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里无好人
文章来源:今日路桥 作者:李承静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26日
□本报记者 李承静记者:《水浒传》作为家喻户晓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影响力自然深远。而对于这部著作的解读,相信每个读者心中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水浒传》。
赵宗彪:《水浒传》是一部伟大的著作,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我今天的解读,主要是以现代人的眼光、以法治中国的眼光审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读书的目的,是让自己成为文明人,让所有人更文明。而文明的前提,是要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一部《水浒传》,充满了仇恨、杀戮、歧视、奴役、压迫的暴戾之气、血腥之气,偏偏没有人间的正义和正气。所有的好汉们,将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社会之上,为所欲为,根本没有规矩意识。
记者:有个成语叫做“逼上梁山”,就是源自《水浒传》。逼上梁山有着很浓重的悲情主义色彩,也让很多读者对梁山泊里的一众人物投入很多同情分。您怎么看待这个说法呢?
赵宗彪:一些人被逼上梁山,值得同情。但从他们所作所为的客观结果来看,梁山泊里并无好人。
水浒气,说白了就是流氓气。梁山的三任领导人是王伦、晁盖、宋江。这三人,一个愤青,一个农村干部,一个公务员,却整天违法乱纪。而梁山108将的组成身份:土匪出身的,约占四分之一;恶霸地痞出身的,约占五分之一;渴望一夜暴富的不良人群,约占五分之一;被迫上山的,约占十分之三;其他的是一些跟跟派。
梁山好汉分两类,为官府和梁山所迫。为官府所迫,又分两类,一类是真正的无辜者,为官府所迫害,如林冲,他是真正的逼上梁山。全部人员中只有他最让人同情。另一类,则是自己犯了死罪,为逃命才上山的,如雷横、武松、鲁达(鲁智深)、杨雄,都因为杀了人,难逃官府审判。被梁山人逼迫上山的更多,他们根本无意做强盗,因为梁山人断了他们的后路,才愿意上山的。他们占的比例比较高。他们又分两种情况,一是连骗带哄上山的,如卢俊义、杨志、朱仝、李应等。二是战俘投降的,他们原先的身份是政府职业军官,因为和梁山人作战,被俘虏,最后为了活命投降,如大刀关胜、霹雳火秦明、没羽箭张清、急先锋索超、双枪将董平、双鞭呼延灼等。
但是,这里面有真正的农民吗?一个也没有,甚至连良民都没有。概况来说,梁山是一个以宋江的是非为是非的黑社会。无论是叫聚义厅,还是叫忠义堂,性质都是一样的。官府一般只收税,不害命,梁山则是既谋财又害命的,并且所取钱财,不会做公益事业,也不会做慈善。
一个团体、一个社会,标榜什么或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做了什么。
书中有个很典型的例子:打劫祝家庄。为什么打劫祝家庄?为了抢粮食。所以,石秀、杨雄、时迁上山被捉,他们是诱因,迟早要打。但是跟智取生辰纲不同的是,祝家庄是农民武装,根本不是官府机构。但在梁山人眼中,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即目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消灭了祝家庄武装后,实现了宋江的既定目标,最后完全是赤裸裸的抢劫——金银财宝全没收,犒赏将士,牛羊骡马全牵走,其中马有500多匹,粮食五千万石(担)全搬走。梁山的强盗抢劫以后,祝家庄如何生活?梁山人是不会去过问的。如果说,智劫生辰纲还可以说是掠夺不义之财,或者说是劫富济贫,那么,掠夺祝家庄是抢老百姓的粮食、财富,完全是血腥杀戮和残酷抢劫。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古书。大部分古书同现代文明是背道而驰的,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格格不入的。要警惕以国学之名,宣扬腐朽的迷信思想,宣扬奴才哲学,歌颂暴君和专制,承认打江山坐江山的合理性。一个真正伟大的国家,不需要英雄辈出,而是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靠法治,而不是人治,也不需要靠英雄豪杰来维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一个不出贪官的制度,肯定比常常抓住贪官的制度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