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同行 护航青春

文章来源:今日路桥 作者:李承静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4日 

 □本报记者  李承静

  12月6日上午9时,台州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公室主任、全市检察机关青少年法治教育讲师团团长叶文婷将在图书馆举行南官人文大讲堂系列讲座之三百四十八——

  记者:青春期是孩子身心发育的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完全依赖于父母,而是希望从父母、长辈的心理依存关系中逐渐独立出来,以自己的力量独立活动。诚然,令人欣慰的是,而今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越来越重视,但因为各种主观或是客观的原因,无法收获预期的效果。“青春期”不单单是个话题,更是一个课题。叶老师,您是如何看待它的呢?

  叶文婷: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烦恼、困惑、心情压抑。他们对外界的变化十分敏感,在成人看来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可以在他们的心里引起轩然大波。他们浪漫而富于幻想,喜欢寻求刺激,性发育又使他们渴望去探究性的奥秘。但他们认知能力不足,社会阅历有限,往往不能正确估价自己和别人,易受外界的暗示和影响,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故而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导致行为的偏差。而在当今时代,网络的发达、交友的不慎、与父母的沟通不良等都会导致女孩易被侵害,而男孩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记者:您刚才提到,青春期的女生容易受到侵害(主要是性侵害),男孩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也是让很多家长和老师最为揪心的事情。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类事情发生的呢?

  叶文婷:通过办案以及和嫌疑人、家长、同学、朋友的沟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家庭不和或者父母关爱少。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女孩子很缺爱,她们喜欢上网,性格比较内向或者暴躁,容易因为他人所谓的些许关爱就迷失了自己。我们办理的案件中,被性侵或者犯罪的女孩几乎百分百家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或父母离异,或父母感情不和、整天争吵,或者父母忙于生意、对孩子管教太少等。

  2.交友不慎、讲究所谓的哥们义气。

  3.盲目攀比。学生时代,物质条件再丰富,也是父母给的,不值得骄傲和炫耀。凭自己的本事获得的财富用起来才真心舒服。

  4.沉迷网络。现实中我们就碰到过几个这样的案例,好几个同学在网吧玩游戏后,身上没有钱,就抢劫比自己年龄小的学生的钱,或者加入所谓的“组织”,靠一起去坑蒙拐骗来解决上网的费用。更有极端的例子,一些女孩子为了打游戏,为了升到更高的等级,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

  5.独立意识增强,但阅历不足,能力有限。女孩们认知能力不足,社会阅历有限,常不能正确估价自己和别人,易受外界的暗示和影响,容易轻信别人,做出错误的判断。我们就碰到两个初中女生离家出走,被犯罪分子控制住强迫卖淫的案件。所以离家出走之类的行为千万要不得。

  6.不愿与父母沟通。

  记者:那么,青春期的孩子该如何避免侵害、远离犯罪呢?

  叶文婷:1.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挫折与艰辛总难免,对学生来说,一次考试失利,一次和父母吵架,甚至暗恋的男生对自己没兴趣,都是不大不小的挫折,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但也没有人能拿走你的坚强。

  2.刻苦学习,立志成才。还记得王宝强吗?从在北影门口当群众演员,到如今红得发紫,他凭借自己的奋斗,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走向成功。我们也要有十足的信心与动力,只要确定恰当的目标,找对方法,坚持不懈地努力,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3.情趣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读书、运动、听音乐,都是很好的兴趣爱好,希望大家能培养和保持。至于抽烟,沉迷于网络聊天、游戏,还是能免则免吧。这些不良爱好,只会让人沉沦,无心学习。

  4.交友慎重,志同道合。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电话、微信、QQ,大家动动手指就可以和朋友们畅所欲言,十分方便,但是交友一定要谨慎,不要轻易与网友见面,养成自信、自强、自爱和自我防范的好习惯。

  最后,我还要给家长一些建议,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能教育什么,影响什么,做家长的责无旁贷。因此,做家长的首先要做好表率,不断完善自身的素质和修为;对孩子不过分溺爱,也不过分严格,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将对孩子的爱升华为理性的爱。

路桥图书馆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3      技术支持:台州橘子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