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从“心”做起

——访医学硕士、心血管主任医师卢振

文章来源:今日路桥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18日 

记者: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岁月匆匆,生命一挥而去,延长生命,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心愿。可以这样说,不管是哪个民族、哪种肤色、哪种信仰的人,都期望活得长久、活得健康。但美国健康统计中心的数据却表明:心血管病是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如果人类攻克所有类型的癌症,人群的预期寿命将增加3年;但如果攻克所有类型的心血管病,人群预期寿命将增加9.78年。卢医生,我们都想知道,心血管疾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卢振:心血管疾病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我们知道,心脏病、糖尿病都可能遗传,事实上,心血管病也是会遗传的,所以,如果上一辈患有心血管病,下一代要经常检查、定期检查。过多地吃盐、吸烟、多食高糖高脂的食物以及缺乏运动也是引起心血管病的重要因素。另外,血管硬化与年龄增加、血管弹性技能退化有关,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因素、遗传和童年时代的体验都有很大的关系。代谢综合症、胰岛素抵抗也是现在普遍存在的一种基础疾病。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关于如何控制高血压,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方法,我们不妨从记者和卢医生的一组快速问答获得些什么。
  记者:什么是高血压?
  卢振:人体血压在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下会有很大的变化,例如冬季和夏季、运动或静止、情绪激动或平静。血压随时变化,通常在一天的不同时候血压都会有10-20mmHg的变化。所以要在尽量减轻或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下,非同日3次静息血压才可作为判断高血压病的标准。 
  记者:自测血压应在哪个部位?
  卢振:目前仍主张在上臂肱动脉处测量。
  记者: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卢振:高血压之所以可怕不仅在于血压的升高,而且高血压会对心、脑、肾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对于一个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的升高只是冰山的一角,更为严重的是与高血压同时发生的心、脑、肾的损害,是这些靶器官的损害严重危害了健康。
  记者:得了高血压应做哪些检查?
  卢振:由于发生高血压的同时会有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也就是说发现高血压的时候这些器官的损害也在进行,因此应该同时做相应的检查。例如针对肾功能的变化可以检查血生化、尿常规,看看肾功能是否有所下降,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做肾脏的B超。针对心功能可以检查心电图和超生心动图,观察心肌是否变厚,心脏是否扩大,心肌收缩是否有力。由于人的血压是不断波动的,波动的情况每个人都有所不同,有的人是白天血压高,有的人则是夜间,为了更好地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药物和服药时间,建议每一位高血压患者应该做24小时血压监测。
  记者:高血压有哪三“高”?
  卢振:患病率高,1998年我国患病人口1.1亿;致残率高,现有脑卒中患者600万,其中75%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力,每年150万人新发脑卒中;死亡率高,心、脑血管疾病死亡。
  记者:高血压有哪三“低”?
  卢振:知晓率低,城市大概就36.3%知晓,而农村更低,大概就13.7%知晓;服药(治疗)率低,城市约为17.4%,农村约为5.4%;控制率低,城市约为4.2%,农村约为0.9%。
  记者:高血压存在哪三个治疗误区?
  卢振:不愿意服降压药,宁用降压仪、穿降压鞋;不难受不服药,没有症状不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不按医嘱服药,道听途说。
  记者:高血压有哪些症状?
  卢振:高血压发病缓慢,早期基本没有症状,多数人在体检时被发现;有时有头晕、头痛、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血压的高低并不一致。
  记者:高血压有哪些治疗目标?
  卢振:长期、有效控制血压;预防(逆转)心、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
  记者:高血压不治疗,行吗?
  卢振:不行。高血压是当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病。若不进行治疗,任其自然发展,则会明显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研究证明,收缩压降低10mmHg,中风的危险性就可减少56%,冠心病危险性减少37%。
  记者:没有症状需要治疗吗?
  卢振:需要。血压的高度与并发症相关,而与患者自身症状不一定相关;即使没有症状,高血压对患者脏器的损害也是持续存在;必须及时治疗,且要早期治疗。
  记者:可以随意选用降压药物吗?
  卢振:不可以。用药应根据患者病情,血压严重程度、并发症、合并症等进行个体化治疗;高血压急症应选用快速降压药;控制血压选用长效且效果平稳的降压药;一种药物效果不满意需请教医生 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有并发症时应选用对相应靶器官有保护的药物。
  记者: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就可停药吗?
  卢振:不可以。所有降压药都只有在服药期间才有效。如果血压正常就停药,那么血压或早或晚将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降压药需长期服用。选择合适的药物,将血压控制在适合的范围内,才能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记者:血压降得越快越好吗?
  卢振:不是。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过程,人体对此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可以逐渐适应(故而有些患者并没有不适的感觉),所以除了高血压急症以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不能操之过急。如果超出了调节范围,重要的脏器血流量不能保证,反而会造成头晕心悸等不适。
  记者:高血压有哪些非药物治疗?
  卢振:四点: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的源泉”,这是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的名言。中国也有句古话,叫做“病从口入”。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保证。下面的一组快速问答,希望让那些身陷亚健康的人有所体悟。
  记者:膳食中的一、二、三、四、五是指什么?
  卢振:一指每日饮一袋牛奶,内含250毫克钙;二指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250-350克,相当于主食6-8两;三指每日进食三到四份高蛋白食物;四指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五指每日500克新鲜的蔬菜及水果。
  记者:餐桌中的红、黄、绿、白、黑是指什么?
  卢振:红指每日饮少量红葡萄酒50-100ml;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西红柿、西瓜等;绿指绿茶及绿色蔬菜;白指燕麦粉或燕麦片;黑指黑木耳。
  记者:运动中的三、五、七指的是什么?
  卢振:三指每天步行三公里,三十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运动五次;七指运动的强度以运动后:心率+年龄=170左右为宜。
  记者:戒烟限酒中的“五一五”指什么?
  卢振:烟越早戒越好,实在戒不了,每日的吸烟量应控制在5支以内;酒越少越好,少量的酒是健康之友,多量的酒是罪魁祸首,以每日不超过15克酒精为宜。
  后记
  卢医生提供给记者的一组数据,让记者颇为震惊。数据表明,现代生活中,符合健康标准者15%,符合疾病标准者15%,其余70%属于健康与疾病之间过渡状态——亚健康(Sub Health)。亚健康是指人们尚未达到疾病标准,但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卢振医生还给记者讲了个例子,在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53.34岁,比该地区的平均寿命少20岁左右。中年知识分子的英年早逝,都是由于存在亚健康状态,没有采取措施,突然发生意外,措手不及。如果不干预亚健康,2/3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5将死于吸烟有关的疾病,1/10死于肿瘤,只有1/10的人有望安享天年。事实上,让人类健康亮起红灯除了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还与人们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健康的夜生活、身边的各类电器辐射、过重的心理负担都是分不开的。为了自己的健康考虑,不妨让我们牢记卢医生的健康忠告: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我们离健康才能越来越近。
路桥图书馆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3      技术支持:台州橘子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