐。平时上班,他不是带着录音机就是收音机,边上班,边听戏曲。这也是他最大的爱好,兴致来了,还会跟着哼唱几句。他的戏曲功底也是在那时候打下的,因为唱得好,后来,他还拿过不少奖。
1964年,全国开始提倡现代戏,古装戏逐渐被“遗弃”。那时候,路桥戏剧服装厂的生意也每况愈下,杨官福被分配到了藤棕社,开始做藤椅。这段经历算是杨官福人生中的一段小插曲,让他学会了另一门手艺,现在他家里还在用30多年前自己亲手做的藤椅。
文革期间,古装剧被完全禁止,被纳入“四旧”范围(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戏剧服装厂也纷纷关停,原先的东西全部被销毁。文革后,戏剧重新复苏,全国各地剧团也都开始重新组建,这意味着会用到大量的戏剧服饰,路桥戏剧服装厂也在此期间开始重新组建。当时,服装厂召集原先在厂里上过班、熟悉业务的人,但最终只有杨官福一个人回来了。只因他对戏剧这一行业情有独钟。
路桥戏剧服装厂因为蜚声在外,重新成立时,订单纷飞而至,这段时间也是杨官福最忙的时候,日夜加班,没有一刻停歇。如今,说起来,杨官福倒是一点都不抱怨,对他来说,古装戏解禁了,他又有戏可看,有曲儿可听了。
退休后的杨官福,日子过得很清闲,一年出去旅游几次,用自己的小型摄像机录下游玩过程。不过他最大的兴趣依然是唱戏曲,作为路桥艺友社的成员,每星期他都会和社友们欢聚一起,唱唱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