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图书馆:数字时代,图书馆更是诺亚方舟
发布时间:2015-02-26 文章来源:文汇报 2015-02-11
《普拉托骑士图》(1335年—1340年),来源于大英博物馆网上资源库
“用搜索引擎就可以找到想知道的一切,图书馆的存在还有意义吗?”这个曾让很多图书馆长悲观的问题,似乎有了乐观的回应。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实体图书馆之一,大英图书馆在日前的一份年度报告中显得异常自信:数据显示,近两年里,大英图书馆访客数量只增不减,增幅平均10%左右。“感谢数字产业深入发展,人们好像更喜欢来图书馆了。”受数字化浪潮冲击,人们一度为图书馆、实体书店的命运担忧,但如今,有些图书馆已经走出了经营的困境。
大英图书馆客流量的回暖,并非是传统阅读的简单回归,而更像是一次功能上的革新。坐落于伦敦尤思顿街的大英图书馆,近些年逐步被新兴科技企业、科研机构、文化媒体产业“环抱”,形成一片城市创意产业聚集群。大英图书馆首席执行官洛里•基廷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就好比在这个产业园区里,一头是我们大英图书馆,另一头是谷歌公司。在未来的信息流中,公众也将面对着两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是选择实体书,还是互联网。”
7.2%的书支撑图书馆80%的流通量
“实体书,还是互联网”,已有事实说明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项。大英图书馆的这份报告同时指出,虽然人类的生活正被越来越多的屏幕介入,知识与文化的生存空间逐步走向虚拟化,但是,对高质量的物理空间与实体感官的需求却并未因此剪灭。
这就促成了实体图书馆延续人类文明的功能意义。据统计,大英图书馆在2013年接待了147万名访客,而去年的访问量则超过了160万。大英图书馆的特别之处,是所有的书籍只能在馆内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访问频率,但最关键的原因,是其善于利用独家的历史资源,营造出具有厚重文化氛围的阅读观赏空间。
曾在互联网上流传的一篇名为“大英图书馆实习日记”的文章,以一位中国留学生的视角,记录了大英图书馆丰富的历史资源。馆藏中有“青霉素发现者弗莱明的笔记原稿、达•芬奇的手稿、达尔文的信件、简•格雷的祈祷书、少年亨利八世的家书、英国王室成员的各类手稿等收藏品”,而这一切都是对所有人免费开放的。就在今年2月3日,大英图书馆展出了4份具有800年历史的《大宪章》官方手抄本,吸引了不少当地民众与游客的目光。
书籍到了图书馆,如果没人看,就成了死书。美国俄亥俄州图书馆联盟的一项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流通量是由极少数的书创造的,即7.2%的书支撑着80%的流通量,有近80%的图书并未有效地流通过。因而只有打破传播的“僵局”,才能让知识更有效地流向大众。
除了增进大众与展品的互动体验之外,大英图书馆的多个线上资源共享活动也使其在民间好感度飙升。2013年,大英图书馆上传了100万张有关中世纪的书籍、图片,令全球网友大呼过瘾。而勃朗特三姐妹、狄更斯等英国经典文学作家的手稿、书信、初版作品也陆续登陆“数字博物馆”,发挥大英图书馆的独家资源优势。
“大英图书馆将越来越数据化,”基廷说。去年,一个以社会“众筹”为资金背景的数据科学研究中心“阿兰•图灵研究所”也落户大英图书馆,它代表着新兴科技将与传统图书馆“联手”,参与未来知识流的社会交互进程。
全球40多家顶级图书馆加入“谷歌图书计划”
除了与“阿兰•图灵研究所”展开研究合作,大英图书馆的“未来计划”还包括建立全英最完整的声音档案中心,并且展开对声音史料的研究。和大英图书馆一样,其他的图书馆也面临着从管理书籍到管理“知识”的转型。例如,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也正在加快筹建国家艺术资料库。
近期调查显示,已有20%的美国大学图书馆开展了数据管理服务。海外一些研究性图书馆也陆续建立起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心。“我相信,到了以数字化为主体的信息时代,纸质书还会与之并存,并且作为艺术品保留下来。”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曾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但是数字化成为承载知识的主流形态,将是难以抵挡的趋势。”对于传统博物馆来说,这是挑战,也未尝不是新的契机。
“数字化浪潮”正深刻影响着知识流向。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传统图书馆承担着知识流通的重要功能,但这一功能却被互联网催生的开放化数据日渐消解。而这一转变的深层原因,是出版形态发生了改变——从纸质书籍衍生到数据、图表等各种形式。藏书文化,不再是图书馆的“垄断优势”。实体图书馆还能发现下一个资源优势吗?
肩负起研究的使命或许更适合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知识流在未来更加高效,这将大大提速社会与人文科学的研究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知识生产模式的科技弄潮儿们,也以各种合作方式“介入”到知识研究领域中来。
谷歌公司已与包括大英图书馆在内的40多家图书馆达成协议,将这些图书馆的书籍扫描下来后上传到网站上。与这项“图书计划”并行的,还有“艺术计划”,将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博物馆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其实,无论是谷歌的“图书计划”还是“艺术计划”,在分享公共资源、广泛呈现文化遗产之外,谷歌的目的还在于,通过对用户访问数据的分析,产生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资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对,谷歌公司能发掘下一个消费趋势。
“知识是活着的、是流动的。图书馆应该开拓多元化的方向,无论这有多难。”基廷认为,图书馆的功能导向、价值导向,将决定它们在未来的十几年中,能否赢得继续生存的机会。(童薇菁)
《普拉托骑士图》(1335年—1340年),来源于大英博物馆网上资源库
“用搜索引擎就可以找到想知道的一切,图书馆的存在还有意义吗?”这个曾让很多图书馆长悲观的问题,似乎有了乐观的回应。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实体图书馆之一,大英图书馆在日前的一份年度报告中显得异常自信:数据显示,近两年里,大英图书馆访客数量只增不减,增幅平均10%左右。“感谢数字产业深入发展,人们好像更喜欢来图书馆了。”受数字化浪潮冲击,人们一度为图书馆、实体书店的命运担忧,但如今,有些图书馆已经走出了经营的困境。
大英图书馆客流量的回暖,并非是传统阅读的简单回归,而更像是一次功能上的革新。坐落于伦敦尤思顿街的大英图书馆,近些年逐步被新兴科技企业、科研机构、文化媒体产业“环抱”,形成一片城市创意产业聚集群。大英图书馆首席执行官洛里•基廷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就好比在这个产业园区里,一头是我们大英图书馆,另一头是谷歌公司。在未来的信息流中,公众也将面对着两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是选择实体书,还是互联网。”
7.2%的书支撑图书馆80%的流通量
“实体书,还是互联网”,已有事实说明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项。大英图书馆的这份报告同时指出,虽然人类的生活正被越来越多的屏幕介入,知识与文化的生存空间逐步走向虚拟化,但是,对高质量的物理空间与实体感官的需求却并未因此剪灭。
这就促成了实体图书馆延续人类文明的功能意义。据统计,大英图书馆在2013年接待了147万名访客,而去年的访问量则超过了160万。大英图书馆的特别之处,是所有的书籍只能在馆内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访问频率,但最关键的原因,是其善于利用独家的历史资源,营造出具有厚重文化氛围的阅读观赏空间。
曾在互联网上流传的一篇名为“大英图书馆实习日记”的文章,以一位中国留学生的视角,记录了大英图书馆丰富的历史资源。馆藏中有“青霉素发现者弗莱明的笔记原稿、达•芬奇的手稿、达尔文的信件、简•格雷的祈祷书、少年亨利八世的家书、英国王室成员的各类手稿等收藏品”,而这一切都是对所有人免费开放的。就在今年2月3日,大英图书馆展出了4份具有800年历史的《大宪章》官方手抄本,吸引了不少当地民众与游客的目光。
书籍到了图书馆,如果没人看,就成了死书。美国俄亥俄州图书馆联盟的一项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流通量是由极少数的书创造的,即7.2%的书支撑着80%的流通量,有近80%的图书并未有效地流通过。因而只有打破传播的“僵局”,才能让知识更有效地流向大众。
除了增进大众与展品的互动体验之外,大英图书馆的多个线上资源共享活动也使其在民间好感度飙升。2013年,大英图书馆上传了100万张有关中世纪的书籍、图片,令全球网友大呼过瘾。而勃朗特三姐妹、狄更斯等英国经典文学作家的手稿、书信、初版作品也陆续登陆“数字博物馆”,发挥大英图书馆的独家资源优势。
“大英图书馆将越来越数据化,”基廷说。去年,一个以社会“众筹”为资金背景的数据科学研究中心“阿兰•图灵研究所”也落户大英图书馆,它代表着新兴科技将与传统图书馆“联手”,参与未来知识流的社会交互进程。
全球40多家顶级图书馆加入“谷歌图书计划”
除了与“阿兰•图灵研究所”展开研究合作,大英图书馆的“未来计划”还包括建立全英最完整的声音档案中心,并且展开对声音史料的研究。和大英图书馆一样,其他的图书馆也面临着从管理书籍到管理“知识”的转型。例如,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也正在加快筹建国家艺术资料库。
近期调查显示,已有20%的美国大学图书馆开展了数据管理服务。海外一些研究性图书馆也陆续建立起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心。“我相信,到了以数字化为主体的信息时代,纸质书还会与之并存,并且作为艺术品保留下来。”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曾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但是数字化成为承载知识的主流形态,将是难以抵挡的趋势。”对于传统博物馆来说,这是挑战,也未尝不是新的契机。
“数字化浪潮”正深刻影响着知识流向。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传统图书馆承担着知识流通的重要功能,但这一功能却被互联网催生的开放化数据日渐消解。而这一转变的深层原因,是出版形态发生了改变——从纸质书籍衍生到数据、图表等各种形式。藏书文化,不再是图书馆的“垄断优势”。实体图书馆还能发现下一个资源优势吗?
肩负起研究的使命或许更适合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知识流在未来更加高效,这将大大提速社会与人文科学的研究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知识生产模式的科技弄潮儿们,也以各种合作方式“介入”到知识研究领域中来。
谷歌公司已与包括大英图书馆在内的40多家图书馆达成协议,将这些图书馆的书籍扫描下来后上传到网站上。与这项“图书计划”并行的,还有“艺术计划”,将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博物馆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其实,无论是谷歌的“图书计划”还是“艺术计划”,在分享公共资源、广泛呈现文化遗产之外,谷歌的目的还在于,通过对用户访问数据的分析,产生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资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对,谷歌公司能发掘下一个消费趋势。
“知识是活着的、是流动的。图书馆应该开拓多元化的方向,无论这有多难。”基廷认为,图书馆的功能导向、价值导向,将决定它们在未来的十几年中,能否赢得继续生存的机会。(童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