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修身养生之道
文章来源:今日路桥 作者:梁亦慰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31日
7月30日上午9时,台州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李秀华将在图书馆举行南官人文大讲堂系列讲座之四百一十八——
记者:《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所撰写,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文意深奥,包涵广博。李老师,请问《道德经》中, 老子的修身之法是怎样的?
李秀华:《道德经》中的修身之法提倡见素抱朴,要与道为一。这里的朴指的是未经治理的树木,即原木,而素则代表本色(白色)的生帛。见素抱朴,即是展现我们的本真,守住我们的纯朴,这也是与道为一的根本途径,因为素朴就是道的性质。
《道德经》第37章中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即修身要返朴归真,远离浮华。第38章的“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则告诉我们要少私寡欲,保持内心的清明虚静。欲抗拒物质世界的诱惑和侵蚀,就得先减少或控制自己的私心和欲望。私心和欲望越少,内心就越清明虚静。
同时,只有放空内心的一切,进入极致的虚无之境,让精神平静不摇,方能感悟万物死生变化的规律。当一个人感悟了永恒不变的规律,内心才能拥有真正的清明。《道德经》讲究形神合一,不可相离。没有灵魂(或意志)的引领,身体(即使是健康的身体)将无所适从。反过来,没有身体(尤其是健康的身体)作为支撑,灵魂(或意志)将会不安。修身之要,即在于让两者合一,不相分离。
记者:老子的养生之法又是怎样的呢?
李秀华:首先,老子提倡自然养生,以不养而养,反对过分看重身体。过分看重身体,会变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他尤其反对在饮食上厚养身体,反对吸食“灵丹妙药”。这里就要举两个例子,晋哀帝司马丕迷信不老之药,服食过量而死,时年25岁;唐太宗李世民病后派人从天竺求“延年之药”,结果使病情不断恶化,直至去世。所以,应效法天地,卸下养生的目的,随顺自然的状态。其次,要俭朴内敛,不虚耗精力透支精力,迷乱精神,乃养生之大忌;要保持身体的柔软和韧劲,柔软和韧劲充满生机活力,是内在的强大。颜师古说:“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发,其色赤。”赤子即刚出生的婴儿。赤子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自然本心,无喜无怒,无忧无虑,所以从人的精力和气色来看都达到了最佳状态。养生要像赤子那样保持精气和融,而外形柔软。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我们时常在新闻中看到,部分“驴友”为了追求刺激以身试险,最终在野外受伤甚至殒命的消息。老子认为养生要避免走入“死地”,即死亡之地,无法生存的危险境地。通过避免走入“死地”,我们可以保护自己不受恶劣环境或潜在危险的伤害。
记者:李老师,从《道德经》中分析,时下一些养生之法有何弊病?
李秀华:时下养生的一大弊病便是过于重养生而轻修身。很多人把养生与修身混同为一。“身”不仅指身体,也指人的内在品质。《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修身亦称修心。古人多认为,修身就是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也就是注重个人道德的修养。我个人认为,现代语境下的修身,不应该仅以道德修养来理解,而应该还包括对个人的性格、欲望、情绪以及思想(含意志)的控制和涵养。修身应该贯穿人的一生。我常对学生说,人若不死,修身不止。
修身是养生的灵魂,两者不可偏废。没有“修身”作为灵魂的养生,可能仅仅是追求延年益寿,而缺乏对生命和人生的内在感悟。没有“养生”作为动力的修身,可能更多的是“圣人式”修炼,而缺乏生活的气息。修身与养生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神与形的关系,形受制于神,神寄托于形。